前段時間非常火的電影《長津湖》大家都看了一遍,重溫歷史,牢記當年革命先烈所付出的一切,為如今美好中國打下的堅實基礎。長津湖戰役的慘烈程度,可能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切實地感受到。志願軍以付出生命的代價,讓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撤退到三八線之外。次戰役之後,我軍也徹底扭轉朝鮮戰場上的局勢。從客觀的角度來看,這場戰爭沒有贏家,也沒有輸家。在裝備精良,兵力充足,後勤保障完善的聯合國軍面前,志願軍的劣勢要大很多。不僅糧食短缺,最致命的是沒有可以防寒的衣服。比武器更可怕的是自然環境,當地寒潮來襲,即便是裝備精良的美軍,因受到寒潮的影響,美國士兵的腳趾都凍壞了。
更別說當時只穿著單薄衣衫的志願軍了。10月份長津湖就進入冬季了,12月份的長津湖已是深冬天氣,氣溫低至零下20度。然而1950年恰逢百年難遇的極端寒潮天氣,當地的最低氣溫低至零下四五十度,這已經超出了人類所能承受的低溫範圍。據統計,裝備精良的美軍因極寒天氣,有7000多人被凍傷無法參與戰鬥,提前撤離戰場。數百人直接被凍死在戰場上,志願軍的狀況更為慘烈,據資料記載,當時第九兵團非戰役傷亡人數高達32954多人,光凍死犧牲在戰場的人就多達4000多人。如此慘烈的戰況讓人無法想象,更讓人心痛不已。
據美國大兵回憶錄記載的內容,當時長津湖颳起的大風把泥土和積雪吹得漫天飛舞,一壺燒開的水幾分鐘就可以重新結冰。美國雖有重型裝甲和機械化部隊,但全都熄火無法前進。即便是行駛中的汽車,也會因為過冷的天氣直接在路上熄火。就連美軍也不得不動用人力來進行後勤物資的運輸。很多人不禁發問,如果這場戰爭發生在現在,國產車能否在這樣極寒天氣中正常行駛呢?零下四五十度,國產車能否承受得住這般嚴厲的考驗。首先,氣溫越低,機油的流動性就會很差。
機油無法流動發動機就沒法傳動提供動力。其次就是輪胎,氣溫過低的話,輪胎會出現硬化的現象。抓地力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在1950年這個時候,還沒有雪地胎這個東西。但如果是現在,這種天氣環境下,就可以換上雪地胎讓汽車動起來。我們知道,在我國軍事運輸上,部隊一般使用的都是越野重卡、勇士、猛士等一系列越野效能強悍的軍車。那麼國產車能否應對這種極寒的天氣呢?和大家說一個例子就知道了,在我國遙遠的南極,中國擁有自己的科考站。那裡的運輸車都是我國自己的國產車,大家都知道南極的溫度同樣是零下四五十度。在那樣的環境下,運輸車可以行動自如,由此可見,如果這場戰爭發生在現在,國產車足以應對這樣的極端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