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浙江總隊杭州支隊下士 楊玉峰(講述)
潛伏狙擊。胡港攝
狙擊手不能只看見“瞄準鏡裡的世界”——這對我來說,是一種“痛的領悟”。
之前的那場捕殲戰鬥演練,“敵人”特別狡猾,一路上專挑灌木叢鑽,最終“逃竄”進一片茶林地。
茶樹低矮茂密,我們只能採取徒步的方式,邊搜邊控邊排。同時茶林地面積廣闊,有利於“敵人”四散逃竄,圍殲難度極大。
這時候,由狙擊手佔據制高點,觀察態勢、封控全域性,顯得尤為重要。
作為捕殲小隊的狙擊手,我正在觀察地形,後側的副手蔡龍輝一把拉住我,指了指東南角的一座水塔。
我一眼就相中了它——這是整片茶林地的最高建築物。而且塔身背後是公路,直面戰場,粗壯的塔身也有利於狙擊手隱蔽行動。
“01!01!請求前往水塔頂端開設狙擊陣地!”我一邊透過對講機向指揮員彙報,一邊帶著蔡龍輝飛速奔向水塔。
甩槍上肩,我和蔡龍輝三步並作兩步順著梯子直上塔頂。正當我抬腿邁過塔頂護欄時,一陣刺耳的蜂鳴聲突然傳來——“我陣亡了?”
“咋回事?”看著水塔頂端緩緩站起身的我,戰友們都愣在了原地。
“我們一槍都還沒開,怎麼會暴露呢?”演練剛結束,我就跑到導演部要說法。
藍方指揮員李耀庭的一番話,讓我啞口無言。
原來,在“逃竄”至茶林地之初,他就注意到了水塔。在他看來,要控制整個戰場,必須佔據水塔,但這一要點太明顯,與其先行佔領,不如以水塔為“陷阱”,“誘殺”紅方狙擊手……
沒想到自己眼中的“制高點”,同樣也是“暴露點”。
我的“犧牲”引發了大家的熱烈討論:還有哪些慣性思維在左右我們的戰鬥?追逃中,將“敵人”想象成“驚弓之鳥”,忘記交替掩護;反劫持戰鬥中,總認為只要開始談判,“敵人”就會鬆懈,卻沒料到他們會“暗度陳倉”……
跳出慣性思維,方能立於不敗之地。這次“戰場陣亡”的慘痛經歷,對我而言,勝過了多少次命中目標的收穫。
(王成濱、吳先德整理)
指揮員點評
善於活用慣性思維
■武警浙江總隊杭州支隊支隊長 上官恆輝
●當環境條件不變時,慣性思維能夠幫助人們快速解決問題,但在兵無常勢的戰場,慣性思維又往往會限制我們的應變。
●從戰爭博弈角度來說,誰能靈活利用對手的慣性思維,誰就有可能掌握戰場主動權。這場“反其道而行之”的狙殺,就是一個值得思考的例子。
●“制高點”最終變成了“活靶子”,這也啟示我們:應該去掉演練中的各種“必然”選項,讓官兵根據變化多端的特情靈活應對,最大限度激發官兵戰場思維潛能。
來源: 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