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敵人喪失平衡,自己亂了陣腳,這才是戰略的真正目的;其結果不是敵人自行崩潰,就是在會戰中輕易被我擊潰。”
英國軍事理論家、戰略家利德爾·哈特(Liddell Hart)這句話在美蘇爭霸中體現得尤為明顯。
對於蘇聯在美蘇爭霸中敗下陣來,並最終走向解體的原因,有很多種說法,其中,戰略敗局是一個重要因素。
巔峰時期的蘇聯,規模超強,控制著22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擁有3億多人口。
軍事實力更令人側目:擁有超過400萬的常備軍隊;武器生產能力世界第一,擁有4萬多枚核彈(超過了同時代的美國軍隊擁有的核彈數量1萬餘枚)、144200門火炮和迫擊炮、1570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22600架作戰飛機、227艘主要作戰艦艇。
然而,最終蘇聯把滿手的好牌打爛了。
單從戰略來看,面對丘吉爾在戰後就呼籲所有英語世界的人聯合起來,共同給予蘇聯以致命打擊,並在隨後明確提出用“鐵幕政策”來遏制蘇聯和共產主義的擴張,蘇聯在歐洲卻採取了妥協、退讓的“和平鬥爭”戰略,期望歐洲因為內部矛盾自亂陣腳,從內部分崩離析。
同時,在大國沙文主義思想作祟下,對周邊弱小國家盡顯欺凌能事,比如強迫波蘭、芬蘭等國家交出自己領土;強佔中國旅順、大連,還策動外蒙古獨立等。如此,加深社會主義國家陣營內部矛盾,把友邦推向對手陣營。
相較之下,美國戰略顯然更勝一籌。
基於馬漢的海權論和麥金德的陸權論以及斯皮克曼的“邊緣地帶學說”,二戰之後,美國在建立並維護其全球霸權地位方面就形成了清晰的戰略,即維持歐亞大陸勢力均衡,爭奪和控制地緣戰略樞紐,以及防止地緣戰略樞紐被競爭對手控制。
圍繞這一戰略,美國的全球戰略樞紐建設從“點”的建設開始,逐步擴充套件到“線”的連線,最後變成“結網”建立地區和全球秩序。
美國以中歐、西歐為重點推出的馬歇爾計劃,以及建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都是落實上述戰略的產物,以防止蘇聯控制整個歐亞大陸,尤其是歐亞大陸的工業生產能力。
也正因為美國在戰略上更積極主動,善於進行系統化佈局,所以,美國精英階層更傾向於認為蘇聯的解體是美國戰略的勝利。
雖然,這種想法過於誇大了美國戰略的作用,本質上,蘇聯解體更根植於其內部的經濟基礎、經濟結構等內部因素,但美國有效的應對戰略功不可沒,兩者戰略上的高下對比也立竿見影。
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文章開頭利德爾·哈特的那句話。
彼得·德魯克曾經說:“戰略不是研究我們未來做什麼,而是研究我們今天做什麼,才有未來。”
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當口,國家戰略佈局裡隱含著一個國家的未來。
針對21世紀上半葉大國戰略命門,福卡智庫首席經濟學家王德培認為,各主要大國能否順應全球化趨勢,秉持全球化思維、全球化導向,將決定著大國在新一輪洗牌中能否勝出。
積極推進全球化迭代升級的國家,將在用新的全球化經濟、政治規則填補自由市場、民主政治崩塌後的空缺過程中,趁勢脫穎而出。
那麼,到底是哪些因素影響甚至決定著一個國家的戰略?目前各個國家的戰略處於什麼階段?各個國家的戰略實力處於什麼水平?
針對這些問題,福卡智庫將在後續會員報告系列研究“世界戰略榜”中進行剖析預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