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調查高運價之後,美國聯邦海事委員會(FMC)又盯上集運業三大聯盟,此舉引發業界熱議。
美國總統拜登在今年7月簽署行政命令,要求FMC採取措施,保護美國出口商免受集運公司高成本的影響,打擊不公平和不合理的費用。近期,白宮官網再發文,擔憂全球三大航運聯盟壟斷局面導致市場缺乏競爭,要求FMC確保美國進出口商獲得公平對待。
白宮宣告稱,2M(馬士基航運、地中海航運),OCEAN Alliance(中遠海運集團、達飛輪船、長榮海運)以及THE Alliance(赫伯羅特、海洋網聯船務、HMM、陽明海運)三大聯盟的九家集運公司,控制著全球80%的集運市場,遠高於2011年的29%,在東西方航線和跨太平洋航運的市佔率更高達95%。這些聯盟不受反壟斷法管轄,如果導致不合理延宕、運輸成本增加、市場競爭嚴重減少等問題,FMC有權對其發動挑戰。
據瞭解,近期已經有集運公司接到了FMC的調查。預定FMC將在今年12月開會討論相關問題。
美國政府的舉動在集執行業引發爭議。業界認為,缺乏競爭並不是導致美國塞港缺艙、運價暴漲的原因。航運諮詢機構Vespucci Maritime的資料顯示,2021年跨太平洋航線量價齊揚,吸引非聯盟集運公司投入運力,已經搶走30%市佔率,目前三大聯盟市佔率降至70%,市場競爭激烈。
業界人士稱,疫情後需求激增推升歐美線運價,吸引非聯盟成員的亞洲區間集運公司大舉進軍並開始翻轉市場。舉例而言,全球排名第10位的萬海航運3月起首開美西定期航線,6月開闢美東線;排名第20位的德翔海運在9月開闢中國直航加拿大快船運輸服務;排名第27位的上海中聯航運也在7月進軍歐美定期航線。
根據世界航運理事會(WSC)的最新報告,獨立、新的集運公司紛紛入市,上半年集裝箱船新船訂單量遠超2019年和2020年的總和。要想解決供應鏈瓶頸,只有需求恢復正常化,並克服疫情碼頭效率、卡車缺工等運營挑戰,而與缺乏競爭無關。
除了美國調查之外,歐盟預計也將在2024年檢討集體豁免條例(Block Exemption Regulation,EBR),三大聯盟合約又分別將在2025年、2027年與2030年期滿,聚焦後續重組意向。如果BER不再延期,集運公司又將重新回到過去單打獨鬥局面,市場可能迎來高強度競爭甚至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