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腸道疾病很多,如潰瘍、息肉、炎症、及惡性腫瘤,需要行胃鏡及腸鏡檢查,才能直觀檢查出來,早檢查、早診斷、早治療。
談到消化道疾病,最讓老百姓恐懼的是消化道腫瘤,在中國,肺癌、大腸癌和胃癌位列發病率前三位,其中大腸癌(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發病增速最為顯著,從上世紀70年代初的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
隨著大眾健康意識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健康體檢的重要性。然而,當前很多體檢貌似全面科學實則存在著不少缺陷,比如胃腸道就是常常被遺忘或遺漏!
時常聽到有人抱怨:去年才做完體檢,今年咋就得癌了?體檢真不準!事實果真如此嗎?
患者張某,男,61歲,機關單位退休,平素身體健康,胃口很好,從來沒有覺得消化不好,單位每年組織體檢均無大礙。某日突然黑便頭暈,就診某醫院,胃鏡檢查:晚期胃癌!
患者劉某,男,43歲,公司高管,平素身體健康,飲食、大便均正常。每年單位體檢均未見異常。然而,近一月以來自覺腹脹不適,來醫院就診醫生給他安排了結腸鏡檢查,一查嚇一跳:進展期結腸癌並轉移,已失去手術機會!
上述兩個病例中的主人公都平素健康,沒有特殊消化道症狀,健康意識好,每年定期體檢也都正常,可還是胃腸道出了問題!
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胃腸疾病被漏診?
1. 認識誤區:錯以為胃腸沒症狀就沒事。許多人覺得自己胃腸很好,能吃能喝,不痛不脹,消化道應該沒什麼毛病,不需要檢查。殊不知,多數胃癌腸癌不到晚期往往沒有症狀,正是因為沒有症狀,所以麻痺了許多人,等有症狀時為時已晚!所以,切莫以為胃腸無症狀就沒事,要知道胃腸道腫瘤早期最大特點就是無症狀!

2. 體檢專案遺漏胃腸鏡:據瞭解,目前國內多數體檢機構的一般體檢專案都侷限於像抽血、B超、心電圖、CT、核磁等檢查。由於胃腸道的特殊性,胃腸道疾病對這些檢查而言都不敏感。
實際上,目前胃鏡和結腸鏡檢查才是胃腸檢查的首選方法!
尤其在我國這樣一個消化道腫瘤高發國家,胃腸道不做胃腸鏡檢查,其漏診機率非常大,後果嚴重!
3. 宣傳誤導:有些體檢中心宣稱一滴血就能查胃癌、腸癌,B超可以查胃病等等。這些檢查專案簡單易做,老百姓容易接受。但這些檢查對胃腸道疾病而言卻意義有限,有些甚至可能會給患者帶來誤導。
4. 需要正確認識胃腸鏡:許多人覺得胃腸鏡檢查一定很痛苦,很可怕,其實,胃鏡檢查主要不適感覺是噁心,腸鏡主要是腹脹,這些不適感對絕大多數人而言都是可以耐受的。
如果心裡過於恐懼或者特別敏感的,還可以選擇無痛胃腸鏡檢查。切記,不要因為恐懼害怕就放棄,胃腸道體檢一定要做胃腸鏡,以免遺漏病變。
胃腸鏡檢查是目前發現消化道腫瘤及癌前病變最簡便、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但很多人恐懼胃腸鏡檢查,致使一些大腸病變甚至腫瘤不能早期確診,而延誤最佳治療時機,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出現了膠囊內鏡檢查。
只需要隨水吞服一顆小膠囊 ,十幾分鍾就能完成一次全方位的胃部或小腸檢查,檢查過程中不會有任何的不適感,非常舒適便捷。
哪些人群需要做胃腸鏡診治呢?
一、50歲以上的普通人群,無論男女,均應做一次胃腸鏡檢查。如有陽性發現(潰瘍、息肉等),在做完治療後均應定期複查。
二、有消化道不適的人群,比如胃部不適,可表現為上腹痛、下腹痛、反酸、噯氣、飽脹等;腸道不適,可表現為下腹痛,大便習慣與性狀的改變,比如每天排便一次變為排便多次,或者便秘、便稀、反覆便血、鼻涕狀黏液血便等。
三、有不良生活習慣:抽菸、喝酒、飲食不規律或暴飲暴食或大魚大肉,喜吃醃製食品和燒烤,工作壓力大、經常熬夜。
四、有食管癌、胃癌、腸癌家族史的人群可將初檢年齡提前到40歲甚至30歲。
五、正常體檢時發現CEA、CA199等消化道腫瘤標誌物升高,需要儘快做胃腸鏡以進一步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