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嶽廟 又稱華岳廟,位於華陰縣城東,是歷代帝王祭祀華山處。廟原在現址以東的黃甫峪口,名“集靈宮”,為漢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建,東漢桓帝時遷宮於今址,改稱西嶽廟。唐、宋、金、元時期稱西嶽廟為“金山王廟”,明、清時期改名西嶽廟。
西嶽廟在漢靈帝光和二年(180)、北魏興光二年(455)、北周武帝天和二年(568)、唐開成元年(836)、宋建隆二年(961)都有過修葺。明、清兩代所修次數更多,工程最大的一次是乾隆四十二年(1777)起進行了三年的維修。廟中現存的建築,大都屬明清時期。
西嶽廟形似北京故宮,存局為重城式建築,城為長方形,南北長518米,東西寬210米,整個佔地面積186畝。城牆高10米,厚7米,裡外雙磚包砌,四角有城角樓建築。城門向南。重城為“日”字形,南城僅是主城的附加,有一過門。城門有一組附加建築,由蘭黃綠色的琉璃照壁、木牌樓、灝靈門組成。照壁長30,高6米,東西各有鐵旗杆一個,今已不存。城東西牆對應處各有一南北向木牌樓,民國時期已毀。灝靈門又稱連三門,是歇山式建築,屋面施黃琉璃瓦,梁枋、木柱、斗栱均彩繪。連三門正中門額上上青石匾,上刻“敕修西嶽廟”。
進灝靈門為甕城,有午門,又稱五鳳樓,明代磚木建築。五鳳樓為七間單簷歇山式樓閣,屋面琉璃瓦,樓閣東西兩端有陪樓,其間由廊相通。五鳳樓的下邊是五個連券的門洞,門洞寬4米,高5米,兩側有馬道可登城,原是西嶽廟主城的南門。此院內原還有鐘鼓二樓。五鳳樓、陪樓、廊和城角樓等建築在民國時期已毀。在欞星門的西南,有一個五嶽石,為唐代殘碑。
過欞星門,即為西嶽廟的第二進大院,內有明代三開間石碑坊一座,碑坊共三層,最上層簷下為“敕建”石額,背有三皇像;正中橫額有明代嚴嵩寫的“天威咫尺”和“尊嚴峻極”八個刻字。石碑坊上刻浮雕人物、花卉圖案。石碑坊兩側有“五嶽河瀆碑”大型明代碑石數通及廂房、古柏等。
金城門是第三院的大門,面闊五間,進深兩間,單簷歇山頂建築,屋面施黃琉璃瓦。
過金城門,北面是石制拱形金水橋,東西兩側各有重簷四角攢尖頂碑亭一座,內建清代乾隆時重修西嶽廟碑。
金城門北對面,是廟內主體建築灝靈殿。殿為單簷歇山式帶廊建築,飛簷高聳,斗栱密佈,面闊九間,進深五間,前有月臺,屋面施黃琉璃瓦。大殿內懸掛有清同治皇帝御書“瑞凝仙掌”匾,光緒皇帝御書“金天昭瑞”,匾,慈禧太后御書“仙掌凌雲”匾。原清左宗棠書“西嶽華山之神”六個大字石碑,今已不存。殿月臺前,豎立“太嶽全圖碑”和“西嶽廟圖碑”。
灝靈殿北面,又有三間石碑坊一座,鐫“少皇之都”四字坊額,兩旁古柏參天。再北是儲存乾隆御書“嶽蓮靈澍”石額碑刻的御書殿。殿為硬山式建築,面闊五間,進深兩鬮。殿北是明代修建的萬壽閣。這是西嶽廟北城牆中線上的高臺樓閣建築,臺呈十字形,高8.9米、東西長68米,南北寬47米,兩旁各有60級臺階。萬壽閣原是一座重簷三滴水歇山式樓閣,面闊五間,四周帶廊,共有三層,最上層簷下有“萬壽閣”三個大字匾。萬壽閣的兩側各有重簷歇山頂藏經樓一座,因1932年馮玉祥部兵工廠佔用,不慎炸藥爆炸,燒燬殆盡。現萬壽閣臺上僅存石碑坊一座。
1978年至1982年陝西省文物局曾撥款20餘萬元,維修了欞星門、金城門、灝靈殿等建築。
合陽文廟 位於合陽縣城內,始建於北宋元祜八年(1093),明洪武二年(1369)重建,其後明正德、嘉靖、隆慶、萬曆年間曾多次擴建重修。
文廟現存建築有大成殿、明倫堂、尊經閣及部分東西廂房。大成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六椽,屋頂建築較為平緩,舉折約為1∶35,簷口和正脊因“生出”、“生起”做法而呈柔和曲線,樑架為徹上明造,明閘後排金柱做移柱,歇山轉角做法為抹角梁和順梁並用,脊檁下用叉手和丁華抹頦栱,外簷斗栱五鋪作雙下昂,補間用一朵,櫨鬥呈圓形,昂嘴扁薄。樑架縫間施單材襻間。斗栱耍頭尾延長交於垂柱,上託下平。轉角鋪作做鴛鴦交手栱。
尊經閣為九脊簷歇山頂,通高16米,面寬三間,進深二間,立面三層,最上層橫枋上有“柱頭”、“補間”、“轉角”三種斗拱,下兩層除無“補間”斗栱外,餘皆同上層。鬥半栱均為五踩雙下昂,昂形獨嘴。斜戧柱,無柱頭卷殺,無生起,各翹角均有鍵鈴,底層周有迴廊、明臺、南面有月臺及踏道。
扶風城隍廟 位於扶風縣城內,為明清建築,座落在一個南北長,東西窄的夯土高臺上。廟前有單簷歇山頂戲樓一座。廟門面闊三間,東西另有磚砌便門。廟內建築現存木牌坊三間,東西廂房、鍾、鼓樓、獻亭、獻殿和兩側配殿及正殿和寢殿等。
正殿建於明洪武三年(1370),面闊五間,進深四間,單簷歇山頂,外簷斗栱飾彩繪,構架作法為簷柱和金柱上均施斗拱,內外柱同高,梁後尾交於金柱上,金柱與前簷柱間距為兩步架。兩步架不用雙步梁,而由簷柱和金柱上的栱挑長交於垂蓮柱,垂柱上承下金檁,成懸枋吊柱作法,因而在前槽形成由斗栱和垂蓮柱組成的結構件,頗具裝飾性。
韓城文廟 位於韓城市舊城東學巷內,明洪武四年(1371)在元代舊址上重建,天順、成化、萬曆和清乾隆年間多次重修。
文廟門前兩側跨街立有木牌坊,標誌廟區入口。整個建築群由四進院落組成,自南而北依次有:五龍壁(琉璃照壁)、欞星門、泮池、石橋、戟門;大成殿和東西廡;明倫堂和東西堂;尊經閣和東西廂房。
大成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前廊面闊三大間,單簷歇山頂,簷柱上施“大額”,殿內用明栿草架,明間後排兩根金柱做移柱。
明倫堂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單簷硬山頂,明間前後排金柱均做移柱。樑架為徹上明造,保留駝峰、叉手做法。斗栱四鋪作出單杪,補間用一朵。
尊經閣高兩層,面闊三間,進深兩間,底層周圍迴廊,重簷歇山頂,樑架為徹上明造,仍保留駝峰、叉手做法。前簷斗栱為下簷五鋪作雙下昂,上簷四鋪作單昂,後簷斗拱為下簷五鋪作出單杪。歇山轉角做法為抹角梁和扒梁並用。
欞星門為四柱三樓木牌樓,沖天柱上安琉璃“雲冠”。
西安城牆 為明太祖朱元璋命令西安府長興侯耿炳文等修建,洪武七年(1374)始築,十一年(1378)完工。城為長方形,東牆2590,西牆2631.2,南牆3441.6,北牆3241米,周長13.75公里,東、北兩面比唐末擴充套件了三分之一左右。牆高12、頂部寬12—14、底部寬15—18米,四角各有角樓一座,外有城壕。城門有四:東長樂、西安定、南永寧,北安遠。每門有門樓三重:閘樓、箭樓、正樓。箭樓和正樓之間有甕城。箭樓為七開間歇山式兩層建築。正樓為重簷三滴水歇山式建築,一層和二層帶有廓。西安城牆共有敵臺98個,每個臺上都有敵樓。城牆垛口共有5984個,組成了一個嚴密的防禦體系。
西安城牆完工後,明、清兩代曾多次修葺。原西安城牆用黃土分層平夯,夯層厚8—12釐米,最底一層牆基用石灰、土和糯米汁混合夯打,厚80釐米,非常堅硬。明隆慶二年(1568),陝西巡撫張祉將城牆外壁和頂面包砌青磚。明崇禎九年(1636),陝西巡撫孫傳庭為了防禦農民軍又修四關土城牆。清代對西安城牆進行過12次補修,其中以乾隆四十六年(1781)陝西巡撫畢沅主持維修工程最大,頂鋪砌青磚,外壁加厚磚面,城牆每隔40—60米,用青磚砌築溜水槽,排除頂面雨水。
1949年以來,人民政府多次撥款對城牆進行維修,修葺規模最大的是80年代初期。從1983年起,國家財政部、陝西省和西安市人民政府,投資2億元人民幣對西安城牆進行加固維修和復原,復原了奎星樓、敵樓,墩樓和南城門的閘樓;整修了護城河,修補了各處破損的城牆。
三原城隍廟 位於三原縣城內,始建於明洪武八年(1375),成化二十一年(1486)增建寢殿等建築。
門前有照壁,高十米,上刻龍鳳紋飾,磚刻浮雕。照壁北有一對13米高的鑄鐵旗杆。旗杆正對三間木牌樓。門為重簷歇山頂,高15米,兩旁各踞石獅。大門兩側為青磚砌成的八字屏牆,門樓頂以華栱、重昂承託,榫卯街接成“八卦懸頂”,“十柱山門”之狀。進門後中間石板條鋪路,東西兩側有廊,內壁各嵌岳飛手書的諸葛亮前、後《出師表》碑刻。再北經二道牌樓,即至滿布浮雕的欞星門。穿過上下兩層的戲樓,進入廟院,院內殿廡周環,曲屋連屬,雕樑粉壁。
大殿座落在一石砌高臺上,面闊五間,進深四間,“雙槽”平面,單簷歇山頂。樑架為徹上明造,抬梁式構架。五架樑上用瓜柱、角背,太平梁上保留駝峰、叉手和丁華抹頦栱。外簷斗栱為五踩雙下昂,平身科僅用兩攢。後簷平身科耍頭刻作卷草,“三福雲”式樣,後尾向上託在下金檁下,起挑杆作用。歇山頂轉角為抹角梁與順、扒梁並用。
大殿與其前的拜殿呈“勾連搭”形式。拜殿為單簷歇山捲棚頂。殿前有一道木牌坊,歇山十字脊,鍾、鼓樓分立東、西兩側。
寢殿面闊五間,進深四間,重簷歇山頂,樑架為徹上明造,其構造特徵與大殿基本相同。
三原縣城隍廟是我省現存最完整的明代整體建築群,1980年至1988年,陝西省文物局曾撥款130多萬元維修加固了全部建築。
西安鼓樓 座落在北院門街的南端,東與鐘樓相望,始建於明洪武十三年(1380),是一座歇山頂式重簷三滴水高臺建築。樓上原有巨鼓一面,以每晚擊鼓報時而得名。
鼓樓的高臺磚基座,東西長52.6米,南北寬38米,高7.7米,南北正中闢有高和寬均為6米的券洞門。樓建築在基座的中心,面闊七間,進深三間,四周另有走廊。第一層樓身上置腰簷和平座,第二層樓重簷歇山頂,上覆綠琉璃瓦。樓的外簷和平座都裝飾有青綠彩繪斗栱,使樓的整體建築層次分明,渾雄博大。登樓的青磚階梯設在磚臺基兩側,在第一層樓的西側有木樓梯可登臨樓的第二層。在樓的南簷下正中,原掛有“文武盛地”金字蘭底木匾,北簷正中,懸掛有“聲聞於天”金字蘭底木匾。兩塊木匾在“文革”中已毀。
鼓樓曾在清代康熙三十八年(1699)和乾隆五年(1740)進行過維修,抗日戰爭時期一根橫樑被日本飛機炸斷,加之軍隊長期佔駐和風雨侵蝕,殘破不堪。
1953年至1958年,人民政府兩次撥款維修,重新配換材料,貼金描彩。1981年至1985年,陝西省文物局再次撥出18萬元,對鼓樓的臺基基座、海墁、散水以及部分屋面進行加固維修。
西安化覺巷清真寺 位於西安鼓樓西北側的化覺巷內,通稱清真大寺。因在大學習巷清真寺以東,故群眾俗稱東大寺。這是一組兼有民族傳統建築風格和伊期蘭寺院特色的古建築群。其建立有兩種說法,一是據寺內嘉靖五年(1526)國子監太學士李時榮撰《重修清真寺碑記》:“清真寺創建於唐天寶元年(742)”。另一說據《西安府志》載:“清真寺,洪武二十五年(1392)建”。寺原稱“禮拜寺”;明成化時稱“敕賜清真寺”;明天啟時又改稱“敕賜禮拜寺”。
清真寺佔地面積1.2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5000多平方米,坐西面東。寺院四周砌以青磚牆,全寺沿東西向中軸線前後共分四進院落,有殿、樓、亭、臺、廳、堂180餘間,置牆相塥,設門樓門廳前後貫通。
第一進院內,寺門為三間歇山帶外廊,建於臺基之上。值得注意的是門窗均為西域特有的花拱形式。先是一座歇山式仿木結構的青磚大照壁,歇山頂施孔雀琉璃瓦,簷下有磚斗栱。照壁與圍牆相連。正背面均有精美的磚雕圖案,對面是一座翼角飛簷,斗拱層疊,三開間木牌樓,牌坊正中刻有“敕賜禮拜寺”。木牌坊建於清代康熙年間(1662—1722),清大間硬山式門樓,又名五間樓,正中為雙扇紅色棋盤大門三合。該建築簷下出五鋪作斗栱,用材較大。大門兩側出八字牆。
第二進院比第一進院大近三分之一,比例接近方形。中央有一明代三間四柱式石碑坊,四周石欄圍護,楣中刻有“天監在茲”四字,兩側坊楣刻“欽冀昭事”和“虔誠省禮”。石碑坊的四面踏道的南北兩側各豎立雕龍石碑一座:一為明萬曆三十四年(1606)“敕賜重修清真寺碑”,一為清代乾隆三十三年(1768)“敕修清真寺碑”。
第三進院落的通道為敕修殿,三開間歇山式建築,斗栱為五鋪作出兩跳,樑架用料碩大,脊檁下並用叉手,柱子有明顯側腳及生起,呈現早期建築風格特徵,是明嘉靖年間(1522—1566)重修寺院時的正門。在正中門楣上懸掛有明天啟二年禮部侍郎董其昌手書的“敕賜禮拜寺”木匾一塊。敕修殿的兩側各有一垂花門,殿內西簷下,懸掛有慈禧太后書丹的“派衍天方”木匾。院中央,有一座重簷三滴水、二層八角攢尖頂磚木結構的“省心樓”樓頂為孔雀蘭琉璃瓦,二層正東掛有白底黑字“省心樓”木匾。樓南北兩側各有廂房十五間,作接待、講經、沐浴等用。
第四進院落正中的鳳凰亭,為乾隆三十年(1765)重修時增建。中央主亭呈六角形,飛簷尖頂,形若鳳頭,兩側亭為三角形,左右翹翼,三亭相連,猶如鳳凰展翅。亭的正中東簷下,懸掛著明代建文元年(1399)兵部尚書鐵鉉手書“一真”雕龍鬥匾。鳳凰亭的南北兩側各有面闊七間廂房,西有海棠形魚池兩個,魚池南北各有四角攢尖頂碑亭一座。
月臺西端即為平面呈“凸”字形,面闊七大間32.95米,進深九間38.53米的禮拜大殿。大殿為單簷歇山式建築,屋面為孔雀蘭琉璃瓦,面積有1300多平方米,是垓寺最大的建築物。大殿內的藻井天棚彩畫有六百餘幅,均為阿拉伯文和蔓草紋組成的團花圖案。大殿前簷正中門楣上懸掛有鬥匾“臨下有赫”。殿內二架樑正中,懸掛“能有有有”木匾。在大殿內後簷樑架上,掛著明代阿拉伯文字寫的“一真”工字形木匾和阿拉伯文“太斯米”鬥匾。大殿內西牆上有一凹壁(即窖殿),是教徒朝拜的方向,北側有一木製小樓閣,名“呼圖拜樓”,是領拜者誦“禱詞”的地方。禮拜大殿始建於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
1980年至1986年,陝西省人民政府先後撥出50餘萬元,對化覺巷清真寺的講經堂、北廳、敕修殿、連三門、禮拜大殿、廂房等,進行了復原和維修。
榆林城牆 位於今榆林市城區內,自初建以來,一直是邊陲要地。據《榆林縣誌》記載:明永樂元年(1403)始築榆林寨。正統初(1436—1440)右府都督王禎鎮守延綏,建榆林堡。成化九年(1473),延綏巡撫副御史餘子俊,曾三次大規模擴建。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巡撫黃口將原堡城向北擴築,城周約六里,俗稱北城。明弘治五年(1492),巡撫熊繡將城垣向南擴充套件到今凱歌樓巷處,建南城門曰懷德。這次擴築的城垣,俗稱中城。正德末年,巡撫都御史姚鏌將懷德門改名凱歌樓。)明正德十年(1515)延綏鎮總制鄧璋,新擴城周十三里,俗稱南城,隆慶元年(1567),巡撫王遴築南門邏城,始把南城推到現址。在此之前,城垣多為土築。嘉靖和隆慶年間(1523—1572),撫巡張珩、邵光先,萬曆年間(1573—1619),巡撫宋守約、王汝梅、總兵付津、賈國忠等相繼用青磚色砌、加固城壁。當時榆林城牆東西長約3250、南北長約1212、周長約8924米,城垣總面積約4平方公里。
清同治二年(1869年),因北城被流沙積壓向南回縮,東北隅縮回380、西北隅縮回570米、新筑北城牆1462米。由城北東起793米處有一拐彎直至南廣隅門處,又縮回190米。至此,始成今榆林城之廓。
清光緒元年(1875),因洪水沖毀西城牆2000米,後用磚加以復修,二十年(1894),磚砌北城西段。
現存的榆林城東高西低,東北角突出,形似菜刀。城牆用黃土夯實,外用大青磚砌築。城牆高12、牆基寬16.6、頂寬10米,周長6500米,有城門五座,北廣榆、南鎮遠、東振武、西宣威,另有小西門、新樂門。東門和南門各建有一甕城,儲存尚好。1979年榆林城的西、南段,大部被基建拆毀佔用,東段僅存土垣。
近年,陝西省文物局撥款10多萬元,對西南角城牆進行了部分復修並擬恢復南城門。
公輸堂 原名“源遠堂”,位於陝西縣城北10公里渭豐鄉祁南村。1933年于右任題簽的《重修戶縣誌》記有“祁南堡,有工師堂,俗稱魯班所修,雕刻極其精巧”。元代文宗天力年間,山西太原府祁縣南集裡小汾村人李金榮興辦“向陽三會”教,被尊為“教主”。明永樂年間(1403—1424)教會弟子為祭祖師,遂在北依渭河,地勢平坦的戶縣“依何園”村建“源遠堂”,為時十一年。其後成為“向陽三會”的法堂及供佛的禮拜殿。殿內原有佛像137餘尊,故又名“萬佛堂”,因東閣門有對聯“法堂巍巍雕刻若得公輸巧,聖像翼翼彩繪似有道子能”。公輸堂得名應源於此。
源遠堂座北朝南,原有木牌坊、照壁、山門、正殿、廂房等,現僅存正殿,面闊三間10.6米,進深9.6米,樑架大木小式作法,不施鬥木共,硬山、屋面灰陶瓦,1971年曾翻修,形制無時代可言。
進入殿內即為天宮樓閣古建築模型,因無史料可查,名稱難以界定,它從結構上以現存正殿為依託,外視東西分為三間,南北兩進分前、後堂,加門外室間則為三進,各務置門一道,門枋楣及抱框,附於正殿金柱或與金柱榫卯相連。上部構架與正殿僅起圍護作用。沿牆三面設佛道帳,北壁11間,東西壁每進各3間,共計23間,總體為對稱結構。西面次間已毀。
入正殿1.4米為前堂室門。明間及東間應有六抹透菱花門八扇,現僅餘扇,門上枋楣掛落遺失,其上平座斗栱,望柱欄杆,每間有三座三重樓閣,以連廊層層相連。
前堂進深2.24米,構架以上用兩藻井將空間分為兩部分,藻井以下每間四周佈置天宮樓閣,明間為重簷三層樓閣,箱形六重鬥四藻井,東間為重簷兩層樓閣,箱形四重鬥四藻井,東壁設佛道帳三間,上覆二層藻井。
後堂進深3.23米,有六抹透菱花格扇門四道及門罩兩通。明間有重簷三層樓閣,鬥八藻井三層,東間二重樓閣,鬥八藻井兩層,佛道帳北壁6間,東壁3間,上藻井一層,其下單重樓閣。另明間與兩次間天宮樓閣之間又出長方藻一層。
公輸堂小木作建築模型天宮樓閣及藻井按正常建築比較,為三十分之一左右,樑架、斗栱、屋面均按比例製作。且斗栱層層出跳,天宮個個相連,所有樓閣為三開間總計137棟之多,組合方式各不相同。。斗栱出跳多達11踩,最小也有七踩,且式樣繁多,有11踩下昂,也有11踩出五翹,有如意斗栱穿插其間,也有重栱計心造,不下二十餘種。藻井形式有鬥八、鬥四、有正方、長方、多達五重鬥四,少者僅一層。樓閣的門楣宮窗,吊板,拉板採用格穿套刻,有鉅紋、回紋、萬字紋、海棠紋等,下部掛落、飛罩、地雲、門額、格扇等部位,分別用高浮雕、淺浮雕、影刻及剔底浮雕等手法。題材有太平富線、梅蘭、竹菊、蓮花、海棠、捲雲如意、纏枝牡丹、卷葉草及各種幾何紋樣。現存八塊鏤空隔扇板門,上部鏤窗就有4種不同紋樣,且由許多小構件拼裝而成,做功精細。
公輸堂大部分進行過油漆彩繪,前後堂的構架窗扇為瀝粉,色彩以紅、黑、黃三色為主,斗栱大多用石綠刷飾,板椽單用石紅,油漆採用“紫雲罩”工藝,彩繪用“臥金點翠”法。以旋子為主,用黑紅底色瀝粉貼金,枋心大多為花草,體現明代特點。甚至有些彩繪運用實物,如用瓜籽堆砌花瓣。門下裙板上繪人物,表現佛、道、儒故事及博古花卉。
原維修時曾發現:“強我者增三件,差我者減一半”兩句留言,為建造工匠高傲矜持之詞。公輸堂是否為宋代《營造法式》記載的小木作天宮樓閣之實物例證,尚無定論,但從國內獨此一例及其精巧程度來看,實屬古建中之精製。
大學習巷清真寺 位於西安市大學習巷,是一座伊斯蘭教禮拜寺院。清真寺的始修年代說法不一,根據明世宗嘉靖二年劉序撰寫的《重修清淨地記》碑記載:“迨元世祖中統四年(1263)六月,肇創此寺於長安新興坊,街西面東,名曰清淨……,永樂十一年(1413)四月,太監鄭和重修。”清代康熙五十三年(1714)和光緒十六年(1890)都曾進行復修。
清真寺東西長77米,南北寬30米,佔地面積2300多平方米,坐西面東,其建築青磚照壁,雕有天馬、纏枝牡丹、佛手等圖案。穿過石牌坊,即大門,面闊三間,兩側各有一間挾屋均為硬山頂;入寺門中有一座十字脊歇山頂、重簷三滴水的磚木建築省心樓。樓為平面方形,一層和二層帶廊。過省心樓,在大院通道兩側,各有一座四角攢尖頂護碑亭。南碑亭內豎有一塊明代嘉靖二年(1523),賜進士及第刑部浙江清吏司觀政劉序撰的《重修清淨寺記》碑,記述了清真寺的建立時間以及鄭和出使西方各國時,在該寺帶走翻譯哈三等事,北碑亭內為清代光緒十六年修寺碑。碑亭兩側為廂房。再向前便是禮拜大殿月臺,月臺的南、東、北三面有青石欄杆,兩側為磚雕看牆。大學習巷清真寺禮拜大殿,面闊七間,進深九間,平面呈、“凸”字形,屋面為兩個單簷歇山頂“丁”字相接,歇山式建築,上鋪孔雀蘭琉璃瓦。大殿內用木版裝飾的牆壁和天花板藻井,均為阿拉伯文花紋圖案和各種植物圖案,以芍藥、牡丹、蓮花、菊花等為多。
大學習巷清真寺由於在十年動亂中人為的破壞和白螞蟻的蛀蝕,損壞嚴重,1982年至1986年期間,陝西省人民政府撥出30多萬元,對清真寺的大門、照壁、南北看牆、南北廂房、省心樓、禮拜大殿等建築,進行了保護維修。
三聖廟 原址位於韓城市昝村鎮薛村,創建於元至元十年(1273),後於明永樂二十年(1423)、嘉靖六年(1527)、清康熙三十年(1691)、嘉慶二十二年(1871)四次重修,1983年遷建芝川鎮司馬坡。
三聖廟現存獻殿、寢殿和戲臺。獻殿面闊三間,13.8米,進深四架椽,7.2米,單簷懸山頂。其斗栱為前簷五鋪作雙下昂,裡轉出雙杪;後簷四鋪作出單杪,昂下均刻華頭子,不施補間鋪作。外簷斗栱拱,令栱與耍頭相交,於令栱上置替木以承簷枋,耍頭後尾砍作
頭,壓於椽栿下。其樑架結構採用“大額式”構架方法。前後簷各減去明間二柱,呈面闊三間形式。簷柱上施梁栿,樑架間數為五間。通簷四椽栿上置駝峰承平梁,平梁上置蜀柱、叉手,安丁華抹頦栱承脊。樑架的襻間採用“乙材造”和隔間正上下相閃作法。寢殿面闊三間,進深四架椽,單簷懸山頂。戲臺為清代建築。
黨家村民居 明、清時期民居群,位於韓城東北九公里處的溝谷之中。黨家村始建於元至順二年(1331),歷經明、清兩代三次較大規模的興建,現儲存有完好的明、清時期四合院137 座,其中明正統元年至景泰年間(1439—1466)14院,明崇禎十六年至康熙五十年(1628—1702)25院,乾隆元年至咸豐初年(1736—1861)69院。此外,村中還有祖祠12座,廟宇、戲樓各兩座,碑兩通,防盜門25處,東哨門門額書“日月升恆”,西哨門門額書“泌水長流”。
清咸豐元年(1851)為御匪盜,當地富戶集銀1.8萬兩,在村東北塬上建黨家村上寨—泌陽堡。此寨東、南、西三面環溝,北面靠塬,南挖地道,築寨門連線下村,易守難攻。村內大小巷街道均以條石鋪路面,每戶宅院全是青磚砌築的高大門樓,稱“走馬門樓”。門樓外接上馬石、栓馬樁等設定,門旁常栓“走馬”,迎送乘馬賓客。
黨家村門樓兩側牆面刻治家格言或詩文、圖案磚雕,門的“墀頭”上亦有雕飾,大門黑漆,鋪首門環亦十分講究,門兩側有雕刻精美的抱鼓石、門枕石、門簪。門楣飾木雕圖案。門額題款字大如鬥,黑底燙金,製作精細。門額題字內容可歸納為四類:一、光門楣類,有“進士第”、“明經第”、“文魁”、“太史第”、等;二、箴銘類,有“忠恕”、“孝第慈”、“和為貴”等;三、祝福類,有“承天休”、“居之安”、“治謀燕翼”等;四、標榜類,有“耕讀第”、“詩禮傳家”等。
黨家村現有村民270戶,居四合院242戶。這些四合院一般長22米,寬13米左右,呈長方形,青磚鋪墁,中央設“天心石”,上房稱廳房、左右兩側稱廂房,前廳稱門房,左右兩側稱門房。房屋間數均取單數,廳房為三大間,門房小五間,廂房三間或五間。原有的官宦人家,門前設有旗杆斗子,進士家為雙鬥旗杆,舉人家為單鬥旗杆。這種四合院人稱“旗杆院”。黨家村還有一些四合院為二進院,中間有“過廳”,前院設有客房,人稱為深宅大院。黨家村所有四合院均設閣樓層,其功能主要是貯藏物品。閣樓層高7尺,房間層高8尺,當地稱為“上七下八真樓房”。
黨家村民居村落完整,街巷有序、堂、碑、樓、塔,錯落有致,富有地方特色,是少有的一處民居群體建築。其文化內涵十分豐富,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研究價值。
漢陰城牆 位於今漢陰縣所在地,城牆始築於明代成化元年(1465),明萬曆十二年(1584)、四十六年(1618)、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曾重修。
城垣呈長方形,周長1926米,高6米,頂寬2.6米,外砌長條磚,內砌石塊,中間填築三臺土。西、南兩面城牆儲存較好,南門正關牆上嵌一石碑,上刻“文明”二字,為清代重修城牆時所書。東、北兩面城牆已破壞殆盡。
盤龍寺石塔 位於志丹縣廟岔村東南盤龍寺遺址內,明成化十一年(1475)建。塔身為六稜形,全用花崗岩石分層製作,除塔座外,共七層,通高5.73米。塔座為浮雕仰覆蓮瓣形束腰須彌座。七層塔體的每層下部,均用兩層浮雕式仰蓮瓣作裝飾;每層六角形的塔簷簷角,各刻一浮雕怪獸形的獸頭;第二層塔體六個面分別刻有牡丹、佛龕、佛像;三、四、五層六個面各有一佛龕,內刻坐佛一尊;六、七兩層的六個面,相間隔一個面刻一佛龕,內刻一坐佛,其它三個面為素平面。塔剎由四層寶珠形和一個四稜錐體剎尖組成,第三層寶珠上刻有三層浮雕仰蓮瓣裝飾。
新明樓 位於榆林市城內南大街中心,始建於明正德年間(1506—1521),清嘉慶、光緒時均有修葺。
樓基四角為四座磚臺,四面有過道可通行。樓為木式結構,十字歇山頂,重簷三滴水,樓高三層,約45米。各層腰簷設平座欄杆,底層、二層面闊、進深均為三間,三層收進為一間。底層四周有迴廊。
樓底層柱網圍成三圈,內圈一間四柱直抵樓頂;中圈三間12柱,通高二層;內圈、中圈為樓身結構柱;外圈三間12柱,為底層迴廊柱,外觀逐層收減高寬,柱子有明顯“側腳”、“生起”。
底層斗栱柱頭科與平身科相同,外跳為七踩三下昂,昂嘴如象鼻,裡轉為七踩三翹。明間平身科作如意斗栱一攢。歇山頂山花作風、懸魚。十字脊脊獸,作四龍盤於脊端,頭向上成對望狀。樓頂覆琉璃瓦,彩繪簷廊,簷下鑲配木刻人物、花卉等。
新明樓是榆林地區現存年代較早的木構樓閣建築。1982年至1984年,陝西省文物局撥款12萬元,加固維修並重新彩繪。
三陽寺塔 位於高陵縣城東南約1.5公里的高陵中學內,據塔旁明正德十六年(1521)的碑石記載,塔原建於唐太中年間的昭慧禪院內。昭慧禪院地處涇陽、咸陽、渭水之陽,故稱三陽寺塔,俗稱“高陵塔”。
塔身為八稜形十三層密簷式空心結構,通高56.9米,塔內樓梯為壁內折式磚梯階,可登塔頂。塔剎為寶瓶式。各層的正南、北、東、西四面各闢一券門洞。塔底層南北各有一券門。塔簷簷角翹起,簷下先用兩層磚砌出平枋,每個稜角各有一斗三升轉角鬥栱一個,兩個轉角鬥栱之間,有一斗三升補間斗栱一朵,然後用二磚和蓮瓣狀牙子各二磚交錯砌築,第八磚後作出假飛簷挑簷,再反疊澀內收,結構精巧。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6)和隆慶六年(1572),關中大地震時塔剎有一半塌毀,塔基外層剝落,塔身出現裂縫。清代至民國時期,寺院常為兵家所爭,殘損較甚。
1981年至1982年陝西省文物局先後撥款加固塔基,增設排水設施,用鐵箍加固塔簷,補修了殘破的塔簷和塔壁內磚梯臺階以及塔剎。
太史橋 位於戶縣縣城西約一里的甘亭鎮西郊村的澇河上,用花崗岩石條砌築,東西走問,中起十孔栱。明嘉靖初,由邑人王九思倡議並主持修建,橋面寬7.5、長約75米。
王九思(1468—1551),字敬夫,明中葉著名文學家、戲曲家,後人為了紀念王九思首倡修橋的美德,將橋稱為太史橋,並在橋的西端修廟、立碑紀念。
水陸庵 在藍田縣城東10公里的普化鎮王鎮山下,始建年代說法不一,據《藍田縣誌》及碑記載,庵是六朝古剎。明代秦藩王朱懷卷常來此遊覽,奉為家祠佛堂,嘉靖四十一年至隆慶元年(1562—1567)修葺廟宇,大殿內四閆牆壁滿飾彩色泥塑儲存至今。
庵的建築形式與一般佛教寺院類似,前五間山門,南北各建13間廂房,院中三間中殿,後五間大殿。
大殿內的彩色塑像分佈在南北山牆、殿中正隔間、西壁及西簷牆,是獨身像和“經變”互動塑造,大小不一,共約3700多尊。殿中正隔間矗立三大佛像:中為釋迦牟尼,左為阿彌陀佛,右為藥師佛。釋迦座前恭立阿難、迦葉。殿中正隔的背面坐著三大菩薩:中為觀音座龍臺,右為普賢騎象,左是文殊騎獅。正隔間的左邊是地藏菩薩與千手千眼菩薩背座,右邊是藥王菩薩與孔雀菩薩背座。前簷牆左右兩側並坐著清靜大海眾菩薩和大勢至菩薩,色界欲界二十四天王,靜立於佛臺兩側的南北山牆下。西牆層層排列著佛教著名典故兜率天,俗稱“千人聽經”。南、北牆上的聯環壁塑,上部層層列塑“佛本行變”,即釋迦入胎、降生、出遊、
城、降魔、成道、說法、涅磐等釋迦八相;下部橫塑一組500羅漢過海和海中許多魚鱉溽怪修行成人後的形象。壁塑中還間有山水橋樑、園林瀑布、舞鳳、獅子、麒麟、大象、怪獸、白鴿、寒蟬等。
兩牆上的兜率天,為五代時制,藝術價值極高。
壁塑釋迦牟尼的左邊有老子,右邊有孔子的塑像。藥王菩薩塑像周圍有孫思邈和古代十大名醫像。突出佛家除水陸庵釋迦外,還突出了藥師和阿彌陀佛。1980年至1984年,陝西省文物局撥款四十多萬元,加固維修了大殿、過殿、廂房、山門等。1992年,國家文物局撥出專款,著手加固彩繪壁塑。
韓城城隍廟 位於韓城市舊城東街。《韓城縣誌》記載,廟中戲樓建於明隆慶五年(1571),廣薦殿建於萬曆五年(1577)。
廟坐北向南,門前有照壁屏門,東、西兩邊各有木牌坊一座,上書“監察幽明”,“保安黎庶”。廟門3間,左右各另有掖門1間。入廟門為前院,中有“明扶政教”牌坊一座。過乙門為一大院,門後又有一坊,名“幽贊化育”,院西有戲樓一座,為重簷歇十字脊,院北正牛為廣薦殿,面闊五間,懸山頂,再向北有“德馨殿”、“含光殿”及東西兩廡。三殿面闊洞均為三間。德馨殿、“靈佑殿”為單簷歇山頂,含光殿和東西廡均為懸山頂。
廟中所有建築均為徹上明造,樑架仍保留叉手、襻間做法;歇山頂收山較大,近半間。以上建築在前後簷多用“大額”。山面則用闌額和普柏枋。
周原村大禹廟 座落在韓城市蘇東鄉周原村。是我省目前儲存較為完整的禹廟。建立於元代大德五年(1301),明代萬曆七年(1579)重修,清代嘉慶二十年(1815)曾進行過維修。該廟獻殿前東西兩側的戲樓在“文革”中被拆除,山門和照壁年久失修殘破嚴重,現存的獻殿、正殿、西廡儲存完好。
廟獻殿面闊三間,明三暗五,進深四椽,五架樑,單簷硬山式屋頂,當心間前簷兩柱為八角形石柱,東邊石柱內側陰刻著五行文字:“□□大元國大德五年歲次辛丑孟夏置……”及捐資人名、錢數等。
正殿面闊三間,進深四椽,五架樑,單簷懸山式屋頂,前簷的挑簷桁斗栱為三鋪作,梁頭伸出外露,無補間鋪作。獻殿與正殿之間為捲棚式雨搭,使兩殿相連。
正殿內三間均設神龕,磚基木作,分三組,每組三間,每間飾有垂花柱。各龕製作精緻,用木質雕刻出透雕或浮雕式的二龍戲珠圖案,龕案上用瀝粉貼金描繪出二龍戲珠或丹鳳朝陽彩繪。每一龕內各有一組彩繪泥塑:正中龕內是禹王的坐像,神態威嚴,塑像高2.5米,兩旁侍者各高1.67米。龕下右側有一尊侍臣,高2.05米,毀於五十年代大殿左側是黑虎靈官像,六隻手臂各持法器,通高2.45米,兩旁侍者各高1.56米;右側是當地群眾傳說的唐代名將郭子儀和送子娘娘坐像,兩像各高2米。送子娘娘頭戴鳳冠,懷抱,肩爬,手舉著嬰兒,兩旁待者各高1.56米。在黑虎靈官塑像和郭子儀塑像後的牆上,有清代壁畫“八仙過海”、“天官賜福”等內容的壁畫。
殿東牆繪有神話故事《西遊記》中孫悟空收降紅孩兒的壁畫,長4.2,高2.8米,西牆上畫有“郭子儀單騎見回紇”和“慶宴圖”壁畫,長4.2,高2.8米,畫面共64人,還有城樓、庭院、牌樓、山林樹木等。
另外,廟內還保留著清代嘉慶年間的“大禹廟”木匾一塊,還有明代萬曆七年《重修大夏禹王廟碑記》一塊。五架神樓,有30多尊造型不同,大小各異的神像,均為清代晚期的遺物。
玄武青石殿 又稱真武廟,是祭北方之神玄武的廟宇,座落在合陽縣王村鄉南王村西北隅大浴河東岸的高埠上。據《合陽縣志》記載:“南王村罔北有真武廟,明萬曆時建。”《玄帝廟記》碑載,青石殿是明萬曆四年(1576)始建,三十二年(1604)成,歷時28年。
青石殿,是陝西境內僅見的一座仿木石結構建築,高7米,重簷歇山頂,三開間,外簷和進深均為8米,殿內為4.5米,券形殿門向南,高2米,內有1米多長的通道。券門上刻二龍戲珠,兩側抱框刻升龍、麒麟和鳳抱牡丹,鷺鷥戲蓮等浮雕圖案。殿的外簷四壁刻有八仙和老子八十一化生浮雕故事,殿身內用青石石條壘作,距地面3米多起券,至屋頂構成八卦形藻井,正中有一石刻垂蓮柱。八卦藻井的每個角有小蓮柱。
1983年,為了保護這座石質建築,陝西省人民政府撥出2萬元專款,對青石殿的殿基進行加固,增加了排水設施井修築了圍牆。
慧照寺塔 位於渭南市北三十公里的下邽鎮慧照寺舊址內,始建於南北朝時期,現存塔是明代萬曆九年(1581)七月望日所建。
慧照寺現僅存民國初年建硬山式磚木結構大殿,殿內儲存有五尊銅佛像,高約2米,神態各異,中間三尊為釋迦如來三身(法身、報身、應身)像,西邊一尊為菩薩像,東邊一尊為彌勒像。五尊佛像均坐在蓮花座上,為明代萬曆九年重修時所鑄。
塔為四方形,九層樓閣式結構,寶瓶形銅質塔剎。通高36米。塔基底層,每邊長6.6米。塔門南開,門楣有青石雕刻的二龍戲珠浮雕圖案。塔身一層的四角,有石雕金剛力士,塔身每層各面為三開間,用磚作出隱柱,枋額隱柱柱頭各有一朵一斗三升斗栱,四角各有轉角鬥栱。一層塔簷由十三層磚疊出澀簷,有兩層菱角牙子,再由十三層磚反疊澀作出。二、三層塔簷各由十一層磚疊澀與反疊澀出簷;三層以上逐漸減少。塔身每層的四面各有一券門。塔內原有木樓梯可登塔,現只能登到二層。塔雖為明萬曆九年重修,但仍保留了唐代磚塔的形制與作法。
1972年,陝西省人民政府撥款加固維修一層塔身,1985年撥款加固塔基,增設排水設施和保擴圍牆。
東嶽廟 位於西安市東城門內的北側。據咸寧、長安兩縣續志的記載,東嶽廟創建於宋政和六年(1116),明弘治和萬曆年間及清光緒二十一年曾先後修葺。
東嶽廟是為祭祀“岱宗”而修建的。廟院朝南,院內東西兩側為對稱的廂房,中間有大殿、中殿和後殿。大殿前有石牌坊、石獅子和記載廟宇事蹟的石碑等。石牌坊明萬曆七年(1582)建,上有“岱嶽尊宗”四字。東偏院系三教宮所在,塑有釋加牟尼、老子、孔子像。
大殿(前殿)為明代所建,清代復修,正中的大梁上有“清康熙乙末臘月建”題記。大殿面闊五間,簷下的斗栱雕成龍首狀,氣勢宏偉,周圍共有硃色廊柱24根,前簷八根柱子的基石,刻有精美的二龍戲珠浮雕圖案,其它柱石皆雕花卉。格扇門雕有精美的木雕花。殿脊和屋面施綠琉璃瓦。殿內的神像已毀,但東西兩壁和北壁兩端,儲存著精美的大幅彩色壁畫,所繪的山水、閣樓、人物、精緻秀麗,設色凝重古補,線條均勻流暢,栩栩如生。從整個繪畫的藝術風格來看,似明末到清初所作。後殿面闊三間,有磚雕圖案裝飾。
東嶽廟院內還保留有明弘治五年碑,弘治九年磬,嘉靖二十一年和萬曆三十年碑記以及清代雍正二年、道光二十三年和光緒二十一年重修東嶽廟碑。
1981年至1983年人民政府為保護東嶽廟大殿、後殿及其殿內的精美壁畫,撥款25萬餘元進行保護和維修。
東龍山雙塔 位於商州市東4公里的大趙峪鄉丹江東岸的龍山上,南北兩塔相距約200米。南塔北面現存有明代萬曆十三年(1585)修建的東嶽廟大殿、琉璃照壁等建築。
南塔為八稜形九層樓閣式空心結構,通高30.4米。塔剎用磚砌成八瓣仰蓮基座,為石質葫蘆形。塔身第二層正東、西面各有一券門,門洞兩側各有一豎長方形小龕、其它各面正中有一小龕,其中東南龕內有高浮雕的天王力士磚雕;第三層的東南、西北、西南、東北四面各闢有券門洞一個;第四層正東、西面各有一券門洞,其它各面無券門洞;第五層以上無券門洞。第一層塔簷下,每面均裝飾有磚雕如意頭圖案和牛、馬、虎、兔、犬、鼠、花草等磚雕。磚雕之上則用15層磚疊澀與反疊澀出簷。簷上有兩層磚砌菱角牙子。第二層以上的各層塔簷下均無裝飾。
北塔為八稜形七層樓閣式結構,通高24米。塔剎用磚砌仰蓮瓣座,剎頂無存。塔底正南面有一券門。第三層東南和西北各闢一券門洞;第四層則在西南、東北面各闢一券門洞;第五層的正南、北、東、西各闢一券門洞;第六、七層均無券門。第二層塔簷下每面正中有八卦符號磚雕,一層塔簷下每面亦裝飾有馬、牛、犬等和花草圖案磚雕。塔簷的砌築方法和南塔相同。
據《商州志》記載:“雙塔是由四川達州舉人,明萬曆十三年(1588)任商州剌史的王以孚修。
1982年,陝西省文物局撥給東龍山雙塔維修加固專款,重點加固了南塔的塔基,補修了塔簷、塔體、粉刷了內壁,增設了券門洞欄杆和樓梯;北塔僅加固修補了一層塔體和塔基排水。
武侯祠 位於勉縣縣城西3公里處。《三國志》載:“(蜀漢)景耀六年(263)春,詔為亮立廟於沔陽(今勉縣)”,祠址在定軍山下,唐代重修,明正德八年(1513)復立新祠於今址。明萬曆十九年(1951)、清雍正十三年(1735)、嘉慶十四年(1809)、咸豐元年(1851)曾修繕擴建。
武侯祠座南向北,南北長約200,東西寬約120米,周環圍牆,佔地30畝,共有7院54間。祠門內有樂樓一座,樓前廣場兩側有東西轅門,正門聳立一座四柱三樓木牌坊,中寬6米,東西兩側各寬3米,高10米,正面金書“漢丞相諸葛武侯祠”,背面書“天下第一流”。牌坊南為“諸葛琴臺”,臺分二層,下為石臺座券門,上建琴樓,匾額書“高山流水”四字。琴臺兩側為鍾、鼓樓,均六角攢尖頂。琴臺南為三間戟門、大院及東西院。院南為獻殿、大殿及東西配殿、廂房。獻殿為三間敞廳。大殿面闊三間,單簷歇山頂,內塑諸葛亮像一座,兩側塑立關興、張苞立像。大殿後又有一小院,其南為寢殿,面闊五間,帶前廊,東南隅有“琴臺亭”。
武侯祠內的建築,樑架均為徹上明造,小式大木結構;一式青磚灰瓦,粉牆,以硬山、懸山頂靨多;歇山收山大,懸山山面和歇山山花均作搏風、垂魚;柱細、屋角起翹較高,使用“嫩戧”或挑枋垂柱作法。
1980年至1986年,陝西省文物局先後撥款五十多萬元,加固維修大殿、後殿、廂房、琴樓、鼓樓、東西轅門、戲樓、山門等。
鐵佛寺崇文寶塔 位於涇陽縣城東南十公里的崇文中學院內,始建於明萬曆十九年(1591),迄萬曆三十三年(1605)竣工。清同治元年(1862)“花門之變”寺院被毀,唯留塔與五間大門樓。
崇文寶塔為八角形十三層仿木樓閣式結構,塔基地平面至銅剎尖高83.214米。塔門向正南,寬1.3米,門額上刻“崇文寶塔”四字。塔第一層每邊長9米,上下兩層塔簷,下層塔簷八個角翹起,各用磚砌成半圓形柱子,柱頭上有一朵一斗三升斗栱。簷每面用磚砌出五層平板枋,從下向上第二層平板枋之間每面各有一斗三升栱九朵。在兩層平板枋上砌出四十六個螞蚱頭其上再砌兩層平板枋。再上為方杊兩層,最後有一層磚出簷。上層塔簷做法基本同於下層作法,螞蚱頭每面只有36個。兩層平板枋上有兩層菱角牙子,然後疊澀出簷。塔第二居面各開券門,可通塔簷。在塔簷下的四層平板枋上作出垂蓮柱兩個,將每個面分為三開間。第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各層每面的券門與佛龕,依次錯開,並且在券門與佛龕的兩側各有出簷小龕一個。第十二、十三層每面的佛龕內均有石刻佛像一尊。依塔身佛龕統計,應有48尊佛造像,現實存38尊。塔頂用磚疊澀收頂,在磚砌的仰蓮瓣形剎座內,用磚砌成一個球狀體,上為銅質葫蘆形塔剎。塔內有磚梯,沿塔壁盤旋而上,可直達十三層塔頂。1980年10月,在塔頂發現鎏金臥佛、彌勒佛、天王力士銅佛像三尊。1988年,陝西省文物局撥款4萬元專款,加固重修了塔內磚梯,併成立了崇文塔文管所。
龍橋 位於三原縣城的清水河上,始建於明萬曆十九年(1591)、三十一年(1603)峻工,由當時知縣高進孝建立,高中途離職,再由邑人溫純捐資倡導建成。橋南有高公祠,橋北有溫公祠
橋身長110、寬11、高26米,石質,三孔券栱,中間大,兩邊小。大孔採用尖形栱頂,建築全用石構鐵鉗,青石砌築,兩邊各雕有石柱欄杆、欄板上雕刻有二十四孝圖人物、花卉、動物浮雕圖案等。
清順治十三年(1656)、乾隆二十年(1755)、道光六年(1826)、咸豐元年(1851)以及1940年多次修補橋面和橋基兩側堤岸。1984年,河水沖垮了橋北端西側的堤岸,陝西省文物局撥專款加固護堤。
中王堡木塔 位於三原縣城東南安樂鄉中王堡村北,建於明代萬曆二十二年(1594),清代康熙年間重修。木塔為重簷四滴水高臺基建築,六角攢尖頂,共4層,通高約20米,下為六稜形,高4米,每邊長13米,每層每面簷角翹起,有正脊和戧脊、脊獸、簷角下有套獸,獸頭下掛風鈴。按該建築的造型與結構,定名為“木樓閣”較為確貼。
1984年至1986年,陝西省文物局先後撥款加固了磚臺基,增修了臺基排水設施,翻修了每層屋面,補修更換了部分糟朽的木構件和樓梯,又將三原縣城內文廟存留的一座明代木牌樓遷建院內。
聖親殿 位於洋縣縣城西北角文廟西鄰,建於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
聖親殿為歇山頂二層樓閣式建築,面闊三間,進深三間七架樑,底層週迴廊形成一週腰簷,二層不出平座,外簷斗栱為三踩單翹,明間施平身科二攢,次間施平身科一攢。聖親殿規模不大,但其儲存較為完整。
鎮北臺 位於榆林市城北約7.5公里的紅山上,建於明代萬曆三十五年(1607),屬當時長城防禦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
鎮北臺平面呈正方形,下大上小,為磚砌四層臺城堡式結構,第一層臺高10.2、周長320、進深12米,總面積89.6平方米;第二層臺高11、周長128、進深5米,總面積27.2平方米;第三層臺高4.1、周長86、進深3米,總面積14.4平方米;第四層高4.4、周長35.4、進深2米,總面積12平方米。每層臺四周均有女牆,上環城垛,各層之間從臺內曲折連通,中隔門洞,最頂部為一露天平臺。臺南額題“嚮明”二字,明萬曆時延綏巡撫塗宗浚書丹。
鎮北臺是陝北地區現存長城遺址中最為宏大、最有氣勢的建築工程。1980年至1988年,國家文物局和陝西省文物局兩次撥專款25萬元加固維修臺基,復原部分城垛等。
嶺山寺塔 即延安寶塔,位於延安城東南嘉嶺山上,為八稜九層樓閣式結構,通高44米,底層邊每邊長4.6米。並闢有高2.35米南北塔門兩個。塔門上方均用磚砌出斗栱、出簷。南塔門上書高超碧落,北塔門上寫俯視紅塵。塔簷的作法是兩層以上用一層磚作出菱角牙子,然後再用十一層磚疊澀出簷。塔身從第四層起向內收分較大。塔頂以二十一層磚疊澀收分,呈八角覆鬥狀。北面塔門內闢有磚砌樓梯道,採用壁內折上式結構通至二層。二層以上為空心式,每層的木樓梯可達塔頂。塔身四層和九層的正南、北、西、東四面各闢一券門洞,二層至八層則是在塔身的正西、或者正東、或者正南,或者在正北各闢一券門洞。
據清代嘉慶本《延安府志》卷八記載:“膚施(即今延安市)縣城東南一百八十夢有嘉嶺山,……山頂古塔九級,唐建。”“金世宗大定九年(1169)”、“明神萬曆三十六年(1608)”曾予以維修。據嶺山寺塔的建築造型和塔簷作法,應是明萬曆三十六年(1608)所建。
1959年,延安市政府撥款對塔頂、簷維修加固,安裝了樓梯和避雷針。1984年,國家文物局撥款24萬元加固塔基和設定地面排水設施。
福昌寺千佛鐵塔 位於咸陽市秦都區北杜鎮,為八角形九層樓閣式鐵、磚結構,通高21.5米,基座每邊長2.38米,每角用磚砌出半圓形柱,柱額上有一斗三升磚用斗栱一朵,每面有磚雕裝飾。塔座南北各有一寬0.8、高1.6米券門,內有磚臺階可登塔。在塔座正南面券門上有鐵製匾額,上鑄“千佛塔”三個大字,在匾的右上方鑄“南書房太監杜茂”,下款為“大明萬曆三十八年歲次庚戍吉日立”。
塔身外面為鐵鑄,內用青磚砌築。在塔身第一層的正南、北、東、西各有一券門,東南、東北、西南、西北面各鑄有天王站像一尊。塔簷下鑄有平枋、斗栱、蔓草圖案等。正南北券門有磚臺階可盤旋登臨第二層。第二層塔身正東、西各有一券門,其它各面鑄浮雕小鐵佛。第三層塔身的正南,北、東、西各有一券門,其它各面均為鑄雕小鐵佛。第五、七、八層塔身在正南、北闢有券門,其它各面均為浮雕小鐵佛。各層塔簷下均飾仿木結構的斗栱,昂等。塔剎為寶瓶形,因清代嘉慶二十五年(1820)地震而向南傾斜。在千佛鐵塔塔身第一層正西券門門額上鑄有:“萬曆三十六年造”橫排銘文。
福昌寺創建於金代大定年間(1161—1173),明代萬曆年間,南書房太監杜茂出資修建千佛鐵塔和寺院建築。福昌寺的大殿1962年拆毀,殿內明代鑄造的一尊高2.2米的銅佛像,現藏咸陽博物館。1988年,陝西省文物局撥款5萬元對塔進行維修保護。
小皮院清真寺 位於西安市小皮院內,建立年代無考。據寺內碑記,寺在元皇慶年間(1312—1313)已存在,明洪武八年(1375)曾敕賜寺匾,萬曆四十二年(1614)重修。
寺為四進院落,門面闊三間,單簷歇山頂。入門為一進院落,東有磚砌大照壁,南側為義學堂。院內二門,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二進院落中南北各有廂房,西面隔牆建有三座門,中門面闊七間,單簷歇山頂,兩邊為單間小門。三進院落門後南北各有廂房三間,緊接此廂房南北各有歇山頂廳堂五間。院西正中有大月臺,臺前有三座石坊。臺西為禮拜大殿,分前後兩部分:前部面闊七間,進深四間帶前廊,單簷歇山頂;後窯殿面闊、進深各三間,三面圍廊,為四角重簷攢尖頂,前後相接,平面呈“凸”字形。大殿前部樑架為徹上明造,樑上用叉手、駝峰;外簷斗栱為五踩雙下昂,明間平身科用兩拈,出45°斜栱。後窯殿內安天花板,中為鬥八藻井,屋面覆孔雀藍琉璃瓦。在大殿兩側,有磚砌圓洞門通往後院、阿訇墓地。
岱祠岑樓 位於大荔縣朝邑鄉大寨子村東的東嶽廟內。《朝邑縣誌》載:樓“唐貞觀元年(627)建,宋政和八年(1118)敕賜崇祐觀”,元、明、精三代都曾對其修補過。
岱祠岑樓建於2米多高的磚砌臺基上,高約20米,分上下兩層,內有階梯可以攀登,下層有檯面廣闊的戲臺。其建築形式為重簷三滴水,斗栱挑角,屋頂施琉璃瓦。
1963年,國家撥款對其進行了維修。1991年至1992年,陝西省文物局撥款20多萬元,加固維修岱祠岑樓。
澄城城隍廟神樓 亦名樂樓,位於澄城縣舊縣城的西門外,是一組保護完好的明代古建築。
神樓共三座,中間主樓高大,東西二樓如翼,佈局嚴整。主樓高17米,為重簷三滴水歇山式建築,屋面施綠琉璃瓦,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南北長11.4、東西寬12.3米,用32根柱子架樑疊木建成,其中有十根通柱。主樓分為上下兩層,一樓隔間牆東側有樓梯,樓上建有迴廊。主樓樓頂內部為八卦藻井,飾火焰寶珠圖案。主樓每層四個挑角掛有風鈴。主樓東西兩側各有一座十字歇山頂重簷方形樓,各用14根柱子架樑疊木建成。這兩座側樓的南北長均為6.5、東西寬6.34米,頂施綠琉璃瓦。
神樓基座為青磚砌築,長方形,在基座南面正中,有石砌臺階四十級。臺級上正中,有清代增修青磚砌築門樓一個。
1980年至1985年,陝西省文物局撥專款12萬元,對該樓的樑架進行矯正,更換部分杊檁,翻修了三座樓的屋面,重新彩繪。
興平文廟大成殿 位於興平縣城內東街,始建於明代,為歇山頂,面闊五間,斗栱用材碩大,簷柱有明顯的側腳和生起。殿前有明代鐵焚紙樓一座、北魏石獅一尊,隋代賀若誼碑一通、宋徽宗御製大觀聖作之碑一通。殿內藏有唐代白玉塔頂盤(原興平縣南塔遺物)一個,直徑1.5米,另有明代巨型造像2尊。
大成殿1964年進行過維修,1990年省文物局再次撥款全面維修。
耀縣文廟 位於縣城北街,明代建築。
文廟現存建築有欞星門和大成殿,欞星門為三間三樓木牌樓形式,儲存較完整。大成殿面闊七間,進深四間,單簷歇山頂,簷柱明間兩柱細小,次間兩柱粗大,有顯著側腳、卷殺。構架為前後乳栿對六簷栿用四柱,但在乳栿上不用搭牽,而用駝峰、託腳阿檁,外簷斗栱五鋪作雙下昂,昂嘴扁平。此外,該殿還用大內額,跨度達10米多,因撓度過大,在明間縫位又加兩根小柱支撐,平梁上用叉手、蜀柱,各層樑上用駝峰,屋面舉折也較為平緩。殿前月臺近於方形,圍以壓欄石。
1984年陝西省文物局撥20多萬元專款,翻修了大成殿,1989年至1990年再次撥款,進行油漆彩繪。
樓觀臺 又名宗聖觀,在周至縣東南15公里樓觀鎮終南山北麓。傳說周代大夫函谷關令尹喜在此結草為樓,以觀天體,因曰草觀樓。老子在此著有《道德經》五千言,並在樓南高崗築臺授經,又名說經臺或授經臺。相傳周穆王曾遊此,建造宮室,名樓觀臺。秦始皇修廟於樓南,漢武帝建富於樓北。晉惠帝時植樹10萬餘株,遷民300餘戶來此。隋文帝初年又分大修葺,唐玄宗以夜夢老子為名,改宗聖宮為宗聖觀,從此樓觀臺成為道教聖地。以後,宋、元、明、清各代都有過維修。
樓觀臺南是亭亭竹林,東邊是參天古木。山門左右有碑廳,其中以唐代書法家歐陽詢隸書碑刻《大唐宗聖觀記》最為珍貴。碑廳前有六角亭兩座,兩亭之間原有一水池,左邊亭內豎立著元代書法家趙孟頫隸書“上善池”碑石一通。山門以上是一條較廣的石條臺階,幾經轉折到達臺頂。路右邊的斷崖上,嵌鑲歷代名人詩詞石碣。臺頂上為老子祠,據碑文載,系唐代建立,明代重修。祠門朝南,門內兩旁分立《道德經》石碑四通。院內有正殿、配殿、左右廳房、齋舍等建築。院中央有一座面闊三間的歇山頂正殿,出簷斗栱,東西兩邊磚砌的牆頭上,雕刻著精細的斗栱紋飾。
1980年至1983年,陝西省文物局撥款30多萬元,維修碑廳、靈官殿,並遷建了藏經殿等。
白雲觀 在佳縣城南5公里的白雲山上,東距黃河約1公里,始建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清雍正二年(1724)重修並擴建。
白雲觀由山下起經600餘級石階,直達山頂,依地勢高低,建廟修祠。從下向上有由正殿、兩廊、觀音樓等組成的五龍宮。宮北為第一、二、三天門,兩旁砌以石欄杆,上雕青龍、白虎、朱雀等。再上即為真武殿,是該廟主要建築。殿面闊五間,出簷挑角,九脊十獸,頂覆琉璃瓦,前施大卷棚,前、後均有廊舍、配殿,佈局嚴謹。殿前左右,分建鍾、鼓樓,有“白雲晨鐘”之譽。
真武殿周圍,各類建築星羅棋佈,疏密得體。閣有藏經、瑞芝、超然;樓有七聖、玉皇、文昌;廟有東嶽、關帝、三靈;祠有二斗;殿有三清、三官;洞有白雲、真人,皆形制各異,各具特色而又渾然一體。還有樓亭七座,戲樓一座,木牌樓四座,鐵、木、石旗杆各一對,明萬曆年鑄銅鐘一口,重1萬餘斤,清順治鑄銅鐘一口,700餘斤。鐵石獅子七對,戲臺兩座,石窯洞317孔,房屋46間,松、柏、梨等樹木六千餘株。
廟內有敘述道教、佛教經變故事和山水人物等壁畫1590幅,內容豐富,色彩鮮麗。碑石108通,匾額50餘塊。明萬曆十六年(1588)神宗皇帝給白雲山廟頒發“聖旨”一道,並贈送《道經》一部5千餘卷,均儲存完好。
白雲山廟是陝北最為壯麗的一組古建築群。1985年至1986年,陝西省文物局撥款,增修了超然亭和山門等。
定邊鼓樓 位於定邊縣城中心,明萬曆年間(1573—1619)建,後多次修葺。
鼓樓建於大青磚砌成中闢十字券洞的臺座上,與街道相通。樓為方形二層,三滴水,重簷十字歇山頂,面闊僅一間,結構如方亭,上柱較下柱收進一柱徑,落在柱腳枋上。底層和二層均作週迴廊,廊間下層大,上層簷柱收進近半間,層高降低,整體收分顯著,斗栱為簡單的“鬥口跳”。
1983年至1984年,陝西省文物局撥專款10萬元,加固了臺座,翻修更換屋面的琉璃瓦,並拆除架設在臺座上的高壓變壓器、電線等。
千佛琉璃塔 原位於延安市甘谷驛鎮唐家坪村半山坡,明崇禎二年(1629)建,1985年遷至清涼山仙石洞西側。塔為八角形七層,通高6.25米。塔剎原為圓形銅質,後被盜。塔身第一層每面飾以一佛二天王,並密佈間以小佛像四十一個;第二層每面飾以一佛二菩薩二飛天,間以56尊小佛像;第三層每面飾以形態各異的天龍,其中一面為二龍盤旋,間以32尊小佛像;第四層每面則飾以鳳凰、朱雀、麒麟、瑞鹿、天馬等象徵吉祥如意的靈物,四周間以11或15尊小佛像,下為海水;第五層每面下部中間有一結跏趺坐蓮花座坐佛,下為海水,佛的頭頂和兩側有5排46尊小佛像;第六層每面上部中間有黃琉璃坐佛,下部和左右兩側有5排39尊小佛像;第七層每面的中間上部有一黃琉璃坐佛,下部和左右兩側有5排29尊小佛像。
塔通體以孔雀蘭琉璃為主,間以黑、黃、褐、赭、綠等色,為仿木樓閣式實心結構。塔內用土坯砌築,為了使壬坯與琉璃構件連為一體,在每層每角內間以柏木樁加固。塔體每層均有隱柱、闌額。塔每層均裝飾出簷,簷角起翹,簷下有五鋪作斗栱,簷脊上飾以牡丹、忍冬、如意雲紋等,簷脊兩端飾有鴟吻與蛟龍。
真武廟 位於米脂縣城北的盤龍山(原名馬鞍山)。明嘉靖年間,曾依山勢建真武祖師廟。崇禎十六年(1643),李自成於西安建立“大順”政權後,派其侄李過回米脂修建行宮和祖墓。因此山氣勢雄偉,便將真武祖師廟擴建成行宮,山亦改名盤龍山,故有李自成行宮之稱。
廟依山踞險,以前後二層90級石階將樂樓、梅花亭、高約17米的捧聖樓、二天門及凌空而立的玉皇閣聯結托起,蜿蜒有序地直上山顛,最後在一塊空闊地上建成巍峨富麗的啟祥殿、兆慶宮。
啟祥殿西廊,陳列著記敘真武祖師廟修建歷史的碑石數通。
金龜寺塔 位於禮泉縣底照吳村小學內,建於清康熙年間(1662—1722),十層,八稜形,通高約30米。塔身底層每邊長3485米,壁厚3米,每面有長寬各0.57米的青石一塊,上有浮雕仙人一尊,八個仙人之上有同樣大小的青石石刻一塊,按方位為乾、坤、巽、震、坎、離、艮、兌。塔門面南,寬0.78米,門楣上有石刻“金魚寺”三個字。塔為仿木樓閣式結構,每層疊澀出簷,簷下為單杪三跳斗栱,每面各角均有轉角鬥栱一朵。塔身第二層四面各有券門洞一個,上有青石浮雕佛像,東南、西北、東北、西南各面塔簷下亦有青石浮雕佛像;第三層四面為假券門洞,內鑲青石浮雕佛像,東南、東北、西南、西北面各有一券洞門;第四層、五層依次相間;第六層的正東、西為一券門洞,其它各面均有假券門洞,內鑲青石浮雕佛造像;第七層與五層相同;第八層,每面用磚作出八卦符號,以示方位。第九、十層每面均為青石浮雕佛像。塔剎為銅質。每個塔簷角原有風鈴一個。塔內呈圓柱形,原有木質樓梯可盤旋而上六層,後毀於清末同治年間的戰亂。
塔門前豎有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補修金龜寺碑》一通。
關中書院 位於西安市南門內東側的書院門街,現為陝西省師範學校所在地,始建於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萬曆四十年(1612)又增建“斯道中天閣”,清康熙三年(1664)巴曾擴建。
書院現基本保持原貌,主建築為面闊五間的“允執堂”,由兩座硬山和一座歇山頂建築勾連搭而成,後簷加歇山抱廈,平面呈“凸”字形。院內還有“精一堂”,面闊五間,其左右為脅堂及兩廡各五間,東西列號房各50間,南面有牌坊一座,題額“關中書院”。書院建築大都為硬山頂。
1991年改建書院門為古文化街時對大門進行了擴建。
洋縣文廟 位於縣城西北角。據《洋縣縣誌》載:“文廟前卑隘,康熙四年(1665)知縣柯棟改建,擴大成殿為五間。”
文廟現僅存大成殿和欞星門。大成殿為單簷歇山頂式建築,前簷三間,通面闊15.9米,次間面闊大於當心間,後簷五間,闊亦為15.9米。通進深為七架樑,9.3米。外簷鬥木共為五踩雙昂重栱,平身科分別施二或三攢斗栱,鬥口寬8.5釐米。簷柱間不施平板枋,斗栱直接放置在闌額上。殿身內後金柱,升高直抵五架樑下。
欞星門面闊三間,進深三架樑。
赤水橋上橋 位於華縣赤水河上,下橋建於清康熙六年(1667),後因河床淤高,橋眼堵塞,遂於道光十二年(1832)在原橋之上疊建了一座九孔栱形石橋,形成橋上橋的奇觀。
上橋東西向,橋面寬5、長70米。橋身正南面。在第二孔至第八孔橋栱的上方正中部位,各有一石刻龍頭,口含寶珠。在橋身正北面的橋栱上,現僅存三條龍尾。整個橋身全部用花崗岩石條砌築。下橋是一座七孔栱形 石橋,橋孔兩栱之間用石條砌成三角形栱牛,以利分洪,減少洪水對橋身的衝擊力量。
戶縣文廟 位於戶縣縣城內,明洪武初建縣署西,永樂十二年(1414)重建,後又經多次修繕,現存建築為清康熙十七年(1678)重修。
文廟現存戟門、大成殿、明倫堂及尊經閣等。戟門面闊五間,進深二間,“分心槽”,懸山頂。其後為大成殿及東西廡。大成殿面闊七間,進深四間,“雙槽”,單簷歇山頂,外簷鬥木共為三踩單下昂。再後為明倫堂及東西廂。明倫堂面闊五間,進深二間,硬山頂,外簷斗栱為五踩雙下昂。最後是尊經閣與啟聖祠合二為一的二層建築。尊經閣在啟聖祠上層,為硬山頂。
凱歌樓 又名神木鐘樓,位於神木縣城中心,始建於明隆慶元年(1567),清同治七年(1868)重修。凱歌樓座落在南北長20.65、東西寬20.09米的臺基上,夯土築成,外包青磚,中有十字券洞,內有階梯可至臺上。樓室通高10.55米,面闊三間,12米,進深二間,10.5米。其建築為雙層重簷,挑角歇山頂,通體木結構。底層簷柱不施斗栱,為柱樑作;二層高降低,上簷施七踩斗栱,柱頭科和平身科相同。明間平身科用兩攢,次間一攢,攢檔疏朗,歇山收山較大。
原樓還設三官小殿,供奉天、地、水三神,兩側另有東、西小配房八間。
1986年和1988年,陝西省文物局曾兩次撥款維修凱歌樓。
毓秀樓 又名涺居水橋。位於韓城市舊城南端涺居水河上,始建於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由邑人劉蔭樞(曾任雲貴巡撫)捐款修建,歷時五年竣工。清乾隆十六年(1751)進行了維修,定名為集勝橋。清道光二年(1822)、宣統二年(1901)曾兩次修葺。
毓秀橋為栱形花崗岩石條砌築而成,共有十孔,橋身全長180、寬4.5米。石栱橋兩個栱孔之間各有三角形的石栱牛,以分水流,橋腿的兩側面亦用石頭砌出凸形乳釘以減緩水流對橋腿的衝擊力量。石栱橋面的兩邊各有99個,頂端雕刻有瓜、果裝飾的石望柱中間以石板作欄板。每個栱形橋孔兩側的上端正中有一石雕龍頭。橋兩端有守護橋的橋神石雕座像各二,南端有一座三開間、歇山頂的木牌樓,北端有石牌樓一座,“文革”中被拆毀。此橋儲存完好,是我省目前為數不多的石栱橋之一。
西安城隍廟 位於西安城內大學習巷的東側,明太祖洪武二十年(1387)創建於東城門內的曜街,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八年(1403)遷今址。清代順治年間對廟宇增補擴建,雍正元年(1723)廟毀於火,同年,川陝總督年羹堯移用明代秦王府的磚瓦木材,擴充修建。以後,清乾隆、嘉慶、道光年間都進行維修。光緒十三年(1887)二月,因商民不慎,城隍廟失火,焚燬了樂舞樓、二門和鐘樓,同年重建。
西安城隍廟的建築規模範圍很大,分為廟院與道院兩大部分。廟院在正中,道院主要分佈在東西兩側。廟門向南臨街,原建有三開間木牌坊一座,前踞鐵獅子一對。“文革”中,木牌坊拆毀。廟院內主體建築是戲樓和大殿。大殿面闊七間,是仿明代歇山式宮殿建築,前簷格扇門窗的浮雕圖案精巧,兩旁四間,雕刻金鎖套梅,正中一間,雕刻蒼龍教子圖案。殿內的大石供桌,是由秦王府移來之物。大殿兩廊原彩繪有“地獄輪迴圖”和泥塑,“文革”中毀。廟院的中央偏南是一座重簷歇山式建築與一座捲棚式建築組成面闊三間的戲樓,臺口向北,面對大殿。再向北又有一座木牌坊,與廟門前的木牌坊相對,木雕圖案精美。牌坊前有銅獅一對,上鑄“明嘉靖三十八年十月吉日秦府內典”字樣。銅獅今已移至西安碑林博物館大門口兩側。木牌坊後有鐵獅一對,為明代神宗十三(1585)八月鑄造,各重2500公斤,亦為明代秦王府的故物。
城隍廟內的東西道院,以前是道士們居住的地方,原有4宮,後漸增至22宮,廟內的大部分道宮現業已逐步改為市場。
西安城隍廟現存二門、戲樓、二道牌坊、大殿和東西廂房等建築。1981年至1985年,省文物局撥出12萬元專款,維修彩繪了木牌樓、大殿、戲樓。
午子觀 位於西鄉縣城東南30公里的午子山上,據《西鄉縣誌》載,是漢高祖劉邦的寵妃戚姬進香拜輪之處。山上現存的碑碣記載:南宋高宗紹興五年(1135)重建“詡聖保真君殿”(即上觀正殿)、藥王殿、娘娘媛閣、福壽殿;明孝宗弘治十年(1497)重修下觀,並由下觀到上觀,沿途小道上鋪砌石階;武宗正德二年(1507)重建中觀七年(1512),增建上觀、寢宮、雷祖殿、元帝殿、後寨門和鐵城,並增修五百靈官廟42所,另於彎道拐角處建小廟72所午子觀現存建築為清雍正十一年至乾隆十年(1733—1745)翻修;光緒元年(1875),重修了娘娘媛閣。
午子觀現存上觀、中觀、下觀各一處,殿宇屋舍六十一間,總建築面積1854.49平方米。觀內儲存有明代鑄造的坐式銅佛像兩尊,明嘉靖鐵鑄立式佛像一尊,清乾隆五十年(1785)鑄大鐵鐘一口以及殿內的多幅壁畫等文物。
西安鐘樓 位於西安城內東、西、南、北大街的交匯處,建於明代洪武十七年(1384),原建地址在今廣濟街迎祥觀,明神宗萬曆十年(1582)西安城擴建,陝西巡撫龔懋賢,命咸寧、長安二縣令將其遷建於現址。遷建時“樓惟築基外,一無改創”。以後清代乾隆朝(1740)重修時,仍按照明朝初年的原結構修建。鐘樓的命名,因上面懸掛有一口大鐘,每天清晨擊鐘報時,故稱鐘樓。
鐘樓是一座重簷三滴水四角攢尖頂木結構建築,面積 1377.64平方米。建築基座四面各寬35.5,高8.6米,用青磚、白灰砌築成正方形,下面有十字形券洞和四條大街相互穿通。門洞的高寬度約6米。基座上面有四面空透的圓柱迴廊和迭起的飛簷組成的木構樓閣,高27米。鐘樓從地平至金頂通高36米。
鐘樓有兩層,由磚臺階踏步上到磚基座的大平臺而進入第一層大廳,大廳四面有門,周為平臺,頂有方格彩畫藻井。由第一層大廳內東南角的扶梯,可盤旋登上四面有木格扇門和直通外面迴廊的二層大廳。
鐘樓在民國時期,曾駐紮軍隊,樓下的四個門洞也被封閉起來作為臨時監獄。鎏金寶頂的銅葉被人揭去盜賣,使鐘樓建築損壞嚴重,殘破不堪。
1953年至1958年,國家對鐘樓進行了大規模的全面維修,加固了樓的臺基座,拆換了樓梯、地板和部分柱子,增添了欄杆,翻修了全部門窗。樓的內外進行粉刷油漆,並按照原樣裝置了鎏金頂和增加了避雷設施。1980年至1985年,省文物局又撥出40多萬元專款對鐘樓的基座進行了加固,更換了全部屋面綠色琉璃瓦、糟朽木柱並重新油漆。
玉泉院 位於西嶽華山山麓峪口,北距華陰縣城3.5公里,創建於北宋皇祜年間(1049—1054),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重修。
玉泉院為一組二進院落的建築,兩側向北以長廊圍成方形大院,正北開一院門,院西因山泉引入,聚水成池,池心置石舫,連廊接含清殿、無憂亭,是座具有傳統風格的道觀園林。
玉泉院本系道王賈得升為其師父陳摶修建的祠堂,內有獻殿、上殿、無憂亭、山蓀亭、納涼亭、通天亭、含清殿、石舫、希夷洞、長廊等。其門楣上懸有郭沫若題“玉泉院”匾額,大殿裡還有清光緒皇帝書寫“古松萬年”、慈禧太后題的“道崇清妙”匾額。
1982年至1984年,陝西省文物局曾撥款對玉泉院的圍牆、山門、獻殿、上殿、廂房、東西長廓等進行了維修和擴建。
城固鐘樓 位於城固縣城內十字街中心,清代建築。鐘樓高三層,下有臺座,通高約20米,內有陡梯直通頂層。臺座為磚砌,平面方形,邊長7.5、高6米,下有十字券洞,可穿行。
樓為木結構,平面方形,底層每面三間四柱,通面闊5.50米;二層平面亦為方形,每面僅一間,外周繞回廊,通面闊為4.20米;三層平面為六邊形,每邊長1.45米。屋頂為六角攢尖盔頂,寶頂為鑄鐵寶珠。各層均施腰簷,老角梁下有風鐸。
一、二層外簷斗栱作五踩雙翹,單栱計心造,當心間平身科出斜栱做成如意斗栱。三層外簷斗栱作三踩單翹。外簷斗栱佈置疏朗,升斗作法正規,底部無
,出翹卷殺弧度較長。平板枋和闌額的斷面窄扁。
蒼頡廟 位於白水縣史官鄉,始建年代已不可考,據廟碑記載,東漢延熹五年(162)即具規模,以後宋、明、清等朝都曾修葺。
蒼頡廟為祀祠建築,座北向南,門前有磚砌照壁一通。廟門為過街樓式,五間三券洞,現僅存磚券臺座,門樓已毀。緊貼門廟東西各有戲樓一座,均為硬山頂。戲樓東西現有磚窯供廟人員居住。廟門北為前殿,面闊五間,進深一間,無門窗。殿後又有一院落,左、右為鍾、鼓樓,向北為中殿,面闊為五間,進深三間,殿前有“報廳”及東西廂。,再北為寢殿,殿階較高,面闊五間,帶前廊,兩梢間為穿堂。前簷柱為石柱,“側腳”、“生起”明顯。斗栱用材不大,形制古樸。經穿堂通至後院,緊鄰後殿為蒼頡墓,周圍築以八角牆垣。廟內儲存歷代碑刻數十通,原廟內漢刻蒼頡廟碑已移入西安碑林收藏。
留侯祠 俗稱“張良廟”,位於留壩縣城北約15公里的秦嶺太白山南坡紫柏山麓,始建於東漢,隋、唐、宋、明、清均曾重修、擴建,現存廟宇是清代建築。
留侯祠共有6個院落,150餘間房舍。祠門北向,前有照壁。門為磚砌三間三樓牌坊,高約19米,中闢券門。入門有跨水木橋,名“進覆橋”,橋廊為四檁捲棚,長8.6米,寬3.65米。
橋頭為大山門,名“保安觀”,面闊三間,硬山頂。入門為一道觀大院,東西有六角攢尖頂鍾、鼓樓,正殿為“三清殿”,面闊三間,歇山頂,帶前廊,其左右朵殿均為三間硬山頂。大院東廂有“東華殿”居中,南北兩側為“雲水堂”和“十方堂”,均為三間硬山頂;西廂為三間硬山頂;乙山門居中,南北為“娘娘殿”和“觀音殿”各一間,均為硬山頂。三清殿院中有八角盔頂的“靈宮殿”。
入乙山門即為座西向東成二進院落的留侯祠院,前為拜殿及南北寮房,後為大殿及南北客堂。拜殿三間硬山頂,大殿三間歇山頂。大殿北側有北花園,西面山坡上“上官廳”,三間硬山頂;東面有“下官廳”,三間懸山頂。上官廳南側坡上有一六角盔頂“拜石亭”,由此向西北又有方形歇山頂“回雲亭”。
祠院南側又有偏院,西為“方丈院”,東為“呂祖殿”,“倉神殿”及齋堂。穿過方丈院,有南花園,園中有池,中心是一六角攢尖頂小亭。花園東、南兩面廊舍與西面二層五間的“五雲樓”圍成院落。
由北花園過回雲亭上山,經曲徑盤道六層至“草亭”,再上十六層至“授書樓”,樓取黃石公向張良授書之意。樓為重簷方形歇山頂。留侯祠建築,一式青磚、灰小瓦,小式大木結構,規模大小不一,大者三間,小者一間,硬山頂居多,歇山收山較大,幾近於一間,形制簡樸。屋頂為鏤空花脊、柱間木雕花板、簷彩畫,表現出陝南地方風格和道教建築特色。
船幫會館 又名“明王宮”,俗稱“花廟”。位於丹鳳縣城西南隅丹江北岸。船幫會館是船伕和搬運工集資修建。現存建築戲樓,始建於清嘉慶二十年(1815),大殿建於咸豐九年(1859)。戲樓座北向南,面臨丹江,為青磚砌築的三間五樓式牌坊門,門額上豎刻“明王宮”。船伕們供奉明王,以祈求行船平安。戲樓北為戲臺,臺口上橫額書“和聲鳴盛”和懸掛鬥匾“秦鏡樓”,兩側有樓,供戲班換裝用。戲臺頂為鬥八藻井,可產生共鳴效果。戲樓的牌樓門牆面、牆頭、簷口、屋頂和屏風山牆等,為青磚粉牆黛瓦,牆頭、屋頂用各色瓷片、玻琉鏡片鑲嵌成龍或其它圖案。戲樓長達36、進深11、臺口8米。在戲樓臺口上部的木雕十分精美,有山川河流、樓臺庭院、車馬船舶、花草樹林、鳥獸蟲魚和士農工商等。其中人物雕刻有樵夫負薪、耕夫趕牛、映雪讀書、赤壁夜遊,二龍戲珠、鳳凰展翅等內容。
60年代和1988年,陝西省文物局兩次撥款,對船幫會館戲樓、大殿進行了全面維修。
孟店民居 位於三原縣城西北5公里的孟店村,是清代道光年間孟店村的鉅商、官拜乾議大夫刑部員外郎江蘇司行走周梅村的私人宅第。初建於清代嘉慶年間,道光初年,宅院共17院,清末,回民起兵,在兵亂中燒燬了16院,現僅存一院。
孟店民居建築期東西寬13.8、南北進深71米,面積979.8平方米,由門楱、抱廳卷蓬、客廳、退廳、前廂房、後廂房、後樓等五栱二平四進院落組成,共有房舍35間。
門樓居中開闔,為五間二層樓房,門額上高懸“主政第”匾額。進門迎面立一垂蓮柱大屏風門,東西有偏門,西偏門旁有上馬石。屏風門兩邊南牆上有精美的磚雕“大禹放牧”、“鼠吃葡萄”等圖案;進入二門後為主要院落,兩側各為四開門、三架樑帶前廊的廂房,廂房門窗隔扇皆為硬木鏤花雕刻,裙板上分別雕有“耕、樵、漁、讀”、“長安八景”、“八蠻進寶”等五彩圖案。正面為三大間堂,五架樑帶後廊。接著就是五開間五架樑帶後郎的大廳。前堂和大廳的門窗隔扇上雕刻有“郭子儀拜壽”、“岳母刺字”“忠孝節義”故事木雕和象徵“福、祿、壽、喜、”的木雕圖案。院內側牆上的磚雕有“鷺鷥戲蓮”、“鳳凰戲牡丹”等。大廳廳柱上懸掛楹聯一幅:“燕翼貽謀堂上箕裘綿福廕,鳳毛濟美階前蘭桂發奇英”。五間大廳之後為宅主之居所,東西廂房各三間帶前廊,後樓房為五間二層樓房,三架樑帶前廊,進深5.9米,建在青石疊鋪的高臺基上。後樓房正中簷下,懸掛著宅主周梅村於道光十五年(1835)自題的“懷古月軒”木匾一塊。
孟店民居具有中軸貫通,左右對稱,廳堂並列,庭院深遂等傳統建築的特點,特別是磚雕、石雕和木雕藝術,表現出建築工匠的精湛技藝。
孟店民居在1951年“土改”時,整個建築被分給了11戶農民。1953年陝西省文管會派人購回,由三原縣代管,后辟為“階級教育展覽館”對外開放。1988年成立孟店民居文管所。1988年至1993年,陝西省文物局先後撥款,維修加固了前、後廂房、東西山牆、前堂、大廳、後樓以及排水、圍牆等。
蘄王廟 位於綏德縣城南5公里的一步巖,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為紀念南宋抗金名將韓世忠(封蘄王)而建。道光二十年(1844)增建石牌樓一座。
正殿1984年修建,是一孔高大、寬敞的石栱窯,中有韓世忠的坐像。正殿對面有樂樓一座,西側豎立著一座精緻的石碑樓,上端的橫額分上下兩段,上段書“宋韓蘄王故里”,下段書“中興佐命”,兩面相同。正面石柱上刻著一幅對聯:“恢復中原,志同諸葛;再扶宋室,功邁汾陽”。背面的對聯為“東南半壁仗孤撐,至今江水滔滔如聞鼙鼓;西北一天崇血食,撫此山川鬱郁隱護風雷”。
蘄王廟前還立有清代碑石4通,記載著韓世忠抗金衛國的英雄事蹟。
大興善寺 位於西安南郊的長安路西側。創建於晉武帝司馬炎泰始至泰康年間(265—289),原名“遵善寺”。隋文帝開皇年間(581—600),印度僧人那連提黎耶舍、闍翔那崛多和達摩笈多先後來長安傳授“密宗”,住在此寺內,翻譯佛教經典59部287卷。唐玄宗李隆基開元四年至八年(716—720),有號稱“開元三大士”的印度僧人善無畏、金剛智和不空和尚等先後來大興善寺傳授密宗。不空和尚在這裡曾譯出佛教密宗經典500餘部。因此,這裡便成為隋唐時代長安城翻譯佛經的三大譯場之一,史稱“招提之盛,甲於海內”,成為中國佛教密宗的發祥地。
大興善寺在唐武宗李炎會昌年間(841—846)滅佛時被拆毀。唐代以後,明代永樂年間(1403—1424),僧人云峰禪師重修殿堂和鐘樓;清代順治五年(1648),僧人麩齋修建了方丈,大雄等殿;康熙二十四年(1685)憨休和尚重修山門和大佛殿,三十年(1691),約參和尚募修了方丈殿、廊及鐘樓等。到了清代同治年間(1862—1874),因回民起義,大興善寺的建築多遭焚燬,僅倖存鍾、鼓樓和前門。
1956年8月,陝西省人民政府撥出專款,大規模整修復原。該寺現有山門、鐘樓、鼓樓、金剛殿、大雄殿、觀音殿、方丈殿和東西禪堂。寺內現存有宋代雕刻的檀香木千手千眼菩薩像以及清代康熙年間由西藏喇嘛向朝廷進貢的如來佛像等珍貴文物。
涇陽文廟 位於涇陽縣城內,其始建年代無考,明嘉靖年間原有建築毀於地震,知縣鍾岱重修。後在萬曆四年(1576)、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擴建。清同治元年(1862)再毀於回民軍,同治四年(1865)、光緒十一年(1885)兩次重修。此次重修時當地安吳堡周氏捐銀4萬兩,所成建築規模宏大,包括今涇陽縣文廟小學等均在其內。
文廟現存戟門至大成殿一進院落。包括大成殿、戟門、樂房、東西廡殿等。大成殿面闊七間,進深四間八架椽,帶前廊,歇山頂;前簷柱為方形石柱,樑架徹上明造,用駝峰、叉手、多雕飾;歇山轉角做法用順梁和扒梁;外簷斗栱出45°斜栱,昂嘴也做雕飾。戟門面闊三間,進深兩間,單簷歇山頂,細部做法大致與大成殿相同。
1988年至1990年陝西省文物局撥專款25萬元,加固維修大成殿、戟門東西廡殿。
鹿齡寺又名巴巴寺,伊斯蘭教寺院,位於西鄉縣城西1公里處,清康熙年間,光緒十一年(1885)重修。為紀念太師祁靜一而建,原由仙根寺、靜思寺、鹿齡寺三寺組成,現僅存鹿齡寺。
鹿齡寺 南為一磚砌照壁,磚雕斗栱,後是四柱三樓木牌坊,正門後有月臺抱廈和禮拜殿。抱廈房各一間,單簷捲棚頂,與殿毗鄰。禮拜殿座落在寬大的臺基上,平面方形,面闊與進深均為三間,重簷盔頂,外簷為七踩鬥木共,疏密有致。各層栱翹作直角卷殺並斜向出跳。額枋多為鏤空雕飾。
鹿齡寺是陝南地區現存最大的一座伊斯蘭教清真寺。
周公廟 位於岐山縣城西北7.5公里的鳳凰山南麓,即《詩經》記載的“鳳凰明矣,於彼高崗”處,唐武德元年(618)為紀念西周政治家周公姬旦修建。經宋、元、明、清歷代修葺擴建,形成了以週三公(即周公、召公、太公)獻、寢殿為主體,姜嫄、后稷殿為輔,亭、臺、樓閣點綴輝映的古建築群,現存古建築多數為清代中、晚期所建。
周公周的獻殿和寢殿,均面闊五間,五架樑,硬山屋頂,屋脊飾獸、蓮花等。召公殿、太公殿、后稷殿和姜嫄殿均為面闊三間、硬山屋頂建築。樂樓面闊三間,二層,硬山屋頂。周公獻殿前的亭子為四角攢尖頂,重簷。潤德泉四周有石圍欄,石柱和石欄板上分別刻有獸和花卉圖案。1937年,程潛在周公廟東北隅建有別墅一座。
周公廟院內現存唐、宋以來歷代碑刻30餘通,其中以唐大中二年(848)敕賜潤德答詔和鳳翔節度使崔琪奏狀、謝表刻石以及韓愈、蘇軾題詞為最佳。
周公廟曾被陝西省檔案館佔用,1985年至1993年,陝西省文物先後撥出60多萬元的專款,加固維修了周公獻殿、寢殿、召公殿、后稷殿、姜嫄殿及樂樓等。
諸葛亮廟 位於岐山縣城南約20公里的五丈原臺峁上,太白山北側,座南向北。《岐山縣誌》載,始建於元初,明、清兩朝屢有增修。
諸葛亮廟規模不大,現存建築多為清代所建、有廟門、配房、兩廂、獻殿、鐘樓、鼓樓、正殿、左右朵殿各一間。廟的突出建築為院中的“八卦亭”,八角形攢尖頂。各殿柱額上均有牌匾楹聯,建築受勉縣武候祠形制的影響。
1983年至1987年,陝西省文物局撥款30多萬元對諸葛亮廟進行維修,修復了“棋亭”、“琴亭”等建築。
豐圖義倉 位於大荔縣城東17公里的朝邑鄉南寨子,是清末修建的一座儲備糧食的民辦倉庫。
義倉修建在地勢較高、向陽乾燥處,座北向南,呈長方形,東西長133、南北寬83,高約8米,全部用大青磚環砌城垣。垣內四周列倉廒58洞,存取糧食,互不擾累。南壁洞開東西二門,中部照壁牆上鑲著青石匾額,上刻“豐圖義倉”四個楷書大字。倉頂以青磚鋪面,平緩微有坡度,排水流暢,沿邊砌以欄牆,西南有坡道登臨,曬糧轉運極為方便。倉外還修築有城牆、壕溝、固若金湯。光緒三年(1877)關中大旱,清戶部尚書朝邑人閻敬銘倡議修建義倉。於清光緒八年(1882)動工,十一年(1885)竣工,費白銀三萬餘兩。慈禧太后硃批為“天下第一倉”,與蘇州的豐備義倉並重一時,馳名全國。朝邑人民為紀念修倉的閻敬銘,在義倉西鄰建“閻公祠”。
豐圖義倉至今仍作為糧倉使用。
騾幫會館 位於山陽縣漫川關鎮的中街,座北向南,始建於清光緒九年(1883),至清光緒十三年(1887)始竣工,歷時5年,由陝西、山西和河南的騾幫共同出資修建。
會館由兩部分組成,東為關帝廟,西為馬王廟,合稱騾幫會館。現存大殿、獻殿、廂房、戲樓、佔地面積3330平方米。
關帝廟大殿、獻殿與廂房組成四合院,中為天井,院中四面臺階均用大青石條磨光對縫砌築,天井中用石子拼砌團花圖案。大殿與獻殿面闊三間,11米,廊深2.75米。柱高10,直徑0.35米。屋頂結構為十一架樑,屋面為五脊硬山,馬頭牆。殿前橫額枋深雕蔓草變形雙鳳朝陽紋,橫額枋與平板橋之間飾萬字花格,柱頭飾花平子。屋內梁與駝峰、柱頭均浮雕花卉、瑞獸、戲劇人物故事。大殿前裝石門坎並淺雕花紋飾,門窗隔扇均通飾各種花格,更顯得富麗堂皇。
馬王廟建築式樣同關帝廟,中有隔牆一道。
關帝廟戲樓通高11.79米,為九脊重簷歇山頂,面闊三間,13.1米,進深9米,臺口寬6.8米,兩次間各為3.15米。橫額枋雕三組人物故事,額枋上飾兩道花格,裝封面板,板左右雕萬字花紋,紋上飾暗八仙。柱與下翹簷結合部和三角裙板上浮雕兩個畫面,左為“牧童遙指杏花村”,右為“江楓漁火對愁眠”。按簷處飾簷軒。舞臺用厚0.30米木板鋪砌,藻井用旋式簷軒刻頂,中飾八卦太極圖。
馬王廟戲樓通高11.88米,單簷歇山頂,面闊三間,11.2米,進深9.64米,舞臺寬6.7米,兩次間各為2.2米,舞臺用0.30米大板鋪砌,藻井為八角形。
騾幫會北50米是北會館,南20米為武昌會館。
考院 在蒲城縣城東槐院巷,是清代晚期科舉考試的場所。
清代光緒十七年(1891),蒲城縣令張榮升為了方便本縣考生,建此考院,購王氏莊房兩院,街房一院,於光緒二十一年(1895)三月建造。工程花銀12200餘。
考脘廡北向南,佈局合理,結構嚴謹,幽雅大方,既保持了我國傳統的建築風格,又不同於一般的民居建築。門蹲石雕刻精美,門房簷下有鏤空雕飛龍、牡丹花等裝飾,大門外的“八”字形磚牆上,有磚雕“鳳凰展翅”、“金雞報曉”、“猿猴攀枝”和“老鼠拉葡萄”等;進入二門,迎面是一道可以啟閉的木板影壁,東西兩側上一字擺開的考試“號舍”,每側12間,共有24間;庭院後一圓門,兩側各有一隸書磚額,南書“騰蛟起鳳”,北書“紫電青霜”。圓門北面是考院的主體建築“論秀堂”,面闊五間,硬山式磚木建築;堂後有東西廂房各五間,內堂三間,西側有“浴室院”。
科舉制廢除後,考院改為蒲城縣高等小學,現為東槐院小學。
彬縣城隍廟 位於彬縣縣城東街,始建年代無考,明清時曾修建戲樓。
此廟座北面南,自南而北依次有廟門、神路、戲樓、鐘樓、鼓樓、東西廂、大殿、寢殿及兩側配殿。其戲樓與兩側建築的組合頗具特色。戲樓南為磚結桕券門,北為戲臺,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樓兩側對稱接建斜向的過街樓。樓上下二層,底層三間,明間為門道,兩次間為小房,樓上各為三間小房,直通戲臺。過街樓兩側又與鍾、鼓樓相連成一組建築。戲樓南面屋面為重簷歇山頂,北面為三重簷。鍾、鼓樓為四角攢尖頂。
七星廟 又稱吳天宮或無樑殿,在府谷縣孤山堡北門外約1公里,始建年代無從查考。七星廟有正殿、殿外券棚和前院廳殿等。正殿寬約10、進深約9米、高約13米,內部為八面形,層層合擾,由大而小,最後用一磚收頂。券棚寬約10,深約4、高約5米。正殿與券棚都開闢三個門洞。前院廳殿寬約8、高約7米,兩邊圓祠頂部中間四角向內收縮,也是一磚收頂。全廟建築,從外表看,與普通廟宇建築相同,但內部結構奇特,融合了西北少樓民族的營造風格,為研究我國民族建築不可多得的資料。
1983年,陝西省文物局撥款6萬元,加固維修吳天宮和廳殿等。
金臺觀 位於寶雞市區北部趵陵塬上,南距火車站0.5公里,始建於元末明初,為明代遼東道人張三丰修道處。《明史·方伎》記日:“太祖敬聞其名,洪武二十四年(1392)遣使覓之不得,後居寶雞之金臺觀”。
金臺觀建築總體佈局依山就勢,主要建築沿中軸線排列,左右對稱,現有玉皇閣、三清殿、八角亭、三豐洞等。
玉皇閣為二層樓閣,單簷歇山頂,面闊三間,進深五架樑,四周圍廊,底層外簷斗栱為三踩出單昂,二層外簷施三彩如意斗栱,出昂瘦削尖曲。整體結構採用通柱做法,二層施腰簷平座。
三清殿,單簷歇山頂,面闊三間,進深五架椽,外簷斗栱為三踩出單昂。
三豐洞為黃土窯洞式的寢祠,採用發券起箍的做法,洞內有供臺、塑像等。洞前建有木結構半歇山頂披簷。洞兩側還飛天、姜嫄、藥王諸洞祠。
建國後人民政府曾多次撥款維修金臺觀古建築,後又將此建為寶雞市博物館。
重陽宮 位於戶縣城西10公里祖庵鎮北,是元代全真教的著名聖地,全真教祖師王重陽修道之地。
全真教祖師王哲,號重陽,今咸陽大魏村人,金大定十年(1170)庚寅卒於開封,大定二十年馬丹陽等將其葬於祖庵,並於宮內修建大廳,親書“祖庭心死”,從此各方門徒稱之為“祖庵”。金章宗承安四年(1199)改稱靈虛觀。元太宗十年(1238),賜王哲為重陽真人,改靈虛觀為重陽宮,後又加封為重陽萬壽宮,並增建殿閣樓臺,明清兩代多次修葺。
重陽宮在元代最盛,為全國72路教徒的總集合點,當時有道士近萬人,內有成道宮、重陽宮、玉皇宮、北極宮等,殿堂約5048間,範圍東至東甘河,西達西甘河,南抵終南,北近渭河,並擁有大批佃農及朝廷派來保護宮殿的3500名兵丁。
1949年後,重陽宮僅存老君殿、靈官殿、祖師殿。“文化大革命”中,老君殿又被拆除。
現在的重陽宮,又稱“祖庵碑林”。是1959年至1963年戶縣文物工作者在原重陽宮範圍內的北極宮遺址上將散落的碑石集中於此而成。1979年成立祖庵碑林文管所。從1982年至1990年,文物部門先後徵地13畝,投資100多萬元,修建了碑廊。1983年翻修了“靈官殿”,增建了偏門,1986年新建仿清牌樓式山門,1990年戶縣人民政府和臺胞黃勝德共同投資20萬元,在碑林廳北修建了一座琉璃塔。
碑林主要儲存有30餘方漢、蒙文元、明以來碑刻,1962年集中移至玉皇殿舊址,1973年建房11間妥為保管。其中“大元敕藏御服之碑”和“皇元孫真人道行碑”最為珍貴,前者為趙孟頫年青時所書,後者為趙晚年時書,繫有“小趙”、“大趙”之稱。
王重陽墓在北極宮西北約80米處,即原祖師殿舊址,“文化大革命”中被挖。
古漢臺位於漢中市博物館內,相傳這裡曾是漢高祖劉邦為漢王時的宮殿遺址,宋以後,為漢中府署官員的遊樂場所,並增建亭臺樓榭“天漢樓”(今望江樓)等,明時建“桂蔭堂”,即今後院中庭,明弘治中,知府周東在前院開“鏡吾池”,建“洗心亭”,清於東北角建“清暉亭”,清末民國初年建“東華廳”,民國十五年(1926),阮貞豫又建“竹林閣”,並置碑嵌於內。
漢臺高8米,面積7000多平方米,周圍臺垣高聳,砌以磚石,上有女牆,氣勢宏偉。臺上現存望江樓及石鼓、銅鐘等文物古蹟。今望江樓為民國四年重建,上下三層,高約17米。樓由中央主體和兩側附屬建築組成,一、二層平面呈八字形,主體闊三間,底層三面有圍廊;頂層後簷柱利用下層金柱,前簷柱又利用下層簷柱,平面呈“T”形。樓頂中央為四角攢尖頂高起,兩側稍低插入廡殿頂,其下又插入歇山頂及腰簷結構內。1980年至1992年,陝西省文物局多次撥款對其進行加固維修。
八仙庵 位於西安市東關長樂坊北側,是唐代南內興慶宮遺址的一部分,亦稱為“八仙宮”。元順帝妥帖木爾至正年間(1341—1368),西安王奏請敕修,明武宗正德年間(1506—1521)建八仙殿,後又增建雷祖殿。清康熙十四年(1675)、嘉慶十二年(1807)又兩次修葺,增加了呂祖、太白諸殿。
山門是一座三開間青磚建築,歇山式屋頂,每間有一券門洞。山門外原有照壁,上刻“萬古長青”四個大字。鐘鼓樓分立左右。山門和鐘鼓樓是清代晚期建築,“文革”中拆毀。由山門至後殿可分三進院落,並有東西兩個跨院。第一進有靈官殿,面闊五間,為硬山式磚木建築;第二進有兩座殿,前面一殿三間,後有一殿五間,均為硬山式磚木建築。後面大殿內塑有“八仙像”。正面殿門上原懸掛有光緒皇帝書寫的“寶錄仙傳”四字匾額。第三進大殿為鬥姥殿,面闊三間,硬山式建築。殿門正中懸掛有清代慈禧太后那拉氏所書“洞天雲籍”四字橫匾。鬥姥殿的東西兩側為跨院,也叫偏院,東跨院有呂祖殿、太白殿、藥王殿,這三座殿均面闊三間,硬山式建築。呂祖殿內塑呂洞賓彩泥像。藥王殿塑唐代著名醫學家孫思邈像。西跨院為監院,是道士住所。自山門至第三進院落,兩旁各有廂房18間,分作客室、住客之用。
八仙庵於1952年重修。“文革”中庵內建築塑像匾額等遭到很大破壞,建築曾被地方工廠佔用,現工廠遷出,一些被拆毀的大殿建築也在逐年進行修復。
杜公祠 唐代詩人杜甫的祠堂,位於長安縣韋曲鎮東南的少陵原畔,《關中兩朝文鈔》記載,祠為明代嘉靖五年(1526)建,萬曆五年(1577)和康熙四十—(1702)曾兩度修葺,乾隆末舊祠為火所焚,嘉慶九年(1804),一些文人學士集資再建,後又兩度重修。1960年,對祠內建築進行維修,併成立了杜甫紀念館。1981年,陝西省文物局撥出7.2萬元專款,對杜公祠的享殿、廂房、大門及環境,進行了維修和復原。
杜公祠分前後兩院,前院右側為陳列室,中間院內有一古槐,後面是杜甫享殿三間,硬山式建築。殿內陳列杜甫泥塑坐像、“杜甫在長安行跡圖”、“杜甫世系表”、“杜子美年譜”、“杜甫生平足跡圖”以及名人題詞刻石照片等。
享殿西側,碑廊上鑲有明清時代重修祠堂碑記六通。享殿西側的陳列室,陳列多種杜甫詩刊本。
萬佛樓 位於榆林城內,始建於康熙二十七年(1688),民國五年(1916)被火焚燬,七年(1918)重修。
萬佛樓下有長29.6,寬18.4米的過街樓臺,以磚砌成,中有十字券洞與街道相通。洞高、寬各5米,內有階梯可至臺上。
萬佛樓的主體建築為觀音殿,面闊三間,闊約11米,周有迴廊,高兩層,位於檯面中央,將檯面分為南北兩院。北院有東西配殿,各三小間,南面亦有東西配殿各三小間及鐵幡杆、鐵獅各一對。觀音殿東面通往神堂,原有木牌樓一座,現已毀,僅存柱礎石。
1988年至1992年,陝西省文物局先後撥款8萬餘無,加固樓基座,翻修並彩繪油漆了觀音殿等。
釣魚臺 位於寶雞縣磻溪河畔的伐魚堡南,北距縣城15公里。釣魚臺實為磻溪水旁的一塊巨大岩石,石上有似雙膝跪坐痕跡。石下激流直瀉,浪花四濺,謂之“雲霧潭”。傳姜太公曾在此釣魚,故稱“釣魚臺”。臺西有太公廟、南有武吉洞。傳說武吉為磻溪樵夫,與姜太公相善,後將姜太公薦與文王。臺北又有一巨石高約3米,上刻“孕璜遺璞”四字,其頂高大平坦,底小而尖,聳立於沙石之上,名曰“大鷲石”。太公廟和文王廟均面闊三間,清代硬山式建築。太公廟西有文王廟,東有三清殿,廟已毀,殿尚存。1984年至1992年,陝西省文物局撥款30多萬元,進行加固維修。
東湖 位於鳳翔縣城東南,興建於北宋仁宗嘉祜七年(1062),由當時被貶為鳳翔府判官的北宋文學家蘇軾主持興建,總面積為57,6萬平方米。湖以橋為界,分南、中、北三部分,自南而北有會景堂、鴛鴦亭、春風亭、宛在亭、君子亭、小橋亭、斷橋亭。沿湖有一覽亭、來雨軒、洗硯亭、望蘇亭、不繫舟、蘇公祠和牌坊等。湖北岸有蘇公祠喜雨亭、凌虛臺等。上述園林建築多為民國和近幾年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