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高建瓴說:
“在感情裡,我們常常選擇閉上眼睛,而不願去回頭看看,究竟離對方多遠,就是因為兩個人之間,不再分享愛。”
的確,愛只有被分享後,流淌的愛意才被看見、被感知。
而高質量的分享,既是感情的催化劑,更是人際關係的助燃劑。
就像山鳴谷應般,你熱烈地分享,我熱烈地回應,從而濃烈感情,凝聚親情,深化友情。
真正好的關係,都需要“分享欲”。
它不是敷衍式的尬聊,而是從心裡彼此牽掛,互相認同,同頻共振。
不分享,就是自我孤立
有人說:
“成年人的拒絕,大都是從不願分享開始的。”
沒有乾脆利落的道別,沒有大張旗鼓的爭吵,只有靜悄悄地疏離。
但一次次無聲地拒絕,既遠離了他人,也孤立了自己,最終無人能懂,無人傾聽。
英國作家伊恩·麥克尤恩在《最初的愛情,最後的儀式》一書中,講述了一個初中人的悲慘故事。
他是一名酒店清洗工,負責清理廚房鍋爐。
每天,廚房裡響徹著工友的吆喝聲、打鬧聲,但他從來不參與,只是機械地刷鍋、清烤爐。
休息時,工友聚在一起說說笑笑,他則像隱形人一樣,遠遠地躲在角落裡。
他習慣獨來獨往,本能地抗拒與人分享互動,甚至喜歡整日整夜地待在衣櫥裡。
喧鬧的交通,蜂擁的人群,都能讓他萬分沮喪。
他唯一願意相處的,是一個又聾又啞的聾子,他們總是靜靜地坐著,沒有交談,偶爾相對一笑。
漸漸地,他把自己活成了一個孤島。
沒有人願意與他為友,他滿腹的心酸也無處傾訴。
就像生活中的我們,因為疏於分享,懶於互動,內心就潛意識地豎起了一道牆。
即便通訊錄裡有上千好友,哭泣時能無所顧忌地打擾的,寥寥無幾。
有時想調侃老友,翻出對話記錄竟停留在兩年前,想說的話輸入又刪掉。
不是時空阻隔了關係,而是我們的心拒絕了情感。
就像古羅馬哲學家西尼加說:
“差不多任何一種處境,無論是好是壞,都受到我們對待處境的態度的影響。”
拒絕分享,終將難以遇到溫暖的相逢。
自我隔絕,則永遠看不到世界的絢爛。
不分享,就會走向散場
人與人之間,不是靠單方的付出與包容就能維持的。
無論多麼深切的感情,當分享欲消失的時候,或將成為相背而行的一拍兩散。
自媒體人@子歸分享了一段扎心故事。
她和發小相交20年,彼此相攜走過青蔥年少,互相見證成長。
大學畢業後,發小回到老家發展,她則獨自去深圳打拼。
起初,兩人常常聯絡,分享生活的點滴,即便天各一方,也彷彿近在咫尺。
可自從發小結婚生子後,發小從大段的秒回,變成了惜字如金的回覆:
“我陪孩子了。”
“在忙。”
“回聊。”
“好吧。”
“哦。”
……
她想,或許發小真的很忙吧。
久而久之,她們的分享交流越來越少。
直到發小生日那天,她陡然想起發祝福時,卻發現她被刪除了。
原來,一次次的冷落對付,早已把她們變成了兩條平行線。
就像《你的孤獨,雖敗猶榮》一書中說的:
“曾經迫切地想與一個人好好聊聊,卻發現共同的話題更換了無數遍,都被無數個‘哦’‘好吧’打敗。”
其實,友情如此,親情、愛情亦然。
當你不再熱切地回應父母的嘮叨關心,甚至把朋友圈對父母設定分組時,所謂血濃於水的父女母子一場,早已變成不斷目送背影的漸行漸遠。
當你不再有一搭沒一搭地與愛人聊天,不再有你在鬧、我在笑的默契時,曾經死生契闊的不離不棄,轉眼成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無語凝噎。
“雪怕太陽草怕霜,人怕冷漠心怕傷。”
人生海海,請珍惜那個願意與你分享的人,和那顆願意跟你分享的心。
因為一顆心,被涼久了,會凍成冰的。
一段情,被辜負多了,會磨滅成灰的。
一個人,被冷落長了,更會轉身成路人的。
好的關係,要常常“分享”
看過這樣一則故事:
一個長著香腸嘴、痞子臉的街道小工,愛上了清秀端莊的報社姑娘。
一見面,小夥主動求愛,姑娘卻被他的長相“嚇”退了。
可小夥並不氣餒,頻繁地給姑娘寫信,喋喋不休地分享生活見聞、所思所想,還有無盡的相思:
“我中午喝得大醉,被頭兒當場點名。”
“你媽媽不喜歡我。”
“我今天做了一個奇怪的夢。”
“飛飛飛,你快飛回來……”
在一封封書信的傾訴中,姑娘讀出了小夥非凡的才華學識和幽默的性情,也感受到了他那炙熱的愛和深情。
於是,姑娘開始回信。
家事、心事、工作事,無所不談,兩人的心也越來越近。
最終,他們譜寫了一段浪漫到飛起的愛情。
他們就是王小波與李銀河。
最令人嚮往的是,他們如摯友般的傾訴和勉勵,既收穫了愛情,也成就了彼此的事業。
正如約翰·貝曼博士所說:
“彼此接納、關愛、欣賞、傾聽和支援,感情就能更加積極,更有活力。”
分享的實質,就是在接納、傾聽中建立連線和共鳴,從而加深感情。
但要做到真正的“分享”,首先你得學會“分”,對方才願意“享”。
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做起:
1.同頻共振,真心要留給對的人
《史記》有言:
“道不同,不相為謀。”
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是理解懂得。
真正對的人,一個眼神就能傳遞萬千情意;一個表情就能全然明白言外之情。
但魚兒接不住飛鳥的靈魂分享,山和水不會碰出動人樂章,因為他們頻率不同。
想要建立一段苦樂同享的關係,就必須找到同頻共振的那個人。
唯有頻率相同,才能看見彼此內心深處的優雅。
唯有真正懂得,才能理解相互閒聊中的山河萬里。
2.有分有享,感情才能歷久彌堅
心理學有個“曝光效應”,也稱熟悉效應,是指一個人在人面前曝光越多,相互成為密友的機率越大。
因此,一段關係的維護,通常需要你來我往的曝光,雙向奔赴的熟悉。
即使分享時不是秒回,但一定會事事有迴音,件件有著落。
正如蘇芩說的:“所有因果,不過是場互動。”
有分有享,感情才能相伴長久。
互通有無,關係才能生生相息。
3.正向互動,形成良性迴圈
《關鍵對話》書中提到:
“在實際溝通中,要想與對方成為朋友,就要學會分享他的思想和情感。”
人若想建立長久的信任關係,讓人願意分享,也願意傾聽,那必須要有愉快的溝通,互動式聊天。
即使是沒來頭的碎碎念,得到的不是不屑,而是理解和認同。
縱然是無厘頭的滑稽搞笑,回應的不是嘲笑,而是關注和在意。
如此,感情的紐帶才越來越緊密,相互間的惦念和對生活的參與也越來越密切。
▽
白居易說:
“樂人之樂,人亦樂其樂;憂人之憂,人亦憂其憂。”
快樂著他人的快樂,才能收穫更多的同樂;
悲傷著他人的悲傷,才能感同身受地分憂。
所有深遠恆久的關係,莫過於投之以桃,報之以瓊瑤的分享回應。
朋友也好,家人也好,愛人也罷,學會分享,才配擁有;懂得回應,才會長久。
即便分享的是一件件小事,維持的卻是感情這件大事。
如果有人願意跟你分享點滴瑣碎,請一定善待,因為這是愛的表白。
如果有人喜歡傾聽你的嘮叨廢話,請務必珍視,因為這是懂得,更是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