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在95後年輕人群體裡,有一種“反常”的現象在悄悄蔓延,似乎還有不斷擴大的趨勢。
對於婚姻、職場和人生,他們有著自己的見解。
所謂“自己的見解”,並不是像傳統意義上的“叛逆”、“自我意識覺醒”等等這種常規解釋,而是頗有一種“復古”風格。
對於婚姻,他們說:
“媽媽不讓你嫁的人,一定不要嫁。”
對於職場,他們說:
“爸爸讓我一畢業就考體制,那就努力考,不要瞎折騰。”
對於生育,他們說:
“早晚都要生,不如早生,恢復得快,父母還有精力幫忙帶。”
對於人生,他們說:
“在合適的年齡,找個門當戶對的人結婚,端上一個穩穩的鐵飯碗,才是真正的人生贏家。”
這些觀點,你很難想象,竟然是出自一個年輕的九五後的口中,而非他的父母。
怪不得很多九零後的父母感嘆:
“要是我的孩子再晚生五年,說不定家裡就沒這麼多矛盾了。”
九零後是公認的“逆反”一代,很多事情他們都跟父母對著幹。
然而從高中,到大學,到職場,越來越多的事情和現象證明:
九零後的逆反操作,並沒有證明——當初選自己喜歡的大學專業,去大城市打拼事業、晚婚甚至不婚、單身或者丁克這些選擇就是對的。
曾經的那些或是叛逆、或是驚世駭俗的決定,並沒有經受住時間的考驗,現在都不同程度地顯現出令人遺憾的結果。
比如,在大城市打拼了好幾年,發現自己並沒有在大城市立足的本事,三十歲之後還是灰頭土臉地回到老家。
再比如,二十幾歲的時候推掉了所有的相親物件,現在三十多歲了,也沒人介紹了,不論男女都陷入了“被動單身”,形單影隻。
比九零後小几歲的九五後們,在哥哥姐姐的身後冷眼旁觀。
最終得出一個結論:
還是爸爸媽媽說得對。
學妹小楊就是這種型別的九五後。
26歲的小楊,現在是一個1歲孩子的媽媽。
大學畢業之後,同宿舍的姐妹都留在了上海打拼。
只有她,頭也不回地回到了老家。
老家是一個北方的小縣城。
那裡有低於五千的房價,以及若干名在小楊的父母看來還不錯的結婚物件。
小楊本科學的是教育管理,回老家之後順理成章地考進了當地的教育系統。
本科學歷,23歲的年齡,事業單位鐵飯碗。
這兩個選項,足以讓小楊進入當地“相親網路”裡的決賽圈。
小楊說:
“我媽說了,像我這樣的女生,在我們當地是最歡迎的型別。
學歷本科,不低,但也沒有高到讓男人覺得無法駕馭。
事業單位,工資不高,但也足夠養家餬口,並且體面。
年齡沒超過25歲,剛好來得及互相瞭解,戀愛,結婚,生娃。
一切都剛剛好。”
小楊的言辭之中,掩飾不住她對父母安排的滿意之情:
“我覺得我現在之所以這麼順利,都是因為我父母給我安排的好。
我奇怪為什麼大家都那麼叛逆,不聽父母的話?
在我看來,父母永遠不會害自己的孩子。
他們的安排,或許可能會很保守,但是他們安排的是不出錯的人生路線。
按照父母的意思生活下去,就算不會大富大貴,但至少會平安無虞。
我就是個普通人,我覺得這樣的人生對我來說已經足夠幸福了。”
小楊的大學同學青青,也曾經是她的室友,上下鋪的好姐妹。
大學畢業之後,同樣老家在北方的青青選擇留在上海打拼。
幾年過去,青青的事業幾經輾轉,現在在一家小公司做廣告文案。
月薪八千,單身,無房無車。
但是青青的職場和人生都更加豐富:
她喜歡寫作,畫畫,學會了游泳、潛水,二十多歲已經去過了大部分城市。
雖然預算不足,但是她可以從窮遊裡找到快樂和經驗。
也談過一場刻骨銘心的戀愛,雖然結局以分手告終,但是也讓她擁有了一輩子難以忘懷的人生經歷。
青青說:
“我覺得生命很短暫。
比起恆定不變的人生,我更想要不同的體驗和感受。”
青青認為:
人生說穿了,是一個選項的合集。
在重要的十字路口,往往有A和B兩個選項。
當A選項被很多人證明走不通的時候,後來者看看,其實B也沒那麼壞,所以往往會選擇B選項。
而人呢,是一種需要自圓其說的動物。
人必須時時刻刻讓自己的思想和行為統一,達到認知上的協調,為自己的行為找一個合理化的解釋。
否則,如果認知失調,人就會抑鬱,會發瘋。
所以那些選擇B選項的人,就會不斷的說服自己:
“人生本應如此。”
“早就應該聽父母的話。”
“一輩子單身和丁克,到老了就會變得非常可憐。”
面對這種說法,青青搖了搖頭:
“再讓我選一次,我也不會過小楊那種人生。”
“為什麼?”我問。
“那種人生,太沒意思了。”
討論
“按照自己的意願去過一生”VS“聽父母的安排度過安穩的人生”,
這兩種生活方式,你更願意選擇哪種?
歡迎評論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