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家豬放到野外3年,家豬會變成野豬嗎?這是很多人想知道的一個疑問,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交流這個問題。
一、野豬有四千萬年的歷史
野豬最早來源於歐洲和亞洲,所以也稱歐亞野豬。歐亞野豬有4000萬年的歷史,曾遍佈歐亞大陸及北非地區,西到西班牙與摩洛哥,東到日本,北至北歐與西伯利亞,南到印度尼西亞、印度和蘇丹。我國出來西藏高原和戈壁灘外,各地均有野豬生存。
後來,由於人類大量捕獵,野豬幾乎絕種,一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國才把野豬列為二級保護動物,但其它國家並沒有法律條例保護野豬。
歐亞野豬屬於哺乳綱偶題目豬科豬屬下的動物,一般體重大約在90到200公斤,最大的可以達到400公斤,但比較罕見。體長在1.5到2米之間,高約90公分,毛色有黑色和褐色(還有帶花紋的),毛粗而希,背上有剛硬的針毛。
野豬尾巴細而短,眼睛非常小,所以視力很弱,看不清遠處的東西,但有一個又直又長的鼻子,嗅覺特別靈敏,周圍稍有響動,它們就會警覺。
野豬最顯著也是和家豬區別最明顯的地方就是牙齒,特別是公野豬那一對犬齒,也叫獠牙,不僅外露,而且上翻,平均約6公分長,其中3公分翻露在外面,很是猙獰。它是公野豬用來挖掘東西和戰鬥的武器。
歐亞野豬族群內實行“一夫多妻制”,每到發情期,公野豬之間就會為了爭奪妻子而進行決鬥,勝者不僅會成為新郎,而且用尿液劃出自己的統治區域,敗者就只能落荒而逃到別處。“蜜月”過後,母野豬懷孕,到了預產期,就會叼來樹葉軟草苔蘚等為即將到來的分娩建造“產房”。
幼崽出生後,經過幾個星期的哺乳,小野豬就會跟著媽媽外出尋找食物,母野豬在前面開路,小野豬跟在後面,在媽媽挖鑿的土溝裡尋食。
野豬通常在早晨和傍晚出來尋食,距離人類近的地方,也在夜裡出來。
二、人類對野豬的馴化史
人類從距今9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開始馴化野豬。世界上最早發現家豬的地方是距今9000年前的土耳其東南部的查耀努等多個遺址,還有中國20世紀60年代初發現的“賈湖遺址”,賈湖遺址位於河南省舞陽縣北舞渡鎮西南的賈湖村,距今約9000—7500年。從賈湖遺址出土的家豬的體骨看,已經具有家豬的很多特徵。這也說明賈湖村人類在距今9000年前就開始馴化野豬了。
據考古資料顯示,我國早在商周時代就有了豬舍,開始圈養,而且發明了閹豬技術。到了漢代,糧食作物種植已經比較成熟,養豬不僅為了吃肉,也為了積肥。
那麼,野豬究竟是如何被人類馴化成家豬的呢?因為家豬和野豬的外形及生活習性特別是基因差別是很大的,難道人類只是把野豬圈養起來就變成家豬了嗎?
事情沒有這樣簡單,外形和生活習性也許很好改變,但基因自然改變需要漫長的時間。
人類馴化野豬的時間長達9000年,但圈養也只是從商周時期才開始,之前那幾千年也不是圈養,也是在野外。據科學家考察發現,馴化的家豬會經常跑到遠處森林與野豬交配,在漫長的歷史中,野豬的祖先與人類飼養的家豬有過很多次交配。牛津大學考古學家洛朗.弗朗茲認為:“儘管野豬和家豬在形態學上非常不一樣,但它們一直在交換基因物質。”那麼,現在的家豬和野豬在外形和基因上為什麼區別那樣大呢?
這是勞動人民的功勞。毛主席說,“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作世界歷史的動力”。在長期的野豬馴化中,勞動人民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透過雜交育種(家豬和家豬雜交),一直在強化家豬的某些特徵和生活習性,比如獠牙,比如活動,以此來抵消野豬的DNA疊加。
三、把家豬放到野外三年,能變成野豬嗎?
從以上文字內容看,把家豬放到野外3年,是不可能變成野豬的。因為,家豬是野豬經過幾千年的馴化才成為現在的家豬,不僅外形和生活習性和野豬有很大的區別,而且主要是基因發生很大的變化,3年時間內,最多生活習性有一些改變,但外形和基因是很難改變的。
但如果在3年內,如果家豬和野豬發生交配,所生的後代會有野豬的外形和基因。如果後代再和野豬交配,其後代身上野豬的基因會越來越多。
其實,居住在距離山林附近的村民飼養的母豬,到了發情季節,如果找不到公豬交配,就會“私奔”到山林中,與公野豬交配,等它和公野豬度完“蜜月”,公野豬會把“新娘”母家豬送出山林,並長時間駐足山口,依依不捨。
過了四個月,母家豬就會生下一窩混血兒,外形既像野豬,又像家豬,體色是黃白相間或黃黑相間的條文,而且是瘦肉型。後來,人們為了培育瘦肉豬,就讓家豬和野豬交配,培育出瘦肉型豬,價格還比較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