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軍人來說
在職務上有軍事幹部和政治幹部之別
但是在戰場上卻不能分家
政治幹部懂打仗、敢打仗、善打仗
一直是我軍的優良傳統
人民軍隊許多著名將領
時而擔任軍事幹部,時而擔任政治幹部
上馬能揮刀殺敵,下馬能春風化雨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幾位
政治幹部出身,卻戰功赫赫的
我軍高階將領
◆ ◆ ◆ ◆
羅榮桓
首創“翻邊戰術”,留田突圍未損一卒衝破日軍包圍圈
◆ ◆ ◆ ◆
羅榮桓
作為政治幹部出身的“開國元帥”
羅榮桓不僅是我軍政治工作的巨匠
還在軍事工作方面也有很多建樹
領導取得了許多軍事鬥爭的勝利
展現了“政工元帥”出色的軍事才能
1941年到1942年
日偽軍集中重兵,對抗日根據地
進行反覆“蠶食”“掃蕩”
山東抗日根據地進入最困難時期
侵華日軍焚燒我抗日根據地村莊。
1941年8月19日
中共中央書記處、中央軍委發出
《關於統一山東領導的指示》
羅榮桓臨危受命
擔負起山東境內八路軍的指揮
這時候
魯南根據地被“蠶食”得只剩下
“南北十幾裡,東西一槍穿”的狹長地帶
敵後根據地地域狹小,缺乏迴旋餘地
如果仍然照搬以前“敵進我退”的辦法
那是退無可退
為此,羅榮桓提出了“翻邊戰術”
即把主力部隊
部署在靠近一路敵人的根據地邊沿地區
當敵人“掃蕩”時
不是“敵進我退”“誘敵深入”
而是“敵進我進”
即趁敵人的包圍圈尚未收緊
還有較大空隙時
由根據地邊沿游擊區
“翻”到敵人後方去
打亂敵人部署,粉碎敵人之“掃蕩”
羅榮桓作關於“翻邊戰術”的報告。
留田突圍就是
應用“翻邊戰術”的成功案例
1941年11月初
侵華日軍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畑俊六
糾集5萬重兵向沂蒙山區
發動多路、多梯隊的“鐵壁合圍”
妄圖一舉消滅山東黨政軍領導機關
徹底摧毀沂蒙山區抗日根據地
八路軍在守衛沂蒙山區。
羅榮桓等2000餘人被敵軍合圍在留田一帶
11月5日下午
羅榮桓和其他八路軍首長
在鈕家溝召開了中共山東分局和115師聯席會議
會上,大家對突圍方向意見不一
向東進入濱海根據地?向西進入蒙山?
還是向北同山東縱隊會合?
羅榮桓認真分析敵情後
果斷提出:“向南!”
羅榮桓的話讓在座的人都感到吃驚
留田往南20公里就是臨沂
那可是日軍的大本營
這不是鑽“虎口”嗎?
但羅榮桓堅定道:
“我們就是要往‘虎口’裡鑽!”
臨沂之敵已傾巢而出,後方空虛
此時趁機插到敵人的大本營
就能變被動為主動
牽著敵人的鼻子走
粉碎他們的大“掃蕩”!
該主張很快得到大家一致贊同
入夜,隊伍向南在敵人的縫隙中迂迴穿插
果然發現敵人後方守備空虛
部隊在高裡折而向西
跳出敵人的包圍圈
德國進步記者希伯也在突圍的隊伍中
他後來把這次突圍寫成文章
題目叫做《無聲的戰鬥》
報道中這樣寫道:“這次突圍,未費一槍一彈,未損一兵一卒,便安全跳出敵人的重重包圍。八路軍羅榮桓政委指揮的這場無聲的戰鬥,必將成為抗戰史上的典型範例,名揚天下……”
留田突圍舊址。
1942年10月
羅榮桓根據他在山東戰場上的長期實踐
首次正式提出“翻邊戰術”這一著名軍事理論
之後,“翻邊戰術”得到廣泛應用
使鬥爭一步步推進到敵人的心臟地區
為我軍在山東敵後戰場贏得主動權
逐步轉入反攻起了重要作用
毛澤東主席高度評價:
“羅榮桓的翻邊戰術,不是戰術,是戰略。”
◆ ◆ ◆ ◆
杜義德
浴血奮戰,強渡汝河挺進大別山
◆ ◆ ◆ ◆
杜義德
杜義德將軍指揮作戰
狠且準,勇且猛,攻如錐,守如釘
凡受領作戰任務
將軍“堅決”二字不離口:
“堅決執行命令”“堅決完成任務”
“堅決克服困難”“堅決消滅敵人”
因而也有“杜堅決”的綽號
紅軍時期某次作戰
部隊攻城,初戰失利
時任紅四方面軍第三十軍
八十九師政委的杜義德
於指揮所躍出,高呼:“衝啊!”
帶頭衝鋒時中彈撲倒
子彈由前胸進,後背出
差一點穿過心臟
當時沒有麻藥
衛生員用一條鹽水泡過的紗布
穿進傷口來來回回拉
將杜義德搶救回來
解放戰爭中
杜義德出任劉鄧麾下六縱政委
1946年初夏
在司令員王近山養傷期間
杜義德軍政一肩挑,屢戰屢捷
劉伯承元帥曾表揚他:
“杜義德是政委兼司令,司令兼政委,文武雙全。”
1947年夏季,中原大地硝煙瀰漫
中國人民解放戰爭轉向戰略反攻階段
提到戰略反攻
必然提到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
而提到千里躍進大別山
必然提到汝河之戰
杜義德曾回憶說:
“汝河之戰,是我軍挺進大別山途中
最重要的一次作戰,
也是一場最激烈的作戰。”
到達汝河北岸的我軍將領。
1947年8月23日,部隊到達汝河北岸
突然遭遇國民黨的重兵圍堵
危急關頭,劉伯承司令員提出
“狹路相逢勇者勝”的響亮口號
鄧小平政委強調:
“我們要不惜一切代價,
不怕任何犧牲,堅決打過去!”
時任六縱政委兼司令員的杜義德
果斷指揮肖永銀十八旅打頭,攻擊前進
尤太忠十六旅斷後,掩護全軍渡河
激戰一整天,部隊終於突出重圍
安全移駐彭店
戰士們透過汝河浮橋。
這一仗
“杜堅決”指揮下打得“堅決”!
肖永銀旅排成四路縱隊
槍上刺刀,手榴彈揭蓋
硬是用鮮血蹚開了一條通道
尤太忠旅堅守大小雷崗血戰一天
陣地多次易手,多次被他們拼命奪回
全旅傷亡了二千多人
卻保證了大部隊順利渡河開進
戰後
劉伯承對六縱政委杜義德說:
“這一仗打得好!”
◆ ◆ ◆ ◆
鄧華
打了“最後一戰”和“第一戰”
◆ ◆ ◆ ◆
鄧華
解放海南島
是解放戰爭的最後一場大戰役
抗美援朝
是獲得解放的新中國“立國之戰”
這兩次戰役
都與鄧華將軍息息相關
鄧華將軍文武兼備,軍政雙全
全國抗日戰爭爆發後
鄧華任八路軍第115師685團政治處主任
參加平型關戰鬥
後任師政委、旅政委
這政治幹部好像要一直幹下去
青年時期的鄧華。
抗日戰爭勝利後
鄧華赴東北展開工作
從此,他徹底“改行”為軍事指揮員
先後任遼西軍區司令員、縱隊司令員
軍長、兵團司令等職
率部從白山黑水一直打到天涯海角
戰功赫赫
解放海南島時
鄧華指揮15兵團
經過3個月的艱苦努力
收集到大小船2000餘隻
各部隊先後展開了思想政治教育動員
和海上練兵運動
苦練夜間海上編隊
可以說是:
練陸軍為海軍,以木帆船渡海
戰勝海空聯合作戰的敵人
戰鬥前夕, 戰士們苦練水上射擊本領。徐根聲 攝
1950年4月17日
我軍登島作戰部隊登上海南島
在島上瓊崖縱隊的有力配合下
經過15天的激戰
人民解放軍把勝利的紅旗
插到了海南島的最南端
海南島宣告解放
1950年4月,我軍官兵強行登陸海南島。蘇中義 攝
半年後,1950年10月
率部解放海南島的鄧華
接到換任13兵團司令員的命令
即刻趕赴數千公里外的中朝邊境
參加抗美援朝
他先任中國人民志願軍
第一副司令員兼第一副政治委員
協助彭德懷指揮第一至第五次戰役
1952年起任志願軍代理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1953年任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是唯一親歷抗美援朝戰爭全程的志願軍首長
彭德懷司令員曾多次表示:
“鄧華作戰勇敢、細心,
出了些好主意,是個好幫手。”
1952年10月,第二屆赴朝慰問團負責人劉景範、陳沂、胡厥文、李明灝等在志願軍總部向志願軍獻旗(正面執旗者右為代司令員、政治委員鄧華,左為副司令員楊得志)。
1952年10月14日
上甘嶺戰役打響
這場舉世聞名的戰役
是鄧華直接部署指揮的
當時,志願軍4萬人對敵人6萬人
美軍上將、“山地戰專家”範佛里特
叫囂兩小時結束戰鬥
但在鄧華將軍的統一指揮下
志願軍正面迎戰,寸土不讓
依託以坑道為骨幹的堅固防禦陣地
同美國為首的聯軍鏖戰43天
守住了陣地
創造了中外軍事教科書上
堅守防禦作戰的經典範例
“上甘嶺特功八連”將佈滿381個彈孔的戰旗牢牢插在主峰陣地
★
波瀾壯闊的革命歲月
正是因為有千千萬萬個
擁有最優秀的政治素養
也能進行最勇猛的戰鬥的指戰員
人民軍隊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戰績
新時代
人民軍隊在實現
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
邁向世界一流軍隊的歷史程序中
政治幹部依然衝鋒在
軍事鬥爭準備的第一線
新時代呼喚更多能文能武的政治幹部
點燃官兵練兵備戰的激情
匯聚起強軍興軍的磅礴力量
(轉載請註明來源:中國軍網微信;資料來源:解放軍報、學習時報、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山東省地方史志辦公室、海南日報、大河網等)
中國軍網微信(zgjw_81)出品
作者:楊曉霖
編輯:楊曉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