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趣談|“二百五”、“半吊子”的來歷淺考
文:枯木
生活中,人們經常說很多俗語和俚語,用於口頭表達對事物或人物的看法。由於俗俚語屬於民間非正式的詞語或語句,有的雖然流行全國各地,不過較口語化;有的地域性很強,比較晦澀,外人較難理解;有的則帶有歧視性,比較粗俗。因而大多並未收錄於歷代詞典或字典。
從語言上來說,任何一種俗語俚語的形成,都是有其緩慢地演變歷史,有的可能起源很古老,並且大多都有其典故和出處。然而由於少見記載,時過境遷,難以尋覓;或者意義改變,與原本詞義大相徑庭,查找出處卻是有一定難度。因而該詞語來源眾說紛紜,有的甚至杜撰編造,附會雕鑿,用後義解釋前義,不一而足。
就拿俗語“二百五”、“半吊子”來說,這是通行於大江南北的俗語,如今多形容傻頭傻腦,不很懂事,而又倔強魯莽的人。就其來源和出處,有不少人解釋,大多搬運拼湊,人云亦云,千篇一論,然而缺乏實際證據,下面我們就來簡單分析一下。
關於“二百五”,一般網上有這麼幾種說法,第一種就是故事傳說。不外乎拉扯蘇秦、舉例秀才之類,然而這些故事一則是杜撰,再則沒有出處,三則一看就是如今自媒體編造,都是用現在的含義來捏造古代故事,因而無需討論,可能性不存在。
第二種,源於“推牌九”。網文如此介紹:骨牌中“二板”(四個點)和“麼五”(六個點)兩張牌配在一起被稱為“斃十”,是最小的點。誰都比它大,它什麼牌也“吃”不了,所以後來人們就用“二板五”來戲稱什麼管不了的人,時間久了,就變成“二百五”。然而骨牌32只牌當中,只有“板凳”(白4點),卻沒“二板”叫法,因而感覺附會的可能性較大。
第三種,源自“半吊子”。按照網文說法,半吊子是一吊錢五百文的一半,實際上在歷史上一吊錢是一千文,並且在明代民間才有如此說法,如明代何良俊的《四友齋叢說·史八》:“是日十三位道長,每一箇馬上人要錢一吊,一吊者千錢也”。那麼半吊是五百文,因而和二百五似乎關係不大。這個存疑,我們下文再詳談。
第四種,源自古官職“五百”。“五百”是古代在官輿前導引的役卒,《後漢書·宦者列傳·曹節》:“(草)節弟破石為越騎校尉,越騎營五百妻有美色,破石從求之,五百不敢違,妻執意不肯行,遂自殺。” 三國時期韋昭的《辯釋名》解釋:“五百,字本為‘伍伯’。伍,當也;伯,道也。使之導引當道中以驅除也”。雖然有官名,不過該典故和二百五的含義聯絡不上。至於網文編撰的故事傳說,一是沒有根據,再就是似乎和二百五指傻頭傻腦的人也無關係,因而基本可以否定“二百五”是從官名轉來。
第五種,源自近代一些戲曲和文章。事實上,“二百五”出現較早,早在清代吳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中描述陸觀察就有:“原來他是一個江南不第秀才,捐了個二百五的同知,在外面瞎混。”雖然不一定是指傻頭傻腦的人(陸觀察在小說裡是比較奸猾的),然而可以說“二百五”源自近代戲曲是根據不足的。
當然,還有一些其他說法,不過大多更是無稽之談。那麼,究竟“二百五”是從何時開始興起?有沒有歷史根據?筆者提出自己的看法,希望和諸位商榷。那就是“二百五”出自春秋時期晉國晉獻公時期的“二五耦”,然後歷經歷史演變,從而成為後代俗語的。具體緣由如何?我們就簡單介紹一下來歷。
《左傳·莊公二十八年》記載了晉獻公時期眾子爭位的故事:“晉獻公娶於賈,無子。烝於齊姜,生秦穆夫人及大子申生。又娶二女於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晉伐驪戎,驪戎男女以驪姬。歸生奚齊。其娣生卓子。”大意為晉獻公有五個兒子,首先娶父妾齊姜,生了秦穆公夫人和太子申生,戎國姐妹生了重耳和夷吾,驪戎國姐妹生了奚齊和卓子。
“驪姬嬖,欲立其子,賂外嬖梁五與東關嬖五”,驪姬想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立為太子,便賄賂晉獻公寵臣大夫梁五和宦官東關五,結果二人進讒言,讓三子遠離國都。晉獻公聽信讒言,“使大子居曲沃,重耳居蒲城,夷吾居屈。群公子皆鄙,唯二姬之子在絳。二五卒與驪姬譖群公子而立奚齊,晉人謂之‘二五耦’。”
(耒)
大意為,太子申生離開都城去曲沃,結果被驪姬用計陷害,出於孝道而自殺。重耳和夷吾被讒無奈出奔,驪姬兒子奚齊得立太子。太子申生和重耳品行在晉國朝野讚譽有加,然而一死一奔,晉國人自然不服氣,於是諷刺奚齊得立太子時梁五和東關五推上去的,來路不正,因而稱之為“二五耦”。“二五”指梁五和東關五,“耦(ǒu)”指兩人並肩而耕,《說文》:“耦,耒廣五寸為伐,二伐為耦”。
後來,奚齊繼位為國君,結果晉獻公還未下葬,就被大夫裡克殺了;大夫荀息立奚齊的弟弟卓子為君主,十一月,裡克又殺了卓子,荀息懸樑自盡。裡克迎接重耳回國即位,重耳謝絕,所以裡克只好請夷吾登上寶座,是為晉惠公。晉惠公登位後,誅殺了驪姬以及梁五、東關憵五二人。而重耳在外漂泊十八年,最終繼位,是為“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開創了晉國長達百年的霸業。
《左傳》記載的“二五耦”,本意是諷刺奚齊得位不當,諷刺機關算盡卻丟了性命的梁五、東關五二人。後來晉國人把“二五耦”當成嘲弄語,譏諷那些不得人心身敗名裂的人,該詞語是被《左傳》記載的少有特殊代用詞,應該在春秋戰國時期比較流行。
那麼,“二五耦”如何演變成“二百五”呢?由於是俗語,只是在民間口頭流傳,因而後來沒有書籍記載。然而筆者妄自推測,隨著歲月輪換,年代久遠,民間口頭語也在轉變,並且“耦”比較拗口且難識字,因而很可能被老百姓說成“二五零”,於是就演變成了“二百五”。
如果從典故“二五耦”的事件本身以及後來演變的意義來看,和人們用“二百五”諷刺那些傻頭傻腦不知死活之人的含義非常相近,因而筆者推測,“二百五”極有可能是從“二五耦”替代轉變而來。
至於“半吊子”,這裡也想說一下,以前人們過於較真,認為是一吊的一半,其實,“半吊子”指的是“不夠數”,是泛指,而不是確指。因而據筆者翻閱史料,發現,在唐代以前稱一串錢為“貫”或“緡”,明代民間才有“吊”作為量詞的說法,並且“貫”的具體數目,歷朝歷代都不同。
比如《舊唐書·志·卷二十八·食貨志上》有:“琦入為相,又請更鑄重輪乾元錢,一當五十,二十斤成貫(一貫=320兩)”。《宋史·志·卷一百三十三食貨下》:"自唐天祐中,兵亂窘乏,以八十五錢為百。後唐天成中,減五錢,漢乾祐初,復減三錢。宋初,凡輸官者亦用八十或八十五為百,然諸州私用則各隨其俗,至有以四十八錢為百者。至是,詔所在用七十七錢為百。"《明史·志·卷五十七食貨志五》有“(太祖)四百文為一貫,四十文為一兩,四文為一錢”,“(七年)其等凡六:曰一貫,曰五百文、四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每鈔一貫,準錢千文,銀一兩;四貫準黃金一兩。”可見唐宋明時期一貫數目是不確定的。
明清以後,多用銀兩,至於銅錢,則用“貫”,至於“吊”,官方史料沒有記載,多是民間說法,代表一貫。然而由於一貫數目歷代都有改變規定,因而“一吊錢”只能是泛指而不是確指,因而如果確指,那麼清初戲曲作家朱㿥的《十五貫》戲本里面,按照一千文,十五貫就是大約八十斤(唐代是二百斤),一個後生很難背的動,不過按照五百文或更少就合理多了。
因而,民間說的“半吊子”並不是確指,而是“不夠數”的說法,形容人則指該人不成熟,智力有問題。至於和“二百五”從歷代錢幣演變來看,也關係不大,既不是“二百五”轉變成“半吊子”,也不是“半吊子”轉變成“二百五”,而是各有淵源。
以上就是俗語“二百五”和“半吊子”來歷的探討,當然,這純屬比這個人的看法,如有不同意見,歡迎提出觀點和證據探討,謝謝!
(此處已新增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檢視)
2021/12/1榆木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