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粉互娛##歷史##生活雜談#見過使用這種車的人,年齡應該都在50歲以上了。
這種車魯西南也稱為“大車”,說它粗老笨重最為合適:粗,做工粗糙,簡單,沒有多少機巧;老,我覺得春秋戰國時期的戰車拉出來,樣式和功能也比它新穎;笨,機動性差,走直路還行,拐個彎,難了;重,車體超沉,往往拉的東西還沒有它自身重。
據瞭解,太平車的雛形最早出現於魏晉南北朝時期,至北宋時期出現完整的中國古代四輪太平車,並對華北平原的農業、運輸業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一件東西,傳承千年而不衰,也是簡直了。
太平車的基本樣式為四輪,木質,行動起來有彈性,用鐵圈等鑲嵌於車輪上,鉚釘固定,富有鋼骨,比較耐用。八個車把,前後各四,對稱分佈,並有鐵板包住。車輛整體呈長方體,與輪子構成方圓。
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太平車還在生產隊裡使用時,我還很小,記憶中使用它的場景不是太多。那時,我記得生產隊裡的太平車的馭手是說話有點結巴的“啞巴”爺爺。
我們生產隊用太平車滿載拉東西的標配是兩頭牛、“啞巴”爺爺加兩個男社員。太平車執行時,由於沒有轉向系統,只能走直路,拐個彎那是費老勁了,前邊趕車的拉著牛朝左拐,後邊的兩位男社員就得抱住大車把往右拉,透過大車帶角度的平移才能完成拐彎。
一直到生產隊裡有了膠皮軲轆的地排車,大車才真正退出了魯西南的農業生產。地排車因其輕便、靈活,適應性強在七十年代的魯西南迅速普及,退出歷史舞臺的太平車被扔在生產隊場院的一角,默默地注視著時代的變遷,直到它鏽蝕,腐朽,消失在人們的視野裡。
幾十年過去,我仍懷念那種場景:兩頭老牛,一個執鞭的老頭,一輛嘎嘎吱吱破車,在那條伸向遠方的土路上,踽踽前行,直到消失在故鄉的夕陽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