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頸痛在成年人中是慢性病最常見的健康問題之一,發病率已經高達71%。隨著手機的大量使用,又或是工作中的長期姿勢問題。頸痛,脖子痛成為困擾當代人的一大難題。頸痛究竟應該怎麼透過運動治療來有效緩解?最新的醫療指南是怎麼建議的?這篇文章幫你少走彎路。
有篇2020年的權威文獻,徵集了33名康復、骨科、運動科學等專家建議,因為原文獻較長,我從中篩選出生活中可以用到的,且效果顯著的方法,在此分享。
首先說明一個定義,這裡講的頸痛,按病程分為:
急性頸痛,發病時間<30天;
亞急性頸痛,發病時間為30-90天;
慢性頸痛,發病時間為>90天。
下面是本篇文章核心:運動治療方法介紹,一定要看到最後!
1、急性頸痛(病程<30d)
這類人群最適宜綜合運動訓練,其中主要包括牽伸訓練、肌力訓練、穩定性訓練。那給大家簡單介紹,牽伸訓練,主要對肩頸部肌群進行牽伸:如胸鎖乳突肌、斜角肌、斜方肌、肩胛提肌等重要肌肉牽伸。具體牽伸方法如下圖。牽伸時,每塊肌肉牽伸20s/次,每天牽伸3次,儘量不引起疼痛。注意左右兩側分別進行。
1、斜角肌牽伸動作
2、胸鎖乳突肌牽伸動作
3、斜方肌、肩胛提肌拉伸
頸部穩定性訓練,可採用這個方法,圖四為頸部後側的肌肉穩定訓練,圖五為頸部前側肌肉穩定訓練。圖四動作一組維持30s,每天做3-5組;圖五動作一組維持30s,每天做3組。
4、頸後部肌肉穩定訓練
5、頸前部肌肉穩定訓練
2、亞急性頸痛(病程30-90d)
這類人群,強烈推薦進行有氧運動、耐力訓練,比如慢跑、游泳等等,在運動中實現頸部肌肉的啟用,更好完成頸椎的穩定,恢復正常生物力學,有效緩解疼痛。另外,牽伸訓練、關節活動度訓練,也是強烈推薦的方式,牽伸訓練可參考第1部分內容。關節活動度訓練,可參考下圖。在進行關節活動度訓練時,我們可以將圖6、7結合起來,先進行下巴後縮,然後再向後仰頭,更有利於提高頸椎活動範圍。圖8,用一條毛巾,大概放在脖子後面中間位置,在脖子後仰的同時,雙手拉住毛巾向眼睛方向拉,跟隨脖子運動,雙手拉著毛巾同步運動。這是紐西蘭的Mulligan動態關節鬆動技術,有效提高頸部活動範圍,減輕疼痛。快去試試吧。
6、頭部後縮訓練
7、頸部後伸訓練
8、動態鬆動頸椎
3、慢性頸痛(病程>90d)
這類人群強推薦頸部深層肌肉訓練、肩頸肌力訓練、肩關節穩定性訓練。如果資金充裕的話,也可以參加專業的瑜伽訓練。頸部深層肌肉穩定訓練,可參考下圖9、圖10。圖9,下巴後縮,頭向牆方向頂球,維持30s一組,每天做3-5組。圖10,身體儘量向前靠牆,額頭頂住氣球,頭向牆方向頂球,維持30s一組,每天做3組。建議後側肌肉比前側稍多做一兩組。肩關節肌力訓練如圖11,在向後拉時,注意收緊肩胛骨,強化菱形肌及下斜方肌肌力,可使肩頸放鬆。當然肩部肌力訓練,還有更多其他訓練方式,以後再跟大家分享,這是常用的一個方法。
9、頸後部深層肌肉訓練
10、頸前側深層肌肉穩定訓練
11、肩部肌力訓練
(最後宣告一下,本篇講得慢性頸痛,排除椎間盤突出、頸椎骨折、頸椎手術後疼痛、強直性脊柱炎、先天性斜頸、腫瘤、頸椎脫位等疾病導致的頸痛,這些疾病導致疼痛不在此篇文章討論範圍)
看到這裡,你知道自己適合哪些訓練方式了嗎?身邊有頸椎病,脖子不舒服的人群,快轉發給他們看看吧。
喜歡這篇文章的話,歡迎關注+轉發+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