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語言凝練、晦澀難懂,往往讓研究它的人望而卻步,至今它仍然象謎一般存在。我透過二十多年的努力,終於探索出最通俗、最行之有效地解讀它的方法,請允許我與大家共享。
試想一下,遠古的時候科技發展水平極低,那時的人們能夠創造出超出當時甚至是現代認知水平的文化嗎?答案顯然是不可能的,這是勿庸置疑的。我透過孜孜以求地研究,終於弄懂了易理和六十四卦,在此基礎上又順利地解讀完幾乎脫胎於其的《三十六計》,然後編寫了《易經與三十六計》,並進行了著作權登記。下面我向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我解讀《易經》的方法,讓大家去品一品這本古老著作的原汁原味。
我們知道整部《易經》是由六十四卦組成,而每一卦又都是由卦符、卦名、卦辭和爻辭構成。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弄明白卦符的確切含義,對於解讀某一卦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尤其是我們在對卦名、卦辭和爻辭的理解比較模糊時。根據我的研究得出這樣的結論:卦符要麼是模擬的是卦名的含義,要麼是卦的主旨。這對於我們正確把握每一卦所要表達的意思,往往會起到撥雲見日的效果。
如何解讀卦符呢?因為它們由八卦卦符上下疊加而成,因此首先要弄清楚八卦的確切含義。關於八卦的含義古代易學家曾給出過結論: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分別代表天、澤、火、雷、風、水、山、地。然而透過解讀卦符的實踐,我覺得上述觀點不夠準確,於是另闢蹊徑。眾裡尋他千百度,後來透過根據古人的造字方法去剖析八卦這八個字,最終得出八卦是古人用八個字對天地執行規律概括:太陽執行不息(乾),光照萬物(兌),在適宜植物生長時期(震),會促使植物生長變化(離);大地隨從於太陽申求、延續與太陽的互動(坤),具備孕育植物的能力(艮),在天地交合的情況下(巽),就會滋養著植物持續地彎化(坎)。
根據八卦的原義,再結合卦符的解讀實踐,我又提煉出它們代表世間事物的引申義:乾為積極主動的行動;兌為影響;離為變化;震為對什麼有益的行動;巽為陰陰結合、條件成熟;坎為更進一步;艮為產生;坤為申求、延續。
下面就可以去掌握卦符的解讀方法了。六十四卦卦符是以下卦符為本為始,上卦符為標為末來模擬世間事物的。如革卦,闡述的是變革的事。卦符為離下兌上,可以解讀為改變原來的做法(離),去影響眾人(兌),與變革意思是一樣的,模擬的顯然是卦名的含義。如遁卦卦符,艮下乾上,解讀為產生(艮)運動(乾);鹹卦卦符,艮下兌上,解讀為產生(艮)影響(兌);等等。如訟卦,闡述的是為公家當差的問題。卦符為坎下乾上,解讀為為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職位(坎)而積極行動(乾),顯然模擬的是卦的主旨。其他卦符的解讀,也都顯示出了與各卦的高度契合。
掌握卦符的解讀方法後,那又如何去解讀某一卦呢?要將卦符、卦名、卦辭和爻辭它們的意思相互參考和印證去解讀每一卦,往往會收到去偽存真、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需卦,“需”字字典給出的意思是:1、需要;2、需要的東西。按上述意思分別理解爻辭“需於郊”“需於沙”“需於泥”“需於血”“需於酒食”等很不通順,讓人比較費解。這時,我們參考一下卦符,卦符為乾下坎上,解讀為:更進一步的行動。它是卦名“需”的解釋,它把“需”的意思表達得更加明確,就是行動是更一步的。本卦後面的爻辭“入於穴,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無咎,吉”,意思是非常明確的,說的是自己回到家中,見到有不邀之客多人來訪,然後恭敬好好款待他們是吉祥的,說的是用酒食待客,那麼前面的爻辭肯定也與酒食有關:“需於郊”是說到郊外去種地;“需於沙”是收穫象沙狀的穀物;“需於泥”是將穀物磨成象泥狀的麵粉;“需於血”是主食備辦好後去備辦肉食;“需於酒食”意思是說積極備辦酒食。爻辭的意思明瞭了,那麼卦辭“需,有孚,光亨”也好理解,就是對爻辭的概括:積極備辦酒食,認真對待,就能在不速之客到訪時,拿出來熱情地款待他們,廣交朋友,以利於自己闖天涯。可見得法者事半功倍。
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易經》這本書絕對不是卜筮的書,它是古人生活智慧的結晶。各卦闡述的問題涉及的是生活的某一方面,非常講究因果邏輯,與江湖迷信宿命論是涇渭分明的。其解讀方法我已傳授給大家,想見識它的廬山真面目的同志們敢緊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