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位老兵,他參加過許多戰鬥,將日軍趕出國門,享年113歲,他的一生有過許多次生死間的經歷,他的名字叫付心德。
付心德是河南省項城縣人,家裡貧窮,父母都是普通的百姓,靠種田為生,但還是咬牙送付心德上了幾年私塾。25歲時他到山東濟南傳教士開辦的教會學校裡,免費學習了醫學知識。1928年5月,在濟南的日軍蓄意挑釁,製造了慘案,付心德目睹了這場慘案,他所處的學校在城市的中心。日寇進入了學校燒殺搶掠,付心德的幾名要好的同學都被日寇殺害。付心德跑得快才躲過一劫。大街上四處都是日寇放火留下的痕跡。
這次慘案深深的震撼了付心德,他和許多同學們都從心裡感覺到只有先把國家“救治”好,才能再進一步的談得上救治天下的普羅大眾。
這一年,付心德參軍入伍,成了一名軍醫。
從淞滬到滇西
1937年8月,付心德跟隨部隊78軍36師來到上海抗擊日軍,78軍的軍長是宋希濂,到了19日夜,宋希濂指揮部隊進攻匯山碼頭,匯山碼頭是當時日本商人在上海最好的碼頭,大部分都是物資的存放地,到處都是倉庫,工廠。
戰士們在路上遭遇到了敵人的抵抗,進展十分困難,付心德眼看著36師的一個營200餘人,在巷子內與敵人展開了白刃戰,最終遭到襲擊,許多人都犧牲了,但戰士們仍然悍不畏死,繼續進行著戰鬥,經過一夜的激戰,最終攻破了匯山碼頭。殘餘的日寇逃到了當時的英國租界外白渡橋,被迫向英軍投降,這一次勝利,振奮了士氣。
但由於雙方在武器裝備,軍隊實力上差距明顯,再加上指揮混亂,淞滬會戰以撤退作為結束。
淞滬會戰結束後,日軍再次向南京等地進犯,付心德所在的78軍再次參加保衛南京的戰鬥。
此時蔣介石調集了13個師,15萬人想要保衛南京,但大部分的部隊都是從淞滬戰場上撤下來的,殘部較多,人員需要休整,還未能恢復戰鬥力,此時15萬人中有3萬餘人都是新兵。
最終經過激烈戰鬥,南京淪陷。日軍進城後,舉起了屠刀,肆意燒殺搶掠。付心德所在的36師經過激戰,大部分突圍,許多普通士兵看到城內瀰漫的硝煙和傳來的火炮聲,情不自禁地哭了,感覺“無言面對江東父老”。
付心德之後參加了武漢會戰和長沙會戰等戰役,但讓他印象最深的還是滇西抗戰的經歷。
1944年,付心德跟隨71軍渡過怒江,來到龍陵前線,此時的抗日戰爭已經進入到了後期,從整個世界局勢上看,德國已經開始節節敗退,日寇也在太平洋戰場上,遭到了美軍的牽制,呈現了兵力不足,四處分散的情況,開始將滇緬公路上計程車兵轉移到其他地方使用,而對滇緬公路上採取了重兵把守據點,消耗力量為主。
龍陵在滇緬公路的咽喉位置,十分重要,在地形上龍陵縣城靠著一個山坡老東坡,十分陡峭,雙方在此展開了拉鋸戰,雙方傷亡都很大。
在攻打勐嶺坡前,傷員不斷地被送到野戰醫院,付心德在此見到了一個昆明士兵李桂,他身高體壯,20歲出頭,已經是部隊的一名班長了。在進攻龍陵大壩時,李桂衝鋒在前,在進攻一處高地時,李桂不幸被敵人的子彈擊中,頭部受傷,鮮血直流,經過救治,李桂還是雙目失明瞭。
李桂在醫院時,有人勸他回家養傷。但李桂卻十分憤怒地說:“我雖然失明瞭,但身體還在,腦中總是浮現日寇的身影,我恨不得把他們都殺了。日軍還沒有投降撤退,我回家又能怎麼樣呢?”李桂之後多次自己跑離野戰醫院,想要重新回到陣地上,但都被隊友們找到送回了醫院。
攻打勐嶺坡時,付心德帶著醫生到陣地上負責搶救傷員,和收斂犧牲戰士們的遺體。付心德的好友高介軍也參加了這場戰鬥,他是山東人,是一名連長,戰鬥時總是帶頭衝鋒。部隊在進攻勐嶺坡之前,高介軍因為長時間的行軍,營養補充不夠,已經有了很嚴重的胃病。但他仍然率領戰士們在下大雨的陣地上與敵人周旋了好幾天,最終奪取了勝利。在進攻勐嶺坡時,他帶領戰士們將勐嶺坡完全佔領,在面對敵人的反攻時,高介軍率領連隊所剩無幾的幾名戰士將敵人打退,面對敵人的再一次支援,他仍未後退,與敵人展開了肉搏,最終戰死疆場,這一年的高介軍只有30歲。
戰鬥結束後,付心德看到了至交好友的遺體,掩面痛哭。老東坡戰鬥中,200餘名戰士組成的敢死隊,最終戰鬥到最後只剩下了60多人,隊長也最終犧牲。勇敢的戰士們與敵人展開了激烈的戰鬥,最終取得了勝利。
照顧傷員
龍陵光復後,付心德跟隨部隊繼續向芒市挺進,當時芒市有許多的戰略物資,也有許多的受傷留下的傷員,在滇西戰場上,許多物資、藥品是從國外援助的,藥品的使用說明書都是英文,付心德之前在學校學習的知識,在這裡也派上了用場,由此付心德的命運也跟傷員聯絡在了一起,他沒有跟隨部隊北上,被長官留在了當地,照顧這些英勇負傷的傷員。他的命運由此改變。如果老人跟隨著71軍繼續北上,71軍最後的歸宿就是在遼西被全殲。重建後,再次被我解放軍戰士在廣西境內殲滅。
1945年,日寇投降抗戰勝利後,付心德和許多不願內戰計程車兵一樣,他並不願意再進行戰鬥了,於是他就選擇離開部隊,這時他的身份是一名少校軍醫。這一年付心德與妻子李竹芝結婚,婚後兩人生了孩子,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十分幸福。
但不幸的事隨著而來,付心德在當地老兵中職位最高,之後因為他的經歷,受到了一些不公正的待遇,9次被拉上了刑場,最讓他感到愧疚的是幾個孩子的境遇,都因為他而受到了影響。
四女兒在學校裡就經常遭到冷嘲熱諷,老五在學校也因為父親的問題經常與同學發生衝突,付心德每次都會領著老五去給別人道歉。
在付心德的7個子女中,老六讀到了高中,並在之後當兵入伍,成為了一名軍人,有了穩定的工作。其他的子女大多都僅僅讀完初中就輟學了。
李竹芝之後因為生育第7個孩子,營養不良造成了癱瘓。一家人的生活更顯困窘,但付心德卻仍然沒有向命運屈服,他覺得比起跟日軍戰鬥時,現在的生活已經算好多了。在松山和龍陵戰鬥的過程中,付心德和許多戰士一樣,整日行軍,乾糧袋裡大多是摻雜了沙子的陳米,餓急了,煮的時間都沒有,就著水吃,自己編草鞋,這樣艱苦的生活都度過了,還有什麼過不去的呢?他鼓勵孩子們鼓起勇氣,積極面對生活。
治病救人 懸壺濟世
付心德上山採藥草,為妻子治病,在他的治療下,妻子的病情竟然一點點地好轉了。
很快,付心德的生活有了轉變,李竹芝四年之後,身體經過治療康復了,而付心德的身份也得到了證明,他之前的經歷得到了許多人的肯定,他每月享受了225元的補貼,他有了一張“行醫證明”,但付心德卻不願意到醫院工作,他選擇去當一名建築工人,業餘的時間,付心德就上山採藥,為當地的百姓們治療疾病。
付心德的名聲在當地很響亮,許多人都認識這位老醫生,付心德有一次在路上見到人家衣衫襤褸,就脫下衣服送給別人,最讓人詫異的是,他連鞋子都可以送給別人,自己選擇光著腳回家。
在路邊看到別人拉著板車十分艱難時,他仍然不顧高齡,上前幫忙推車,拉車人十分感動但面對老人,還是放下車,先讓老人回家。
付心德作為軍人,對待子女也十分嚴格,從小就用嚴格的標準要求孩子,天氣再熱,衣服的扣子也必須扣好,不允許將衣服隨意亂穿亂放。
付心德過了100歲後,身體仍然很好,思維仍然很清楚,還會拿著罐子琢磨那些藥品上寫的藥品資訊。付心德到了111歲,許多人得知訊息,都來為老人祝壽。
2013年,113歲的付心德老人因病逝世。
老人的一生可謂傳奇,正是這些曾經為國而戰的戰士,前赴後繼地用生命燃起了希望之火,將敵人驅逐於國外,才有了我們如今安定和平的歲月,我們不該忘記這些曾經為國奉獻的戰士們,向英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