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思平治
★★★★★
中國的統一自秦開始,問題是:秦與隋如此富強,為何這兩朝如此短暫?漢和唐則不然,這裡的原因是什麼?中國為什麼自秦以來還是反覆地經過戰亂和分裂呢?
國家的統一,必須建立在財政和稅收統一的基礎上,只有這樣,行政的統一才有保障,這是“永貞革新”直面的問題,是這場改革的實質所在。
公元780年,唐德宗時代的宰相楊炎提出兩稅法的改革,它標誌著中國第一次有了中央財政預算。以前是需要錢就花,財政稅收是個無底洞和一筆糊塗賬,有了預算以後,就可以把預算攤派到各個州郡去,更為重要的是,這就可以約束藩鎮的橫徵暴斂。而對老百姓來說,就是夏秋兩季收稅,謂之兩稅,“居人之稅,秋、夏兩徵之。其租、調雜徭悉省,皆統於度支”,確立財政預算,這就把度支的地位抬了起來。而與楊炎同朝的轉運使劉晏,則推行榷鹽法,實行鹽的國家專營,只在山西與江淮這兩個產鹽的地方設定鹽官,並負責把鹽銷售到全國去,這又使得鹽官和轉運使的地位抬升起來。
唐代制度的核心“三省”,即中書、門下和尚書,是一個類似於“三權分立”的貴族制度,而德宗時代的改革,則使得度支、轉運和鹽鐵這三個部門的地位迅速上升,這就是以國家的經濟集權,代替了原來的貴族制度。到了後唐的李嗣源,正式確立了以戶部、度支和鹽鐵為核心的“三司”制度,宋代則延續了這個制度。
以“三司”代替“三省”,標誌著中國由從徭役制國家向賦稅制、預算制國家的轉變,這是一種具有現代意義的轉變,是中國傳統治理體系的大轉變。
“永貞革新”發生在唐順宗的永貞元年,也就是公元805年。這場改革的實質,就是把藩鎮的財權和稅權收歸中央,把上述變革,以制度的形式確立下來。
唐順宗是個殘疾皇帝,順宗失音,不能決事。國家大事由王叔文和王伾兩個人決定。這兩個人是翰林學士,都是做戶部和度支起來的。圍繞著他們形成了一批從財政、商業和產業角度思考治理問題的官員,柳宗元和劉禹錫也在“永貞革新”的集團裡。柳宗元在朝廷裡做監察御史,吏部侍郎,類似於紀委的工作。劉禹錫做的是鹽鐵轉運的工作。這些改革者認為,唐順宗雖然身體不好,失音,不能理政,可是他並不糊塗,應該支援他。
順宗退位後,柳宗元被放逐到永州,寫了著名的《封建論》,他提出:秦朝崩潰的原因“在治不在政”。政治體制是好的,是統一的制度,但治理方式是錯的,僅靠秦始皇和官員的勤政不能保證統一,如果國家沒有財政預算,僅憑徭役制度,勤政就會變成“苛政”。
漢代州郡的財政供給是國家,但封國諸侯有財政和軍事裁度權,所以,漢代只有封國才敢造反。
唐朝的問題在藩鎮有兵,在於國家不能節制藩鎮手裡的兵。唐朝州郡的官員沒有敢造反的,就是因為他手裡沒錢也沒兵,缺乏造反的資本。因此,柳宗元認為維護統一的辦法,就是把兵權、財權收歸中央。
我們談中國治理體系的轉變,為什麼要從“永貞革新”開始說起呢?因為統一是需要物質條件的。這是馬克思主義觀察中國歷史的一個基本方法。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1857-1858年手稿)》當中講道,中國與歐洲氣候不同,相對歐洲來說,中國比較乾燥,中國土地的耕種比較依賴大規模的公共水利設施的建設,因此,中國先天不具備土地私有化的條件。大規模進行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這就成了中國曆代王朝最基礎的工作。在這個過程中,終於產生了一個很重要的工程,就是大運河。正是這樣一個公共的工程,把中國的南方和北方溝通起來。中國長期統一的基礎,是公共工程、公共財政,這是歷史轉變的物質條件,所謂的唯物主義的解釋,就是這樣的。
而除了物質條件外,還需要制度條件和制度保障。為什麼宋代以後,中國的政治穩定有了保障呢?這是因為,經歷了唐代中期的“永貞革新”之後,貴族與皇帝分權的三省制度,逐漸變成了技術文官執政的所謂三司制度。國家治理的核心工作就是預算(度支)、商業(轉運)和產業(鹽鐵),而不是過去貴族擅長的禮儀、辭賦和經史。這是很重要的轉變。這種工作重心的轉移,使中央的財政制度能夠確立。
【韓毓海:長安街讀書會主講人、北京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副院長】
長安街直播
注:授權釋出,本文已擇優收錄至“長安街讀書會”理論學習平臺(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北京日報、新華網、央影片、澎湃政務客戶端“長安街讀書會”專欄同步),轉載須統一註明“長安街讀書會”理論學習平臺出處和作者。
責編:蔡沐真;初審:程子茜;複審:李雨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