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陳茂錦,1934年生,福清人。我國著名古箏教育家,從事古箏教學六十年,中國音樂家協會古箏學會授予“中國古箏藝術傑出成就獎”,早年師從民間藝人陳有章、張永固。歷時十年得其精傳,授曲豐多,也是福建古箏流派在世最年長的一位傳承人。現任中國民族器樂學會閩箏傳承研究會會長,閩箏傳承班導師。2010年,他創辦了閩箏傳承班,是閩派箏曲的公益性培訓組織,其宗旨是弘揚傳統文化、宣揚閩箏、傳播閩箏,以培養閩箏人才為己任。
他,因一“聽”定情,奔走千里,探尋閩箏奧秘;他,一生與閩箏相依,收集古譜費心編譯成冊,古稀之年開設傳承班,至今培育上百名閩箏傳人;他,不負箏界祖輩所望,盡己之力只為閩箏揚名四方,年近九旬仍不忘初心。他就是閩箏“掌門人”、現年88歲的陳茂錦。
石巷幽幽,雲濃雨驟,在鬧市區一處古樸院落內,陣陣箏鳴清脆入耳,一位耄耋老人簷下撫琴,一曲《春雨未晴》惹人惆悵。“這首曲目是傳承班的學員必學曲目之一,教學前我會告訴他們曲目的創作背景,讓學員身臨其境地感受和表達正確的情緒。”陳茂錦饒有興趣地說,就他個人理解,這首曲子描述的是正月十五時拜訪友人,恰好天降大雨,無奈留宿友人家中,耳畔雨聲伴著心頭鬱悶,故而彈箏以慰心憂。
談起古箏,本就精神矍鑠的陳茂錦話鋒更健,絲毫看不出已年屆九旬。作為他這輩最年長的閩箏傳人,陳茂錦對樂曲有著獨到的見解,也為閩箏的傳承東奔西走、嘔心瀝血。近日,記者專訪了陳茂錦,在清幽石巷間與老先生同飲一壺茶,道一生故事。
初識:一“聽”鍾情,千里拜師
小時候,陳茂錦生活在福清鄉村,經常聽到那些民間藝人吹拉彈唱,耳濡目染之下,他對民樂有著天然的親近感,也為日後走上閩箏傳承之路奠定了基礎。
1950年夏,福建民間音樂會在福州調演,閩箏傳人陳有章參加演出。尚讀中學的陳茂錦聽後著了迷,立志學閩箏。“當時我只在書本上看到過古箏,但還從來沒有現場聽過,也沒見到藝人表演,所以這一下子把我迷住了。”陳茂錦回憶,這年秋天,他考上了閩侯師範藝術科,費了好大功夫才借到一張古箏。
拜師心切的他揹著父母,一口氣跑到遠在千里之遙的漳州雲霄,在當地潮劇團找到陳有章,開始學習閩箏。第二年暑假,經陳有章引薦,他又前往漳州詔安,拜在另一位閩箏傳人張永固門下。
“陳有章老師的曲譜更為古老,彈琴更注重音樂的表現和曲調的句法;而張永固老師的加花技藝高超,只有擁有較強音樂頭腦的人才能在彈箏時做好這種再創作的工作。”陳茂錦將從二位老師處學來的彈箏技巧融會貫通,透過對各家閩箏的參學與比較,他對閩箏有了更深的體悟。
在陳茂錦考入福建師範學院藝術科後,因學校內缺古箏老師,他改學琵琶。他的琵琶老師蔡永靖力挺他繼續學習閩箏,並透過學校的助教計劃支援陳茂錦前往雲霄、詔安跟隨陳有章、張永固學習閩箏。在陳茂錦看來,中國的絃樂器在很多地方都有貫通之處,學習琵琶可以幫助他更好地理解曲調情感,二者相輔相成。
事實上,自秦、漢以來,古箏從我國西北地區逐漸流傳到全國各地,並與當地戲曲、說唱和民間音樂相融匯,形成了九種具有濃郁地方風格的流派,包括陝西箏、河南箏、山東箏、潮州箏、客家箏、杭州箏、福建箏、蒙古箏、朝鮮箏,而福建箏又稱“閩箏”,多流行於福建漳州的雲霄、詔安一帶,少數出現在閩西的龍巖。
“相對於其他八派,閩箏曲調更為古樸優美,文雅清幽,感情真摯細膩,格調清新,節奏大多平穩、緩慢。”陳茂錦介紹,在彈閩箏時,右手運指簡練,多用託、抹、勾、撮技法;而對於左手的上下滑音、大小顫音、點音,則要求充分運用和發揮,達到音韻悠揚、餘音繞樑的境界。
1956年,成績優異的陳茂錦留校任教,在蔡永靖老師離任後,他同時肩負起琵琶和古箏兩門課的教學工作。與此同時,陳有章、張永固等閩箏名家紛紛將祖傳的古曲譜交給他。“這些祖傳箏譜按例是不能外傳的,前輩們希望我能將古譜編譯傳承,我不能辜負他們的期望。”
福建民間流行的箏曲大多是藝人們口傳心授傳承下來的,流傳的曲譜也多數是晦澀難懂的古工尺譜。為了將傳譜整理編譯,陳茂錦開始翻查文獻典籍,從唐詩宋詞元曲中尋覓箏跡,從當地文史資料中探尋箏影。
上世紀八十年代起,國內箏界交流掀起熱潮。我國古箏界泰斗、中國音樂學院曹正教授說:“福建箏是‘樂中箏’中一枝古老樸素,清奇淡雅,獨具特色,如同福建水仙花一樣,雅俗共賞的‘奇葩’。”
1986年,曹正主持的“第一屆古箏研究會”在揚州舉行,陳茂錦帶去的論文《閩箏初探》和一大摞箏譜被人民音樂出版社的編輯朱寧伯看中。這些傳譜是當時僅見的閩箏資料,是理論研究不可多得的珍貴材料。1991年,由陳茂錦編著的閩箏第一本正式出版讀物《閩南箏曲集》問世,它所收錄的《嘆抓鸞》《細語不聞》等閩箏特有的古曲,填補了閩箏在中國古箏九大流派中的箏譜空白。除此之外,陳茂錦還集十餘年教研經驗整理、編寫了二十多冊教材,將閩箏風格融入練習曲中,陸續刊印供學生使用,將閩箏滲入當代音樂教育中。
陳茂錦每回和全國同行開會交流,都感到臉上無光。同行都在說:“福建箏怎麼都算九大流派之一,怎麼都沒有什麼傳人。”隨著年齡的增長,陳茂錦意識到,光是整訂傳譜、刊印教材還不足以將閩箏傳承下去。得友人建議,77歲的他於2011年初開班,決定傳承班每年招一期,每期招八名學員,學時八個月,每週一節課,由他親自授課。教學內容包含全部閩箏曲牌,要求學員要深入學習,明白曲情,有味有格,得心應手,自如演奏。學成後要能上臺獨奏,爭取得到觀眾讚賞。
“我對他們的要求很高。學員年齡不能太小,否則坐不住,古箏考級至少要七、八級以上。”提到自己的學員,陳茂錦來了精神,語氣間透露出驕傲。學員來自福建省各地市,年齡在20-30歲之間,都是熱情傳播閩箏音樂的青年箏手。傳承班堅持開設,至今已辦十二期,培養了百餘人的閩箏傳播者,部分成員加入“八閩箏團",一起助力閩箏的推廣。
說到八閩箏團,那可是箏界的一段佳話。2015年,82歲的陳茂錦在傳承班的基礎上發起成立了八閩箏團。陳茂錦任藝術指導,他的女兒、福建省歌舞劇院演奏員陳去非任團長,賴萍等任團務執行人。現有團員三十多人,是我國唯一演奏傳統箏曲的箏團,宗旨是弘揚中華文化、傳播閩箏藝術、重於音樂修養、重於舞臺實踐。
推廣:品酌箏情,傳揚閩聲
“傳統只有在日積月累的‘把玩’中品味咀嚼,它的精神才能真正被傳承下來。沒有這個環節,傳下來的東西便是‘死’的。”用陳茂錦的話來說,在研習閩箏的過程中,練琴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這容易讓人覺得煩躁、難以堅持。他欣賞的是“玩”琴,在放鬆的氛圍中與箏身心相通,與曲產生共鳴,漸入佳境,奏出展現真情實感的樂聲。最值得繼承的傳統精髓,便是這樣的寓教於樂。
授課過程中,陳茂錦更注重對曲意的闡釋。在他看來,只有品到了曲中的感情,彈的曲子才更容易讓人共情。“他們都很怕我來解釋曲意,畢竟我解釋過後就要求他們一定做到,而有些情感並不是那麼容易理解展現。”陳茂錦笑道。以《梁父吟》為例,這首曲有跡可循,是《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所作的一首樂府詩,講述了齊國宰相晏子設計殺死三位勇士的故事。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些人覺得可惜、一些人覺得可嘆、更有人覺得可悲、可氣。品出的意境不同,彈出的感覺自然也不一樣,在齊奏時聽起來便雜亂無章。而陳茂錦要做的就是找出最好的闡釋,統一箏團的風格,奏出整齊、有感染力的樂聲。
箏團常年排練,每週半天,每年出省演出兩場,省內小場若干場,演出物件多數為全國音樂院校師生,面向普通觀眾的劇場演出是次要任務。
陳茂錦不但對學員要求高,對演出環境及觀眾也有一定要求。十二年來,每次演出均為八閩箏團的專場音樂會,陳茂錦認為,倘若加入了其它性質的樂團節目,便容易破壞聽箏的氛圍,破壞這份純粹的美感。對於觀眾,他從不追求數量多,而要求人員精,歡迎真正喜愛古箏、追求藝術造詣的人與他共赴音樂盛宴。
更令人感佩的是,這些年,八閩箏團的學員採取AA制的形式,在沒有任何外來資金支援的情況下,先後亮相中央音樂學院、四川音樂學院、星海音樂學院、西安石油大學、西安音樂學院、臺灣藝術大學、揚州大學音樂學院、長江大學音樂學院、集美大學、華僑大學音樂學院等高等院校,並前往廣州中山紀念堂、福建大劇院、廈門大戲院、杭州紅星劇場、北京國安城、大連水晶音樂廳、香港沙田會堂以及深圳、潮州等城市進行劇場演出。演出都以“福建箏曲專場音樂會”冠名,演出的主要名曲包括《蜻蜓點水》《流水》《步步嬌》《春雨未睛》《蓮花浮記》《細語不聞》《梁父吟》等,專場演出時長定為90分鐘,演員在10至15人。
今年7月26日,在福州中瑞劇坊,“坊巷尋音閩韻相承”閩箏專場音樂會盛大開演,陳茂錦帶著他的八閩箏團來了。這場音樂會火爆異常,竟到了一票難求的地步。“我也只拿到了幾張票而已,我的很多學生到最後也沒能拿到。”言語間,陳茂錦有些無奈,但更多的還是自豪。沒有他這麼多年的堅持與努力、不負初心,一曲又一曲的研習教導,八閩箏團很難取得今天的輝煌。
雨未歇,老人飲了口茶,目光投向深沉夜幕。陳茂錦無奈地說,雖然身子骨還算硬朗,但群眾和專業音樂人漠視傳統文化的精華,是最令人感到悲哀的一件事。“我能做的就是這些,閩箏的傳承,還得靠下一輩,下下一輩,一直堅持下去。”陳茂錦說。(邱陵 陳婉瑩)
來源: “文化強國”光明日報協同推廣平臺福州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