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廊、茶館、古典音樂會、快閃藝術品商店……景山東北角的衚衕裡,距離故宮幾百米遠,有一座古老的寺廟——智珠寺。年輕人都說,這座古寺很舊,但很酷!
智珠寺的歷史可追溯到6個世紀前的明永樂年間。明成祖在皇城內設立了漢經廠和番經廠,即嵩祝、法淵、智珠三寺的前身。康熙五十年(1711年),番、漢經廠一帶的土地上修建了一座規模頗大的藏傳佛教寺廟,康熙帝敕賜寺額“嵩祝寺”。雍正十二年(1734年),在原番經廠的基礎上改建了一座屬寺“法淵寺”。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嵩祝寺西側添建了一座屬寺,乾隆敕賜“智珠寺”。
2007年的一天,住在附近的比利時銀行家溫守諾散步到這裡,看到智珠寺的斷壁殘垣在夕陽中發出絕望之美。那時,這座古寺裡有餐館、旅館、海鮮冷庫、廢品收購站等。那一年,他和兩個好朋友合夥成立公司,取得了智珠寺的使用經營權,第一個目標是搶救古寺。
溫守諾和合夥人在文物部門的指導監督和產權單位的積極配合下,花了5年時間,對智珠寺進行修舊如舊的修繕。清理花了整整一年時間,運出去100多卡車垃圾。
原來的7萬片老瓦片沒有被丟棄,而是拆下來清洗後再放回去。還有大殿屋頂的木結構,修繕過程中才發現著過火,很多梁檁等表面碳化已超過2釐米,不得不替換,但能保留的仍然儘量保留。智珠寺修繕獲得了聯合國“2012年亞太地區文化保護工程年度範例獎”。
修繕完成,如何讓古寺煥發新生?“首先要考慮吸引人。”溫守諾說,“為那些對生活品質有要求、追求藝術享受的人提供好的體驗。”
於是,在智珠寺的院子、屋頂、牆角,會看到現代雕塑作品,古老和現代交融。智珠寺裡還經常舉辦精品畫展、古典音樂會。大殿屋簷下的臺基鋪上墊子,客人可坐可臥,捧杯香茗,品味時光。
定位準確後,還需要永遠保持新意。院子裡的現代雕塑和畫廊的展覽定期更換,溫守諾正在策劃在院子裡舉辦沉浸式燈光秀……
和新建築不一樣,古寺需要細心養護。如每年雨季都需要對老瓦屋頂進行多次檢修,防火也容不得半點馬虎。所以每天一上班,溫守諾都要先在院子裡仔細巡查一遍。
“客人以年輕人為主,女士居多。他們說這裡很舊,但很‘酷’。”溫守諾說,能讓年輕人用“酷”來形容古寺,這是他最得意的地方。但溫守諾最感謝的還是這個時代:“是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讓消費者有能力追求更高品質的生活。”
流程編輯:U016
版權宣告:文字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