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德國的首都,去德國旅遊,柏林為國人必選景點之一。
但作為歐洲最強經濟體的首都,柏林位置並沒有優勢,它偏居德國東北角,遠離西歐其他國家的首都和主要城市。這似乎與我們的大明王朝“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有異曲同工之妙。
除此之外,柏林在德國的歷史分量顯得有些單薄。
柏林的發起源於商業,當時,這個位於施普雷河畔東側的商人聚集地與河西岸的漁村地科恩逐漸發展,並終於1237年,正式建柏林城,形成了柏林最早的雙城形制,至今不足800年。
最初的柏林地偏人稀,“柏林”即為“沼澤”之意。而當時該區域的伯爵阿伯特的綽號是“熊”,於是黑熊就成了柏林的城徽,一直用到今天。我們在柏林街頭遊覽,時常可見的各種黑熊的雕塑,就是這個原因。
在柏林歷史上,有三個很特殊的年份:
1914年,德國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8年11月11日,一戰結束;
1939年,德國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
直到今天,很多人都奇怪,從1918一戰結束到1939年二戰發動,20年的時間裡,是什麼給了德國人勇氣,又是怎樣的發展速度支撐了這場戰爭?
柏林菩提樹大街(Unter den Linden),有一座巴洛克式大型建築,據說這是柏林第一座巴洛克式建築,如今已經成為德國曆史博物館,雖然它不是行程中規定的景點,但嚮導遊提出來參觀,一般都會得到答應。
在這裡,你可以瞭解到當年德國人的狡猾,是如何“拖”一戰賠款,搶來紙醉金迷“黃金20年代”,迅速恢復實力的。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作為戰敗國,德國的賠款總額為1320億金馬克,66年內付清,從1921年5月1日開始,每年必須賠償20億馬克。
但是,德國人並沒有真正想還錢,或者說,他們沒有能力來還錢。
當時德國外交官西蒙斯就曾直言:“敵人當中,一些人想擠牛的奶,另一些人想割牛的頭。那些想擠牛奶的人將與我們達成協議。”
彼時的德國也真的遇到了大困難,最困難的1923年,德國僅有14.7%的企業開工。
此後,透過不斷申請延期賠付賠款,不斷利用法國、美國、蘇俄之間微妙的關係,德國人促成了《道威斯計劃》的透過,大批外資進入各生產領域,到了1929年,德國從外界得到的投資就已經達到了320億馬克,而這一年,德國的電力、鋼鐵、機器製造、汽車、紡織等工業部門都達到了歷史最好水平。
這就是德國曆史上著名的“黃金20年代”。
說到柏林的黃金20年,不能不提到一個偉大的人物---愛因斯坦,他見證了柏林的崛起。
從1914年4月到1933年3月,愛因斯坦在離開瑞士到了柏林,這時候的柏林,沒有大都市的感覺,如一個鄉鎮。但在此後的20年中,愛因斯坦登上生涯的高峰,獲得諾貝爾獎。而柏林,迅速發展成歐洲高水準的文化重鎮,並躍升為德意志帝國的真正首都。
(此處已新增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