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兒衚衕是南鑼鼓巷西側從南往北數的第四條衚衕,明朝時候,稱為梓潼廟文昌宮,清朝時稱帽兒衚衕。衚衕呈東西走向,全長585米,寬7米,號稱當今京城十大衚衕之一。
帽兒衚衕里老宅舊居多,傳奇故事多,顯赫名人多,如明代將領洪承疇、末代皇后婉容、清末大學士文煜、和敬公主後人輔國公達賚貝子、北洋軍閥馮國璋等都曾在此居住過。
文昌廟在帽兒衚衕21號,是供奉文昌帝(即文曲星)的地方,文昌帝是神話傳說中掌管文運的神仙。文昌廟建於元順帝至正年間,在明朝時,這裡被稱為梓潼文昌宮。清代嘉慶六年(1801年)曾大修。
據史料記載,每年春秋二季,這裡都會進行祭祀。春祭在二月三日,相傳這一天是文曲星的生日。直到辛亥革命後,文昌廟才停止祭祀活動。
現在建在文昌廟舊址上的是帽兒衚衕小學,《明御製護國文昌帝君廟舊碑》仍立院內。
婉容故居,俗稱“娘娘府”
現在的娘娘府早已變成大雜院,只能看到宅院的外面和院門,三間府門已經砌牆變為三間住人的倒座房。在七間南房的後簷牆,開了兩個門,就是現在的帽兒衚衕的35號、37號。
37號院是末代皇后婉容婚前的住所。婉容被冊封為"皇后"後,按禮制其父榮源被封為“三等承恩公”,榮源府升格為承恩公府,作為“後邸”。擴建為西路四進院、東路三進院落。西路正房即為婉容所居。
郭布羅·婉容的祖先是達斡爾族,屬正白旗,為清朝屢建殊勳。1906年,婉容就出生在帽兒衚衕榮源府,婉容的父親開明通達,主張男女平等,年幼的婉容在這種家庭教育觀下,得以讀書習字,彈琴繪畫,並在美國教會學校學習。
正是因為自身才華橫溢,品貌端莊,再加上家世煊赫,婉容被內定成了末代皇帝溥儀的皇后。
據記載,1922年12月1日,迎娶婉容的鳳輿出紫禁城,前往帽兒衚衕,拉開了末代皇帝溥儀大婚的序幕。這一天,從紫禁城到帽兒衚衕的皇后宮邸,沿途觀者數萬,軍警林立,汽車、馬車、洋車難以計數。迎親隊伍有步軍統領衙門馬隊、警察廳馬隊、保安馬隊、軍樂兩班,最後是皇后所乘的22抬金頂鳳輦和清室隨從。
溥儀大婚時,已是民國十一年,清廷僅是名義上的君主。載濤貝勒負責總辦大婚典禮,為維護皇家尊嚴,議定大婚經費為一百萬兩。為了籌措這筆浩大開支,清室上書,向民國政府追討歷年積欠的“優待費”,答覆是“礙難照辦”。無奈之際,繼而向英國匯豐銀行抵押借款,將41箱金銀器皿、兩大木桶瓷器玉器,用11輛汽車運往東交民巷英國匯豐銀行。這些抵押的金銀器皿、瓷器玉器,掏空了清朝皇室的家底兒,才算撐起了這最後一場中國皇家婚禮的“臉面”。
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溥儀和婉容被趕出了皇宮,二人被迫移居天津。隨後,婉容與溥儀便成為了日本偽滿洲國的傀儡,在寒冷的東北,婉容染上了“大煙癮”,與溥儀的夫妻關係也是貌合神離。
1946年,婉容在延吉的監獄裡,走完了她的一生,有說是"用舊炕蓆卷著扔在北山上",也有說是"葬於延吉市南山",死後屍骨無存,時年40歲。這位曾經風華絕代的女子,因為踏入宮門,而葬送了本該美好的一生,結局無比悽慘。
大學士文煜宅邸及花園
清末武英殿大學士文煜的宅邸在衚衕的11號,佔地面積11000平方米,佈局謹嚴,在當時京城的私人住宅中,文煜的宅院頗有名氣,在現存的私家宅院中也很罕見。
文煜的宅子是一處由五座院落並聯而成的大宅子,東、西兩路還各有一個花園。門前有上馬石,門樓內有兩個儲存完好且雕刻精美的抱鼓形門墩兒。
東園即是“可園”,是座仿蘇州拙政園、獅子林的大花園,系晚清北京私家園林中富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據說,花園南北長不過100米,東西寬不過30米。園雖小,但極可人意,故名"可園"。前園疏朗,後園幽曲。據說進入“可園”南門,可見翠竹掩映的假山、曲曲彎彎的小徑,山洞橫石上刻著"通幽"二字。過山洞,豁然開朗,滿園花草,可謂曲徑通幽。只可惜現在不對外開放。
中華民國代理大總統馮國璋故居
文煜宅中的11號和13號是個長方形的大四合院,彼此相連。清政府被推翻後,失去經濟來源的文煜後人日益敗落,只能靠變賣家產為生。1917年張勳復辟失敗後,時任中華民國副總統的馮國璋(相聲演員馮鞏的曾祖父)代理大總統之職,1918年文煜後人將這兩所宅子賣給了馮國璋。
1918年馮國璋下臺後,就困居在帽兒衚衕。1919年12月28日,因傷寒不治,馮國璋在帽兒衚衕去世。經北洋政府總統徐世昌批准,為馮舉行了國葬,全國下半旗哀悼三天,在北京公祭一個月,後移靈至故鄉河北河間安葬。
馮國璋去世後,他的家人將宅子的一部分出租給了朱家溍的父親朱文鈞。1922年至1929年,朱家溍在這裡度過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時光。朱家溍是宋代理學家朱熹的第25世孫,當代著名學者、考古專家、清史專家、戲曲研究專家。其父朱文鈞早年留學英國,是故宮博物院創始人;而他本人,則被喻為"文物界的國寶",在文物收藏與鑑定方面的造詣堪與張伯駒比肩。
中共晉察冀中央局城工部秘密電臺隱蔽地
這裡曾經是中共晉察冀中央局城工部秘密電臺隱蔽地。解放戰爭時期,中共晉察冀中央局城工部在劉仁領導下,向北平城內派遣人員,設立秘密電臺,其中一部就設在帽兒衚衕2號。當年,地下電臺工作紀律非常嚴格,報務員、譯電員和交通員的工作嚴格分開,雙方不接觸。報務員只負責收發電報。譯電員負責將電報譯成密碼,或把密碼譯成電文。電報一律密寫,交通員既不知道內容,也不知道電臺在哪。取送電報都在衚衕裡進行。
當時劉仁同志還為地下電臺工作人員制定了嚴格的紀律:1. 一律停止組織生活;2. 杜絕一切社會關係,不許和親友往來;3. 不允許到公共場所活動,不許上影劇院;4. 不許讀進步書籍;5.安分守己,深居簡出。
達貝子府
達貝子是清代乾隆皇帝之女和敬公主的後人達賚,原居住於現張自忠路7號的和敬公主府。1923年,達賚將該府以15萬大洋的價格賣給直魯聯軍總司令張宗昌,自己遷居到帽兒衚衕6號來了。達貝子去世後,其子多爾吉襲爵。
現在這座貴族宅邸已為私人住宅,不對外開放。只剩大門上氣派的四個門簪、精美的彩繪依稀證明著它曾經顯赫一時的身份。
清代四合院遺存
5號院靠近衚衕東口,為廣亮大門。牆上的說明牌寫到:此宅院坐北朝南,前後四進院落,現存建築面積近900平方米,院內有垂花門、過廳、正房、廂房、後罩房等,並環以遊廊。
去過幾次帽兒衚衕,這所清代四合院的大門總是關閉,估計現在八成也是私宅。
對面街道上還存有一座寬大的青磚照壁牆,從清水脊、蠍子尾上可以看出清代的建築風格
走在這條衚衕裡,多處老宅變成了大雜院,一些老磚瓦上長出了雜草
末代皇帝無比隆重地從這條衚衕裡接走了他的16歲新娘,這個在帽兒衚衕裡出生長大的婉容,即便不幸成了"末代皇后",但也曾光耀了她的門庭。時隔近一個世紀,她的孃家舊宅依然是這個衚衕裡的亮點。
咱北京胡同的院子裡,總有那麼一棵不知活了多少歲的老樹,或是棗樹,或是柏樹,或是槐,在烈日炎炎的夏日,搖著蒲扇的老人們坐在樹蔭兒下扯著家長裡短兒,孩子在院門口追逐嬉戲,也許這就是咱老北京人的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