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嗇。夫惟嗇,是謂早復。早復,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蒂,長生久視之道。
【憨山大師注】此言聖人離欲復性,以為外王內聖之道也(這一章講“嗇”,老子他老人家對於修身養性的一個重大原則。“嗇”,簡也,儉也,減也,即前文提過的“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嗇”與“損”相當於佛家的“空”,把有為法空掉,見到不生不滅,見到空性)。
嗇,有而不用之意(嗇,本義指收穫穀物,是“穡“的古字。古人在收穫了穀物後要仔細保管,於是引申為十分愛惜、節省,即儉也、簡也、減也,減少消耗,量入為出,持而少用,以至持而不用,如此方可長久。多說一句,“養生”不在於以名貴食材、保健品滿足口腹之慾,而在於“嗇”,即減少消耗)。
老子所言人、天,莊子解之甚明,如曰,“不以人害天,不以物傷性”。蓋人,指物慾。天,指性德也(治,對治。人,泛指為人處世,特指我人為人處世時外在的言談舉止。事,事奉、侍奉、畜養。天,泛指大道(大道之體),特指大道賦予天地萬有的、我人與生俱來的不生不滅的那個東西(大道之用,即德也),就是前文被老子他老人家一筆帶過的那個10%,佛家謂之“阿賴耶識”)。言“治人、事天,莫若嗇”者,然嗇,即復性工夫也。謂聖人在位,貴為天子,富有四海,其子女玉帛,聲色貨利,充盈於前。而聖人以道自守,視之若無,澹然無慾,雖有而不用。所謂“堯舜有天下而不與”(典自《孟子》),此以嗇治人也(何為以嗇治人?所謂“靜以修身”,靜者,淨也。治人,指對治我人為人處世時外在的言行舉止。前文有云,“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修行首先要從外在行為、語言上做減法,減少盲動、衝動,減少不良言行,減少精、氣、神外洩,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vs. “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聖人幷包四海,智周萬物,不以私智勞慮,而傷其性真,所謂“毋搖爾精,毋勞爾形,毋使汝思慮營營”(典自《莊子·外篇·在宥》)。蓋有智而不用其智,此以嗇事天也(何為以嗇事天?所謂“儉以養德”。世人迷於名相,心馳外物,觸境顛倒,起心動念不離貪、嗔、痴三毒,內心的惡念會激發並加劇外在的衝動、盲動,以至於產生惡言、惡行,此皆世人取死之道也。故修行者要“反觀觀自心,反聞聞自性”,時刻檢查自己的起心動念,由一念清淨而擴充至念念清淨。綜合而言,如曾子《大學》所言,“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我人之一言、一行、起心動念,都要治之以靜、治之以淨、治之以嗇,治之以儉,都要止於至善、純善。何為止於至善?用佛家話說就是“無我”、“無漏”,至德無我、至德無漏,才可以見道,就是找到天地萬有背後的那個不生不滅)。
復性工夫,莫速於此,故曰“是謂之早復”。此“復”字,是《復卦》“不遠復”之意(“不遠復”即是“反觀觀自心,反聞聞自性”),言其速也,又如“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之意(何為早復?簡單講,就是回頭,發現走錯了路,那就儘早回頭,迴歸正途,迴歸正道。進一步,可以用“復卦”解之,“雷在地下”,邵雍所謂“迴圈往復,生機復萌”。生命皆是向死而生,每日裡心馳外物、殫精竭慮、聲色犬馬,精、氣、神不斷消耗,生機消退,殺機漸長,生命逐漸衰老,面臨死亡。但是,“天無絕人之路”,如果能及時迴光返照、精神內守,減少乃至杜絕消耗,如同“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在殺機瀰漫之中所蘊含的一縷生機種子就會重新萌發,慢慢生長、壯大,此所謂“一陽來複”,此所謂“生生不息”。嚴冬雖至,春天還會遠嗎?請仔細體會,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四季輪迴,這就是“迴圈往復,生機復萌”。更進一步,“復”就是“反觀觀自心,反聞聞自性”,找到天地萬有的根,見道、證道,與道合一,所謂“歸根曰靜,靜曰覆命”)。
莊子曰:“賊莫大於德有心”,然有心之德施於外,故輕而不厚(“心”不死,則德不全、不厚)。復性之功,天德日全,不期復而自復,所謂“復,見天地之心”,故曰“早復,謂之重積德”(重,深厚、厚重。何為重積德?懂得在心馳物慾、殫精竭慮、精氣神日漸耗散的岔路上及早回頭,重新迴歸正道,簡言之,迴光返照、精神內守,損之又損,生滅滅已,以至於無為,至德無我,至德無漏,這就是“重積德”。至德無我,至德無漏,不生不滅,則見道矣,是故《易經》有云,“復,見天地之心”,從這個角度,你也可以說,德者,得也,失而復得之意也)。
能重積德,則無不克矣。此“克”字,乃克敵之克,即顏子“克己”之克(克,本義是戰勝,此處指戰勝、剋制自身的盲動、衝動與無休止的心念慾望,《地藏十輪經》有云,“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藏如秘藏” vs. “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 vs.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請認真體會。何為重積德則無不克?人世間,最複雜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人心、人慾,我人本能的衝動就是凡事都要加入個人的意志,你加一點,我加一點,他或她再加一點,於是正常的事情會變得不正常,簡單的事情會變得無比複雜,此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如果我們能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行不言之教,處無為之事,讓萬事萬物迴歸到其原本的執行軌道,遵循其內在的執行規律,即凡事順道而行,一切事情都會變得正常、有序、簡單。《周易》有三易,所謂不易、變易、簡易,體不易,相變易,用簡易,大道之行本來如此、本就如此,此即是“我無為而民自化”、“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德澤深厚,無我、無分別,安忍不動,靜慮深藏,任物自化,則遇事無往而不利。人心、人慾就如同塵土和泥垢,當塵土和泥垢進入到一臺原本平穩執行的高精密機械,出故障絕對是家常便飯,不出故障反而是不正常,直至機器裝置因為塵垢過多,最終崩潰停轉、徹底損壞,人心、人慾就是具有如此的破壞力和殺傷力)。
以性德日厚,則物慾消融,而所過者化,無物與敵,則其德高明廣大,民無得而稱焉,故曰“無不克,則莫知其極”。極,至極,猶涯量也(極,極限、限度、邊界。聖人之厚德無比廣大,大而無外,小而無內,無處不在,有如駿馬在草原上馳騁,蛟龍在江海中暢遊,雄鷹在天空中翱翔,萬類霜天競自由,唯厚德能夠任物自化,唯厚德能夠載物順道以行。此儒家謂之“克己復禮”,道家謂之“厚德載物”)。
此內聖之德既全,雖無心於天下,乃可以託於天下,故曰“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此內聖之道,真以治身,其緒餘以為天下國家,故曰“可以有國”(至德無我,至德無漏,不生不滅,厚德無邊,無處不在,聖人與道合一,此為“內聖”;若託之以家國天下,教化天下蒼生順大道以行,此為“外王”。進一步,“有”,天地萬有的有。“國”,可以是家國天下,也可以是世間一切治生產業,《法華經》有云,“一切世間法,皆是佛法”,“一切治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有國,可以是一切世間法、出世間法)。此道先天地不為老,後天地不為終,故曰“可以長久”(母,即本章開始提到的“嗇”。何為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於世間法,從事世間一切治生產業,懂得“嗇”的原則,即勤儉節約、勤儉持家,量入為出,順道以行,人生可得善始善終,事業可得長長久久,所謂“基業長青”。於出世間法,懂得用“嗇”,即是早復,早復是謂重積德,至德無我,至德無漏,厚德無邊,與道合一。大道,不生不滅,無始無終)。
古人所言“深根固蒂,長生久視之道”者,如此而已。結句蓋古語,老子引證,以結其意耳(蒂,指瓜果與莖、枝相連的部分,此處“蒂”應做“柢”,邏輯上才講得通順。柢,音底,樹木之根也。何為深根固柢?大道是天地萬有的根元,修道者見道以後就找到了根,證道之後就與道合一,此之謂“根深固柢”。治人、事天由“嗇”開始,一路上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至德無我,至德無漏,厚德無邊,見道、合道,方可長生久視。何為“長生久視”?大道,不生不滅,不動不搖,無始無終,聖人與道合一,諦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生而不有,為而不恃,故有萬物順道以行,生生不息,此之謂“長生久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