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宏剛
漢字在數千年前被華夏先民創造出來後,雖然在寫法上經歷了篆書、隸書、草書、行書、楷書等多種字型的演變,但在形式上,大多數漢字是以“繁體字”的形態出現的,一直沿用到幾十年前。
繁體字由於筆畫繁瑣,字形複雜,在普通大眾中間,被調侃為“三多五難”,“三多”是指字數多、筆畫多、讀音多。“五難”是指難認、難讀、難記、難寫、難用。
這就導致漢字只能在文人中間流傳,普通大眾很少有機會和條件去讀書識字,這對傳播文化、普及知識、交流思想都非常不利。
從19世紀開始,“漢語文化圈”的各個國家掀起了學習西方文化的思潮,紛紛棄用漢字。在此影響下,國內不少學者也建議棄用漢字而使用拼音文字。
此時期,於內於外,都不利於漢字的發展。因此,改造漢字勢在必行。
1956年初,醞釀已久的《漢字簡化方案》終於出臺,採取三種方法對數千個常用漢字進行了簡化。
第一種方法,刪減俗體字的筆畫,讓寫法不再那麼繁瑣。
比如,関——關,覌——觀,縂——總,覚——覺。
第二種方法,根據古人在草書、行書中的寫法,對一些字進行“省變”,這種情況多出現在對偏旁部首的改變上。
比如,訁(訁),飠(飠),糹(糹),釒(釒),省變後的偏旁部首要比原來的簡單得多。
第三種方法,用同音字或近音字來取代複雜的字。
比如,稻榖的“榖”和山谷的“谷”,原本是兩個不相干的字,但為了省略筆畫,就統一用筆畫少的“谷”來替代。
如今,在“漢語文化圈”內,我國大陸地區,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華人地區,使用的是簡化漢字,而我國港澳臺地區,日韓,以及國外其他華人地區,仍然在使用繁體字。
簡化字和繁體字到底孰優孰劣?到今天,學術界依然沒有爭論出所以然來。
不過,簡化字被推廣起來後,在各行各業發揮出巨大優勢,最顯而易見的作用是:讓普通大眾讀書識字更加便捷,對掃除“文盲”起到了立竿見影的作用。
毫無疑問,《漢字簡化方案》的實施,是非常成功的文化工程,對漢文化走向全世界的意義非常重大。
在《漢字簡化方案》通過後的21年後,也就是1977年12月下旬,《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呼之欲出。被第二次簡化了的漢字,俗稱“二簡字”,是在簡化漢字的基礎上,進一步刪減一些漢字的筆畫,改變一些漢字的造型,而推出的一種新式的漢字字型。
可以看出,“二簡字”要比“一簡字”更加簡單、好寫,以至於從1978年4月到7月,教育部發出了好幾次通知,倡導人們在課本、教材、報紙、雜誌、圖書出版、板報、標語、書信等媒介上,全面停止使用第一次簡化字,而使用“二簡字”。
在那些年,所有平面媒介上出現的漢字,都是看起來有些怪異的“二簡字”。
為什麼說“二簡字”看起來怪異,大家看看它的造型就清楚了。
“二簡字”的簡化方法主要有以下五種。
第一,用筆畫簡單的同音字代替筆畫繁瑣的字。
比如,“酒”簡作“氿”,“蔥”簡作“茐”,“籍”簡作“笈”。
第二,用原來字的特徵部分來代替原來的字。
比如,“貳”簡作“弍”或“二”,“柒”簡寫為“七”。
第三,對一些複雜的漢字只保留原字的輪廓,省略其中的部分筆畫。
比如,“堂”簡作“坣”,“停”被寫作“仃”。
第四,對一些原字筆畫複雜的部分,用簡單的筆畫(或單字)來代替,產生如同符號一樣的字。
比如,“割”簡寫為“刈”。
第五,以會意字的組合方式,把一個複雜的字,用幾個常用字(或偏旁)組成一個字。
比如,“矮”簡寫成“仦”。
在20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那幾年,“二簡字”被推廣起來後,很快應用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雖然寫起來簡單,但幾乎沒有起到正面作用。
比如,“副部長”會被寫成“付部長”,觀者很容易產生誤解,還以為是姓付的部長。“雞蛋”會被寫成 “雞旦”,對習慣了前一種寫法的人來說,看到後一種寫法一臉懵懂。
最大的麻煩體現在對一些姓氏的改變上。
比如,“蕭”姓被寫作“肖”,“廉”姓被寫成“連”,“藍”姓被寫作“蘭”,“戴”姓被寫成“代”,“閻”姓被簡化為“閆”,“詹”姓被簡化為“佔”,“虞”姓被簡化為“於”或者“餘”,等等。
姓氏是一個家族祖祖輩輩沿用下來的,代表了一個家族的血緣關係和宗族觀念,怎麼能說改變就改變呢?
“二簡字”的出現,給普通大眾的生活帶來了極大麻煩,弊端遠遠大於利好,甚至阻礙了社會的向前發展。所以,《人民日報》在80年代初,專門在頭版頭條發表了一篇文章,來聲討“二簡字”,對其評價為:字形怪異,令讀者困惑。
1986年6月下旬,國務院宣佈廢除“二簡字”。至此,流行9年之久的“二簡字”終於退出了歷史舞臺。
“二簡字”在當時之所以失敗,主要原因是:“一簡字”推廣20多年來,我國的文盲人數大大減少,全國大多數人已經能認識不少漢字,文化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因此,繼續簡化漢字的必要性已經不大,過度簡化漢字反而會適得其反,不但會降低漢字的文化內涵,還會增加學習成本,給人們的交流帶來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