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麵,爛面,寬湯,緊湯,拌麵;重青(多放蒜葉),免青(不要放蒜葉),重油(多放點油),清淡點(少放油),重面輕澆(面多些,澆頭少點),重澆輕面(澆頭多,面少點),過橋——澆頭不能蓋在麵碗上,要放在另外的一隻盤子裡,吃的時候用筷子搛過來,好像是透過一頂石拱橋才跑到你嘴裡……”
這是在蘇州城生活了一輩子的作家陸文夫,其小說《美食家》中關於蘇州面讓人垂涎欲滴的記錄。
蘇州人愛吃麵也講究面由來已久,種種關於面的“規矩”讓人想起舊時。
那時,對於澆頭或面的多少並不在意,只知道要填飽肚子,但依然要泛著醬香的紅湯、各色澆頭以及細白的龍鬚麵。特別是到了冬日,或許山珍海味也比不上記憶中這碗熱乎乎,剛下好的面。
一碗“講究”的面
傳說中,蘇州人愛吃的奧灶面原是“懊糟面”(即邋遢之意)。
其故事大抵是在清朝同治年間,玉峰山下當爐的店主顏陳氏取南北面食之長,製作出一種面白、湯紅的紅油麵。由於色香味俱佳,深受過往食客喜愛,但受到一些同行的嫉恨,將其紅油麵說成是“懊糟面”(即邋遢之意)。
雖然並不影響營生,但名字實在難聽,直到某一日,店鋪來了位書生,他提議乾脆取“懊糟”諧音,用“奧灶”兩字為招牌,才有瞭如今江南出了名的麵食“奧灶面”。
或許有人會說,煮麵條還不簡單?大火燒開了水,把面投進鍋中煮沸不就好了。
其實哪有這麼容易,如陸文夫在《美食家》中所說的那般,講究的人吃麵條連煮麵的麵湯都有要求,要吃“頭湯麵”才好,這樣
煮出來的面才會清爽滑溜,口感好。 不過,現在的快節奏很難讓人有心力在家中做一碗溢滿了蘇州味道的面,畢竟從湯頭、澆頭到面,每一步都得講究。
這碗“書”州面,是有著246年曆史的老字號乾生元與“蘇幫菜宗師”潘曉敏掌勺的胥城奧灶面藉此攜手開發出一款速食奧灶面,便是要讓食客居家也能輕易嚐到工藝精細的蘇式美食。
即使懶睡也能不急不慢的來一碗“頭湯麵”。
燒開水,按照蘇州人的儀式感,先燙碗,再將奧灶面用雞骨、豬腿骨、螺螄、草魚等搭配十四種中藥材熬煮9小時濃縮而成的湯頭用沸水衝好,加上40秒即可快煮而成熱乎乎的面。
雖說蘇式面本就細,但我們所用的龍鬚麵仍舊比市面上要更細一些,且經過足足六次壓面,爽滑又筋道;澆頭是奧灶面中最經典的燜肉與“爆魚(即燻魚)”,尚未開動就香味撲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