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王廟原址位於今南京市玄武區鐘山北麓太平門外,和李文忠墓毗鄰,裡面供奉的是一個叫蔣子文的人。蔣子文在漢末時曾任秣陵(今南京)縣尉,後來在鐘山腳下因追捕盜賊而死 。東吳孫權建都秣陵後,封他為鐘山神,改“鐘山”為“蔣山”,並建了蔣王廟以供人們祭祀。
本組圖片反映的是民國時期,蔣王廟舉辦廟會的盛況。
拱形的券門,上面有一大兩小三塊石板組成的牌匾,上書有“敕建蔣王廟”的字樣。 《金陵古蹟圖考》中載:“蔣子文之廟,始興於吳,崇於晉,大於南齊,而衰於明”。 民國元年(1912年)被改為私塾,後又改為“中華民國義農會附設農林小學校”。
兩排整齊的參天大樹,大樹下拴著幾匹牲口,中間一條筆直的路面直通蔣王廟的大門。
每年農曆四月十五,是蔣王廟開廟會的時間。為了配合廟會,小學校提前放假,空出場地供人們前來祭祀和交易。
蔣王廟的戲臺造型精緻,臺簷有眺角。後面連有“廂房”,觀眾可以站在三個方向看戲。
此時的戲臺被當做了廟會的臨時指揮部,上面站著一些穿著黑色制服的警察,負責廟會的秩序和安全工作。
戲臺旁邊有臺階可供上下,從圖中可見有一個人正拾級而下。雖然和前圖的拍攝角度差不多,但可能並非同一天拍攝,戲臺前面,出現了很多生意人擺設的小攤。
沿道路兩側擺滿了地攤,所賣的東西應有盡有,菜籮、藤椅、木頭腳盆甚至於碗筷等小物件,窄窄的馬路上人潮擁擠。狹窄的道路上人來人往,絡繹不絕。在道路的遠端,又看到了戲臺的影子。
據老人回憶,當時趕廟會的小販常常提前幾天就過來了,有人花錢在附近的居民家借住,有的自帶帳篷野營,幹小本生意乾脆在街頭打地鋪露宿,目的都是等待廟會正式開始能搶到一個好攤位。
人潮如湧,將狹窄的空間塞得滿滿的,賣小吃的攤位上正冒著滾滾熱氣,四溢的香味誘惑著過往的行人。
當年的廟會聲勢非常浩大,綿延好幾里路。廟會期間, 堯化門、邁皋橋、王家灣、唐家山周邊地區男女老少紛紛前來趕會,平日靜寂的蔣王廟一帶變得人聲鼎沸,熱鬧非凡。
上世紀六十年代,蔣王廟被拆毀,現在的南京,與之有聯絡的大概只有蔣王廟這個地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