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1月30日,志願軍20軍89師267團在長津湖和美軍陸戰一師第7運輸大隊遭遇,267團一舉將第7運輸大隊殲滅,繳獲了一批物資。最讓戰士們高興的是其中有3000床羊毛毯,可如何分配這3000床羊毛毯卻成了擺在大家面前的一個難題。
【曹寵拍攝的志願軍開赴長津湖戰場】
雖然我軍有一切繳獲要歸公的紀律,但在戰場上繳獲的敵軍軍用物資就地補充自己的做法也是有的,現在267團就面臨著這樣一個選擇。如果上繳到89師或20軍,由上級統一分配,267團很可能分不到幾床,戰士們爬冰臥雪,現在急需要能禦寒的物品,不少人主張自己留下來。如果上繳到89師,這3000床羊毛毯又不夠全師人分的,團長思前想後,還是決定向師首長彙報。
89師政委王直接到彙報,只思索了片刻,就想到了一個出人意料的辦法。這位王直政委可不是一般人,他就是電影《英雄兒女》中王文清政委的原型。89師在整個長津湖戰役中凍傷人數是最少的,這全是王直政委的功勞。
【《英雄兒女》中的王政委,其原型就是王直政委】
早在兩個半月前,20軍接到命令秘密北上時,王直就開始留意報紙廣播上的訊息,他認為部隊北上的目的地很可能是去朝鮮,保家衛國,抗美援朝。作為福建人的王直雖然不知道東北的冬天有多冷,但他不敢掉以輕心,認為馬上就要進入冬天了,禦寒工作應該放在首位。所以,89師在瀋陽停留的一天時間裡,王直和師長餘光茂什麼也沒做,就是到處去找棉衣。
89師在山東充州駐訓時,穿的是一斤半的薄棉襖,這種棉襖在山東的冬天沒什麼問題,可王直一到瀋陽就覺得冷,這也是他格外注意部隊禦寒棉衣的原因之一。等到89師從瀋陽出發時,已經全員換上了四斤的厚棉襖,而且每人還弄了一件大衣。現在89師缺的是棉帽、棉褲、棉手套和棉鞋。20軍和其他部隊不同,他們戴得不是那種護耳的棉帽,而是露耳的大簷帽,保暖能力更差,但眼下由於物資缺乏,能一人弄一件厚棉襖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20軍在火車上做戰前動員,可以看到他們都戴著大簷帽】
到了長津湖之後,戰士們終於領教到了嚴寒的威力,部隊很快出現了凍傷。由於沒有棉帽和棉手套,戰士們只能各自想辦法解決。比如用毛巾搭在頭上護住耳朵,再戴上大簷帽壓住毛巾。有的則把毛巾當口罩戴著,把棉被裡的棉花掏出來做護耳和手套,只要能禦寒,什麼軍容形象都不那麼重要了。
當王直聽說267團繳獲了3000床羊毛毯後,只思索了片刻,就命令將羊毛毯全部剪成小塊,分給全師每個戰士。會做手套的就做成手套,不會做的就直接用毛毯把手和腳包起來,這樣也能禦寒。當時絕大多數戰士都是窮苦出身,美軍的羊毛毯是他們眼裡是高階得不得了的物件,聽說要把這些東西全部剪碎,一個個都心痛得不得了。可王直認為,再高階的東西也沒有保持部隊的戰鬥力重要,就這樣3000床“高階”羊毛毯被全部剪碎,分到了89師每個戰士手中。
【真實的王政委(右二)攝於1950年10月】
整個長津湖戰役中,9兵團三個軍共凍傷減員28000餘人(其中凍死4000餘人),平均每個軍凍傷減員約9000餘人,平均到每個師凍傷減員超過2000人(每軍四個師)。而89師凍傷減員僅為400人,遠遠低於其他師的凍傷減員人數,王直政委居功至偉。
由於89師的禦寒工作做得好,因此也一直保持著較高的戰鬥力,即便是在追擊美軍的途中,89師也是全兵團唯一一個保持完整建制的師。12月3日,王直政委親率一個團在社倉裡全殲美軍步兵第3師一個營,斃敵300餘人,俘虜400餘人,繳獲汽車、坦克共140輛,還繳獲飛機一架。如果整個兵團都能像89師一樣解決禦寒問題 ,可能長津湖戰役的結果又要完全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