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的蘇德戰爭,可謂是人類歷史上前無古人(也很有可能後無來者)般的最大規模機械化大戰。兩軍數以萬計、乃至數以十萬計的坦克、大炮、自行火炮、作戰飛機的鋼鐵碰撞,既是兩軍戰鬥實力的直接對話,更是兩國軍工生產能力的大比拼。
而令人稱奇的是,相對於德國來說較為貧困的蘇聯卻能夠在戰爭中生產出比德國更多的武器,而且其看似“傻大黑粗”的軍工產品,真實的作戰效能也完全不遜色於一貫以“精良可靠”著稱的德式裝備。
那麼,蘇聯為什麼能實現對德國的軍工逆襲?這其中又蘊含了怎樣的軍事智慧呢?
上圖_ 二戰蘇軍的第7近衛重坦克旅的一輛IS-2
- 立國環境的不同,使蘇聯對軍工生產的投入更大
眾所周知,早在一戰之前,德國就已經是世界上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工業強國。而同時期的沙俄,還是一個十分落後的半工業化農業國,甚至連機槍這樣的步兵武器都不能完全實現自給,這也是俄軍在一戰中表現糟糕的一個重要原因。
十月革命後蘇俄建立,西方帝國主義國家立即宣佈支援白俄勢力對抗紅色政權,並派兵實施武裝干涉。經過三年內戰及反干涉戰爭,蘇維埃才穩定了國家政權。但西方國家從未放棄對新興的蘇聯實施圍堵,不僅在蘇聯邊境陳兵百萬,還經常進行挑釁性軍事演習(波蘭、日本)。
在這種國際形勢下,蘇聯不得不開展以重工業、尤其是軍事工業為主的國家工業化建設,也就是如今廣為人知的第一和第二個五年計劃。兩個五年計劃的順利完成,使蘇聯一舉成為當時世界上屈指可數的擁有完整工業體系的工業化大國。
上圖_ 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斯大林(1878年12月18日—1953年3月5日)
在這十年中,蘇聯對軍工生產的投入尤為上心。斯大林等蘇共領導人認為,如果國防工業落後的話,蘇聯必然會被帝國主義的侵略所打敗。
為此,第一個五年計劃中,軍事工業佔到了整個工業投資額的63%,在整個工農業投資額中的比重也達到了47.7%。為實現國防建設“彎道超車”,蘇聯不惜動用本就可憐的外匯和黃金儲備,從美、德、法等國大規模購進機器裝置,又與德國秘密進行軍事合作以提升軍工質量。
可以說,如果沒有國家對於國防建設和軍工生產的高度重視與大規模投入,蘇聯就絕不可能在二戰中打造出那令人生畏的“鋼鐵洪流”。
上圖_ 二戰納粹德國海軍
反觀德國,由於其工業基礎本就十分發達。加之納粹黨為爭取民眾支援,在其上臺後採取了改善民生的施政方針。雖然從1933年開始,納粹政權大幅度提升了軍工生產規模和軍費開支,以擴建陸軍、海軍,重建空軍,但其軍費佔財政總額的比例並不高。
1939年發動戰爭後,由於初期戰事一帆風順,且希特勒考慮到一戰中因國民生活水平下降而發生起義的教訓,不敢投入過多的人力物力財力用於軍工生產。在1941年蘇、英等反法西斯國家已採取三班倒的24小時軍工生產方式時,德兵工廠仍實行一天8小時的工作制。
直到1943年兵敗斯大林格勒,預感不妙的希特勒宣佈實施全國動員,但其仍不敢下達強制生產指令,且為照顧大企業家(這些人很多都是納粹黨上臺的重要推手,希特勒也得罪不起)的情緒,納粹也沒有大幅削減民用消費品的生產。戰後蘇聯專家曾統計,如果德國在1943年以後將民用消費品生產力砍去一半轉而用於軍工生產,其軍工產量至少能提高53%。
上圖_ 斯大林格勒戰役
- 戰時卓越的生產組織,令蘇聯在軍工競賽中爭得先機
蘇德交戰伊始,由於大片國土淪喪,蘇聯不得不將位於其歐洲地區的工業裝置搬上火車、飛機,運到幾千公里之外的烏拉爾山、新西伯利亞,以重建工業生產基地。由於準備充分、組織得當,這些經過搬遷的工廠只經過4個多月就重新運轉併產出了大量武器裝備。時至今日,包括俄羅斯在內的多國曆史學者都認為,蘇軍在二戰中哪一次戰役的勝利,其意義都比不上重工業特別是軍事工業東遷這一歷史性成就。
1941年下半年開始,蘇聯動員85%的工業產能為軍工服務。僅在1942年,蘇軍就生產坦克及自行火炮2.4萬輛,而同期德國只有5600輛。這使得蘇軍即便經歷了1942年夏的大潰敗後,還能在當年年底的斯大林格勒戰場集中絕對優勢的兵力兵器進行戰略反攻。
上圖_ 阿道夫·希特勒(1889年4月20日~1945年4月30日),納粹德國元首、總理,納粹黨黨魁
而德軍在戰爭之初的巨大勝利,卻使希特勒認為憑藉現有武器很快就能打垮蘇聯,故沒有對軍工生產的全面動員做出任何規劃和準備,直到1944年,其坦克、大炮、飛機等主戰兵器的產量較1941年都沒有太大提升。
1943年被迫進行“總動員”後,卻又因為倉促上陣和組織不力,德國軍工產值遠不如蘇聯。以飛機為例,整個1944年蘇聯共生產作戰飛機4萬架,同期德國僅為2.6萬架。
此時蘇軍已處於全面反攻的態勢,奪佔的工業資源日益增多,加之又有英美盟國的大量援助,其軍工生產更是如虎添翼。而德軍由於不斷後撤,其東歐僕從國幾乎全被蘇軍佔領,軍工生產的重要外援斷絕。尤其是在匈牙利、羅馬尼亞的石油基地的丟失,更使德國整個工業乃至軍事行動大受限制。
上圖_ V-2導彈德,是德國在1942年研製的第一種彈道導彈
- “群眾武器”壓倒“精英武器”
二戰中德國軍工以科技發達、質量極高而冠絕群雄。最早的導彈武器V1、V2,最早的實用化突擊步槍Stg44,最早的實用化噴氣式戰鬥機Me262都出自德國。德國製造的火炮、步兵武器、坦克也都是軍中精品。
但是,德制武器有一個最大的缺點,那就是因過於追求質量而導致數量嚴重不足。導致這種局面出現,首先是因為希特勒奉行德意志是“優等民族”的理念,認為佔世界人口總量少數的德意志人必能統治世界,故而反映到軍工生產上,就是納粹高層迷信少量的“優良武器”足以匹敵數量上佔絕對優勢的敵人。所以其武器一味追求高精尖,而忽略了對簡便和適應下層群眾的需求。
而蘇聯因為長期被西方軍事封鎖,客觀上必須要求能夠在必要時迅速擴充國防力量。故而其武器大多結構簡單、皮實耐用,這不僅可以簡化工序以便大規模生產,更有利於用其儘可能多地武裝起文化水平不高的底層群眾。
上圖_ 二戰頭號坦克王牌卡爾尤斯,及其車組在虎式坦克前合影
德軍的高階裝備雖然威力巨大,但由於“後勁不足”,使其不可能在整個戰爭中都保持優勢。例如德軍引以為傲的虎式和黑豹式坦克,單車造價是蘇軍T—34/85坦克的4倍,工時更達6倍之多。即便在1944年蘇德兩軍坦克戰損比為2:1的情況下,蘇軍仍可透過遠超德軍的產能迅速彌補損失並越戰越強。
迷信於己方精良武器德軍還發現,蘇軍時常會使用極其簡單的方式獲得火力優勢。比如迫擊炮,由於其精度差、射程近,被德軍嘲笑為“會噴煙的鐵筒”,二戰中德國只生產了18萬門迫擊炮,而蘇聯卻生產了80萬門。戰鬥中蘇軍經常在主要攻擊方向上集中上千門迫擊炮進行密集轟擊,既彌補了精度上的不足,又形成了對敵軍的火力碾壓態勢。
有人形容德軍的武器是“精英武器”,而蘇軍的則是“群眾武器”。如果是參加一場無需大量武器的區域性戰鬥或小規模作戰,那精英武器確實能夠展現其強大的戰鬥力。但在大規模、長時間的持續性交鋒中,隨著雙方武器裝備損耗的激增,擁有一定質量且價格低廉的群眾武器必然是最佳的選擇。
上圖_ 蘇聯民眾在後方的工廠生產
不得不說的是,蘇聯能夠在戰爭中儘可能壓縮群眾生活水平以滿足軍工生產,且國內還未因此造成大規模變亂,正是因為蘇聯人民明白他們所進行的保家衛國的正義戰爭。
而納粹在生死攸關之際卻不敢實施全面的軍工生產動員,恰恰是因為他們所發動的侵略戰爭的源動力便是到他國進行掠奪,以便使用大量不義之財“賄賂民眾”來維繫其民心士氣。非正義的侵略戰爭所帶來的動員能力的侷限性,註定了德國的戰時軍工生產無法超越同仇敵愾的蘇聯。
作者:林森 校正/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
〔1〕徐焰《鐵血蘇德》
〔2〕[美] 戴維•格蘭茨《泥足巨人:蘇德戰爭前夕的蘇聯軍隊》
〔3〕[英]傑弗裡•羅伯茨《斯大林的戰爭》
〔4〕[德] 阿爾伯特•施佩爾《第三帝國內幕》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