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屆全國書博會在山東國際會展中心圓滿舉辦。到書博會上看書、選書,八折六折甚至半價買到自己喜歡的書,那種高興的心情,如同大熱天口乾舌燥,突然喝到一杯冰鎮酸梅湯般地爽快。讀書人喜歡書博會,作家們同樣也喜歡。對於作家來說,書博會更像是一個蘊藏著無限可能的“寶藏”平臺,能夠帶來諸多看得見和看不見的效益。
書博會最顯著的效益之一,是能夠讓作家作品更容易為更多人知曉,或者說更容易提高作家作品的知名度。書博會是一個國家級平臺,規格高,規模大,各界關注,媒體聚焦。在書博會上,有些平時不注意的細節,都可能受到足夠關注,甚至無意間被放大,收到意想不到的傳播效果。一些有才華、有潛力但暫時還沒有多大知名度的作家,就是從亮相參與書博會開始,走上“一鳴驚人”之路。正因此,大家參與書博會的熱情一直居高不下。
名家們都喜歡參加書博會。名家新作釋出會、閱讀分享會,一直是書博會的亮點內容板塊。本屆書博會自然也不例外。梁曉聲、張煒、劉心武、曹文軒、高建群、劉醒龍、郭寶昌、閻崇年、鐵流等一批名家,專程到現場推介新書,分享創作經驗,為讀者簽名售書。另有一批著名的作家和評論家前來為他們助陣,更是大大提升了活動影響,現場往往是一座難求。
名家看重書博會,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在他們看來,書博會才是讀書人、寫書人自己的一方天地,很自然,很純粹,又沒有多少拘束。作家之間、作家與評論家之間、作家與讀者之間,可以直接對話交流,暢所欲言。著名作家梁曉聲帶著自己的新作《我那些成長的煩惱》前來舉行新書釋出會。這是一本自傳體小說,描述了作者本人從小學到初中的成長過程。作者經歷過“或者拉地瓜、或者撿煤渣”等種種難以忘懷的生活磨難,也品嚐到與家人和小夥伴之間種種記憶猶新的親情、友情。書中記錄的那些故事,在對生活的回憶與品味中,傳遞出一種尊情重義的價值觀,一種積極進取的人生觀,一種透過奮鬥改變現狀的精氣神。這大約也正是梁曉聲為青少年創作這部作品的初衷。如今,許多家長在孩子教育問題上,遭遇到種種難題,親子關係中打上了解不開的“結”。那些正處在這種困境中的家庭,聽聽梁曉聲講的故事,認真讀讀這本書,或許能夠從某個地方找到走出去的那扇“門”。
有些作品的文學地位或學術價值,經過書博會的碰撞和沉澱,可能更清晰地凸顯出來,成為引領某一領域寫作或者研究的風向標。例如,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的“思想的邊界”叢書(第一輯),在本屆書博會上舉行了作品研討會。這套叢書包括《“信”者“信史”也——茅盾書信研究》(北塔著)、《巴金書信中的歷史枝葉》(周立民著)、《郭沫若書信中的當代中國》(李斌著)、《書信裡的文章大家》(逄金一著)四種。參加研討的著名學者、華東師範大學教授陳子善評價,這套叢書“學術性、資料性、可讀性三美並舉,不僅證明了作家、學者書信中的‘思想’沒有邊界,也證明了這套叢書頗具創意”,拓展了對作家們研究的領域,是研究新時期文學不可多得的參考文獻。我們也相信,這套叢書的出版,會吸引更多人從這個角度切入,去觀察和研究更多的作家,由此取得令人耳目一新的學術成果。
書博會給作家們帶來的效益,遠不僅僅這些。作家們對書博會的重視,當然也不僅僅是因為這些。不止一位作家談到,他們來到書博會上,面對面與讀者交流,絕非僅僅為了推介自己的作品。在他們身上,還體現出一種可貴的責任意識、陣地意識。湖北省文聯主席、著名作家劉醒龍帶著他的新書《如果來日方長》來到書博會。他親身經歷了武漢“封城”的七十六天,用自己的筆觸記下所經歷的點滴,最後創作成這本長篇紀實散文。他說,這本書“是一位普通武漢市民、普通中國人寫給他所熱愛的城市、他所熱愛的祖國、他所熱愛的時代的致敬書”。有呼必有應。作家們的社會責任、家國情懷,也獲得讀者和觀眾真誠熱烈的回應。從這種默契的呼應中,我們能夠真實地觸控到當今的時代精神,感受到這個時代進取有為的文化精神。
以書為媒,書博會把天下的愛書人凝聚到一起。這些有趣的心靈之間,彼此也會默契呼應:投之以期待,報之以好書。你有好書,我必不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