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決戰》是一部氣勢恢宏的解放大劇,講述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間解放軍向國民黨發起的三次戰略決戰,用4個月的時間共計殲滅和收降了國民黨部隊約154萬人,基本摧毀了其在長江以北的全部勢力,扭轉了解放戰爭以來的天平,為解放全國奠定了基礎。
自此以後,國民黨從最初的氣勢洶洶,轉變成要和談,乞求劃江而治,但歷史的腳步不會停下來,解放的洪流很快席捲全國,中華大地迎來新生。
歷史不可改寫,解放軍能夠摧枯拉朽快速取得勝利,不僅僅得益於正確的革命路線、正確的戰略戰術部署,還有國民黨內部的腐敗橫行、錯誤決策、禍害民生的因素,本文就從蔣系的角度,淺談蔣家王朝王朝轟然崩塌的必然性。
01家大業大,患得患失
解放戰爭初期,國共雙方的軍事實力對比是懸殊的,國民黨總兵力約430萬人,四分之三以上的部隊擁有日械以上裝備,包括部分嫡系王牌軍裝備了美式裝備。比起對手,只有130萬“小米+步槍”的解放軍,國軍的優勢拉開的差距豈止一兩個段位,有了這樣的家底蔣介石才敢叫囂在3個月內消滅解放軍。
蔣在江北戰場設立了四個剿總司令部,分別是東北剿總衛立煌、華北剿總傅作義、徐州剿總劉峙、華中剿總白崇禧。四個軍事集團對解放軍制造了非常多的麻煩,全面進攻、重點進攻的執行者幾乎都是這些部隊。
直到1948年,經過了3年的博弈,屢戰屢敗的國民黨部隊從重點進攻轉為戰略防禦,攻防角色的轉變讓這幾個軍事集團陷入了極其被動的局面。
三大戰役中,給後人談論最多的槽點莫過於蔣總統的瞎指揮。他常常因為割捨不下對某一部隊的生存幻想,亦或是某一戰略部署還有希望,而過多的干預戰場佈局,直接插手軍事指揮,使得自己的精銳一個接一個的萬劫不復。如廖耀湘、杜聿明等原有逃出生天儲存實力的機會,卻活生生地被蔣嚴令“攻擊前進”去救被圍的友軍,落得被圍殲的下場,真是“要撈的人沒出來,撈人的人又進去了”。
衛立煌看得明白,蔣不考慮戰場現實,為了“面子”而戰,瞎指揮,這樣下去國民黨的東北力量是要被一口一口吃乾淨的,他選擇了放棄,拒不執行蔣的命令,電話裡他氣憤地跟杜聿明說,“這裡的總指揮是你嗎?是我嗎?是誰你不知道嗎?”
02是救火大隊長?還是背鍋大王?
蔣系中能打的將領還是有很多的,救火大隊長杜聿明算是其中一個,他善於用機械化兵團的優勢去挽救局面,企圖帶領部隊逃出生天。
但要真正逃出去只是一個幻想,麾下大軍不僅盡數被消滅,連杜聿明本人也在徐蚌戰場上被俘,此時蔣已回天乏術,敗局已定。
杜有很強的軍事才能,他的部署甚至騙過了粟裕的眼睛,而且他有車輪子,跑起來非常快,甩開追兵一天以上的距離,帶領30萬潰兵大逃亡。
這次救火的任務離成功很近了,直到蔣的最新部署送到了杜的手中,要求他立即調頭去救被圍的黃維兵團,把大好的局面又都丟棄,救火變成飛蛾撲火。
不論東北現場還是徐州現場,杜都只是一個副司令,是蔣空降去挽回局勢的一張牌。尷尬的是他並沒有絕對的指揮權,劉峙一面對杜表示歡迎與託付,一面對杜的部署方案提出反對意見,軍事失利時又怪杜指揮不力,把鍋甩給了杜。救火隊長淪為背鍋大王,委屈又無奈。
03隊友是假,政敵是真
解放軍能夠以秋風掃落葉的速度快速消滅國民黨部隊,與國軍內部的不團結不無關係。蔣的軍事部署不全是瞎指揮,他的營救計劃從大局看有其合理性。
蔣調配大兵團營救被圍部隊,要是執行到位了對解放軍而言確有戰局風險,幾個重兵集團匯合在一起,這樣的硬茬不但會崩了牙口甚至會導致解放軍的重大傷亡。
現實是國軍各軍事主官各有各的算盤,表面上都在執行上級的安排,行動上宛如慵懶的樹懶一般,攻擊前進背後的心思是儘快撤出戰鬥以免自己也被圍,拖到最後的結果卻都一樣,都免不了被殲滅的命運。
和解放軍嚴格執行命令緊密配合,發揮了連續作戰的優良作風相比,國民黨軍的執行力讓蔣徹底地失去翻盤的可能,眼睜睜地看著手底下一個個排著隊被收拾。
04前方吃緊,後方緊吃
蔣王朝失敗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必是人心的旁落,喪失了人性的國民黨政府被人民所孤立,得不到老百姓支援仗還怎麼打?
國民黨政府為了支援大筆的軍費開支,一方面向美國政府貸款,博取美國軍事和經濟上的支援,另一方面加緊了搜刮民脂民膏的步伐。
他們推出的金圓券是一劑喝死自己的猛藥,老百姓的資產被換成金圓券以後導致大面積的通貨膨脹,貨幣貶值縮水,致使大量的中產階級直接破產,引發了經濟圈的強烈不滿。
與之相對立的解放軍大搞特搞土地革命,將解放區內的土地分發給農民,使農有其耕,被壓迫了幾千年的農民體驗到了翻身做主的感覺,為了維護來之不易的土地,農民們自願形成後勤支援隊,紛紛將糧食送到解放軍手裡。要是沒有這些後勤大隊,全國解放的程序恐怕要慢上半拍。
從影視劇的角度看歷史自然是過於簡單的,本文僅從影視效果來評論當然也不夠嚴謹深刻,不能代表客觀的事實。真實的歷史還有其更深層次的東西等待著我們去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