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本人發文《玉米種植新模式“大壟雙行雙株”》閱讀量達13萬之多,得到3000多位網友的點贊,眾多朋友發表評論和私信,有些朋友想了解一穴幾株能利於高產,一穴三株種植模式是否可行的問題。為滿足眾位朋友的要求,特發文談談玉米一穴單株、雙株、三株哪個模式利於高產,這三種模式在生產中使用情況如何。
幾種植模式使用情況
一穴一株:黃淮夏玉米產區,主要是採用等行單株或寬窄行單株種植模式,行株距50~60㎝,株距30~35㎝,每畝有苗4400~3700株上下,每畝產量在600公斤。
一穴雙株或三株:多在東北春玉米產區,主要採用寬窄行種植法,一穴雙株寬行80~90㎝,窄行40㎝,穴距40~45㎝,一穴種2株。一穴三株,又叫品字型種植法,寬窄行距不變,穴距拉大到60~65㎝,每畝4700~5500株。每畝產量在500~700公斤
幾種模式的優劣分析
等行種植:為有一定密度,一般小壟等行相應株距要密些,否則達不到每畝3500~4500株的要求,這樣田間個體與個體之間存在著相互遮檔現象,會造成鬱閉,通風透光性差,葉的光合面積、光合效率、光合時間都會受到較大影響,自然不能獲得更高產量。產量只能停留在一個500~600公斤範圍內,玉米的生產潛能沒有發揮到更大化,很難獲得700公斤以上產量。
等行種植方便機械播種和收穫,省工省力,是一個區域的種植習慣。
一穴雙株種植:大都採用大壟寬窄行種植,拉大行距,有利於充分發揮邊行優勢,提高植株光能利用,確保植株在光合作用過程中有充足二氧化碳,從而增加光合效率。由於行距大,通風順暢,夜間溫度下降快(與等行相比),晝夜溫差加大,提高了幹物質積累,利於產量的提高。土壤得到輪休,增加了有效養分的釋放時間,提高了肥力。反過來促進玉米的健壯生長,為獲得高產奠定基礎。由於行距大,便於生產勞作,還有利於實行機械作業,大大提高勞動效率。由於種植是一穴雙株,玉米的種植密度易調控,很容易達到每畝5000株以上的密度。這也是一穴雙株高產的又一個理由。因此說是奪取高產的理想種植模式。
一穴雙株需有專門機械作業和專門技術人員操作。穴中玉米株距要控制合理,不然起不到雙株應有的作用。
一穴三株:也寬窄行,只是穴距控大。每畝播種穴數少,減少播種時的人工投入,由行寬便於田間勞作,利於增產的原因同一穴雙株,不同的是穴內三株間距需合理安排,否則在玉米抜節後,三株玉米葉片相互交錯與遮擋,造成株間鬱閉,光合作用減少,最終不利於高產。究竟穴內株距多少合理還在試驗階段,另外一穴三株施肥量較其它模式高10%左右。
小結與建議
玉米種植,不問一穴幾株,其核心問題是密度,合理配置行株距,保證所使用的玉米品種,能達到最基本株數的要求,這是達到高產的保證。從當前我們種植情況來看,根據品種確定密度,緊湊型基本苗數要達到4500~5000株,鬆散型基本苗在3500~4500株為宜。在這個密度範內配置行株距,決定每穴株數,是行之有效辦法。根據這些,本人認為:(1)結合本地區實際及種植習慣選擇種植模式,在探索中找出自己的高產模式,才是正確選擇。(2)我認為從高產再高產角度出發,應使用大壟一穴雙株種植模式,透過實踐證明,這種模式利於高產。所以要在總結的基礎上進行應用,發揮其有利一面,克服不利因素。(3),在黃淮夏玉米區域內,不建議使用一穴三株的種植法。(4)改良等行種植,使用寬窄行種植法,逐步縮小等行種植面積。根據地力、品種特徵配置行株距,一般大行70~75㎝,小行50~55㎝,株距25~30㎝,每畝3500~4200株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