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月21日國民黨華北剿匪總司令部副總司令鄧寶珊代表總司令傅作義與解放軍代表林彪、羅榮桓、聶榮臻達成了《關於和平解決北平問題的協議》。次日北平傅作義所部25萬守軍按協議陸續撤出市區接受解放軍改編。當時的電影資料記錄下了兩支軍隊交接城防的鏡頭:進城的部隊是從塞外浩浩蕩蕩入關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出城的部隊正是傅作義麾下的25萬北平守軍。
傅作義率部起義促成了北平的和平解放,從而使古都得以完好無損保留下來。1949年9月27日北平改名為北京並被定為新中國的首都。解放戰爭期間不少國民黨將領在大勢所趨的背景下選擇站到廣大人民群眾一邊率部起義:在朝鮮戰場上屢建奇功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第50軍就是由1948年10月17日起義的原國民黨滇系第60軍改編而來。1949年4月23日國民黨海軍將領林遵毅然率國民黨海防第二艦隊起義。
1949年8月湖南籍國民黨高階將領程潛與陳明仁宣佈通電起義促成了湖南和平解放。1949年9月25~26日國民黨軍新疆警備總司令陶峙嶽和新疆省政府主席包爾漢通電率所部起義促成了新疆的和平解放。其實在解放戰爭中除了常聽到有某某國民黨將領率部起義之外也常能聽到某國民黨部隊向人民解放軍投誠、投降。那麼起義、投誠、投降這三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呢?
表面上看起義、投誠、投降這三種情況都是國民黨軍隊脫離原來那個反革命陣營投入到我軍這邊。不過這三種情況其實還是有著不小的區別,所以我軍針對起義人員、投誠人員、投降人員的待遇也不一樣。首先我們說“起義”這個詞其實有兩層含義:一是指某個階級階層為推翻另外一個階級階層的政權而發動的暴動;二是指反動集團的部分武裝力量或個別軍人背叛所屬的集團投奔革命隊伍。
中國歷史上的陳勝吳廣起義、黃巾起義、黃巢起義就是為推翻當時的統治政權而發起的暴動。國民黨軍隊投奔到我軍陣營的起義顯然不是指的這種意思。這種起義實際上指的是國民黨的某些部隊脫離原來的反革命陣營站到廣大人民群眾這邊。這是基於我黨我軍是革命的一方、國民黨政權是反革命的一方而言的,所以國民黨將領率部起義站到人民群眾這邊是正義的。
北平、湖南、新疆等地的和平解放都是由於國民黨軍隊的起義所促成的。這在客觀上推動了祖國解放的程序,捍衛了國家領土主權的完整,也減少了戰爭對國家和人民的傷害。當然這是基於廣大人民群眾的立場而言的,而當時的國民黨政權絕不會把傅作義、林遵、程潛等人的行為說成是起義。可能有人會覺得投誠、投降不也是放下武器轉投到我軍陣營嗎?那麼投誠、投降和起義的區別何在呢?
主動接洽、不放一槍一炮是對起義最基本的定性。不管以前雙方有沒有發生過交火事件,但從主動接洽倒戈開始不放一槍一炮是最起碼的底線。當然如果是雙方為了掩人耳目故意演雙簧的話則另當別論。除了這種雙方事先約定好故意展開的軍事行動之外起義方不得對接受起義方主動發起軍事行動。發動長沙起義促成湖南和平解放的程潛和陳明仁在過去曾與紅軍乃至解放軍都打過仗的。
不過這些都是發生在主動接洽起義之前的事。這二人在與我軍談判接觸後沒再主動發起過軍事行動,而是主動放下武器接受解放軍的改編,所以我軍認定他們的行為是率部起義。反過來說如果不是主動放下武器接受我軍的改編,而是負隅頑抗之後被我軍俘虜而被動放下武器就叫投降。所謂投誠則是介於起義與投降之間的一種情況。我們這裡可以舉個例子來說明什麼是投誠。
遼瀋戰役期間瀋陽、錦州接連被解放軍攻克後長春就成了一座孤城。國民黨軍長春守將鄭洞國在與解放軍交火接連失利之後將全部兵力收縮到長春城內。後來解放軍對鄭洞國曉以大義之下促使他最終放下了武器。鄭洞國不是像傅作義、林遵、程潛等人那樣主動與我軍談判接觸的,但也不是負隅頑抗後最終被我軍俘獲的,而是在我軍的宣傳攻勢下認清現實放下武器的。
鄭洞國的這種行為就叫投誠。簡單來說所謂起義是在戰鬥還沒開打或剛剛開打、還沒遭到重創的時候就主動放下武器,投誠是在遭受一定打擊後尚未完全失去抵抗能力時主動放下武器,而投降則是在兵敗被俘以後不得不被動交出武器。正因為起義、投誠、投降這三種情況存在區別,所以新中國成立後對起義人員、投誠人員、投降人員所給予的待遇也是不一樣的。
發動長沙起義的國軍將領陳明仁在新中國成立後被授予了開國上將軍銜,而當初他在率部起義時的軍銜是陸軍中將。儘管長沙起義後陳明仁指揮的第一兵團各部隊先後叛逃了40000餘人,但仍被改編為四野第21兵團(後來縮編為第55軍),還被四野首長親自授予了兵團旗幟。新疆的陶峙嶽、綏遠的董其武這兩位國軍將領在率部起義後所指揮的部隊也都被改編為解放軍的兵團建制。
曾澤生率領的國民黨滇系第60軍在長春起義後被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0軍。1950年10月25至26日第50軍奉命渡過鴨綠江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在抗美援朝第四次戰役中志願軍第50軍在漢江南北兩岸在缺武器、缺食物的極端惡劣環境中頑強阻擊敵軍50個晝夜,因其悲壯的戰況、輝煌的戰績感動了志願軍統帥以及黨和國家領導人。戰後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對第50軍做出了高度的評價。
從陳明仁、陶峙嶽、董其武、曾澤生等人率部起義後的經歷實際上已反映出起義將領和部隊的一項重要待遇:起義部隊會成建制保留並授予我軍的番號,指揮這支部隊的軍事首長也成為我軍的高階將領。解放戰爭中起義後接受和平改編的國軍官兵總數量達到了114萬人。這對迅速取得戰爭的勝利、加速祖國解放程序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新中國成立後對起義部隊的官兵都妥善安排了工作。
相比之下對投誠和投降的國民黨軍隊及其將領的處理就比較複雜了。這是因為所謂的“投誠”和“投降”有時其實是很難界定的。理論上說投誠應該是在我軍的軍事壓迫下主動放下武器,而投降則是指山窮水盡的情況下被動放下武器。問題在於該如何判斷對方在放下武器時是不是已山窮水盡呢?事實上當年確實就出現過一些國民黨部隊一開始企圖負隅頑抗,可到後來發現打不過又請求“投誠”的。
這時怎麼判斷對方是否已失去抵抗能力?怎麼判斷他放下武器是主動還是被動?其實這種情況很多時候是難以判斷的,所以有時需要由野司甚至請示西柏坡來決定。投誠部隊一般不會保留建制,但原有的軍官和士兵經過教育和改造後會打散原有的編制補充到解放軍中。至於投降的部隊其實跟兵敗被俘沒啥區別:像宋希濂、陳長捷等人就直接進了功德林戰犯管理所進行改造。
當年西南軍區曾專門下發檔案提出:起義部隊團以上軍官儘量安插留用,團以下的則更為寬鬆;投誠部隊軍官調訓、士兵收槍,經過思想教育後再行分配。至於投降部隊說得直白些本來就是俘虜,所以對他們只要按我軍優待俘虜的紀律不虐待他們即可,但不會像對待起義部隊、投誠部隊給提供安排工作之類的優待政策。有些投降的國軍將領還要進戰犯管理所進行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