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是一個常說常新的話題,高考也多次出過與“語言”有關的作文題。湖北卷出過“母語”,江蘇卷就是“語言”,還有“有句話常掛嘴邊”“老腔何以令人震撼”等。
生活中處處有語言,叮囑、嘮叨、雕塑、基因等,有聲和無聲的,近的和遠的;不同的語言打開了不同的世界,有關乎親情的,有講述生命的,有傳承文化的,等等。
今天這篇《梨花語》是江蘇卷滿分作文,它講的是什麼語言,又傳遞了什麼呢?
我們這邊的“姥爹”,指的是父親的祖父,不知道其他地方有沒有這個稱呼。
這裡的“語言”,既指姥爹曾經說過的話,也指“我”現在想對姥爹說的話,是愛與思念。
文中的“梨花”,是承載感情的意象,是貫穿全文的線索,傳達了親情之美,寄託著隔世之思。
文章好在哪裡呢?
情感真摯感人。不說怎麼真摯吧,一個讀者看完後說,“我想起了我的爺爺,他生前一直想讓我給他讀一遍《隋唐演義》,他自己不識字可就喜歡聽書,可惜直到爺爺生病去世,這個心願也沒有達成,這是我永遠的遺憾”;另一個讀者說,“文字美,情感美,讓我一下子回到高中那個滿屋書香的時代”。
語言細膩優美。全文沒有什麼華麗的辭藻,只是在用心地講述故事、描述場景。像開頭一句“那一年,我豆蔻,你耄耋”僅僅九個字,表意也簡單明瞭,卻給人一種時空感,並散發著深邃空曠悠遠的意境,就很美,有人說這個開頭就可以得20分。姥爹曾經坐的太師椅積灰了,現在它就獨自個在閣樓上“熬”著歲月,“熬”字用得真好,既賦予了事物以情感,又表明“我”的思念之綿長。
節奏感好。文章的敘述如走馬觀花,描寫似下馬看花,本文將敘述與描寫巧妙結合,便形成了“疏可跑馬,密不透風”的節奏感,讀著不僅不累,還會沉浸其中。
這樣的作文得不到滿分,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