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時,紅軍主力改編為八路軍,轄3個步兵師,即115師、120師和129師。
當時三個師的基準編制都是二旅四團制,此外115師多一個獨立團,120師和129師則多一個教導團。另外各師所編的特務營、炮兵營、輜重營等其實也都是步兵部隊,後來這一部分直屬營大多留守在了陝北。
八路軍開赴華北戰場後,初期主要是配合國軍正規軍作戰。不過不久之後國軍在河北和山西戰場上即告潰敗,八路軍挺進敵後建立抗日根據地。
比如115師一部建立了晉察冀根據地,120師則建立了晉綏根據地,129師建立了晉冀豫根據地,115師主力一部則東進壯大山東根據地,另有一部南下華中後來加入了新四軍,後來還有冀魯豫根據地等。
抗日根據地是建立在日寇的正規戰線之後的,故而有敵後之稱,但請注意敵後的意思不是在敵人的屁股後面,而是在敵人的包圍之中,意味著四面都是敵人。
八路軍挺進華北時的兵力只有3萬餘人,只有幾萬人的部隊顯然不可能撐得起這麼大的戰場。所以這最早的幾萬名八路軍就是火種,播撒在各根據地後迅速成燎原之勢,不斷吸收青壯年參軍,整合抗日武裝,部隊的規模逐漸擴大。
我們現在在抗戰題材的電視劇中經常能看到一些比較奇怪的八路軍番號:新X團、補充團、獨立團、獨立支隊、某某大隊等等。
在全面抗戰初期,這種番號大多都是各根據地的自建武裝,缺乏系統性的編制規範。不過到後來八路軍整軍之後,番號就正規起來了。
八路軍晉察冀軍區在軍區範圍內直接授予數字番號團,這些團分別隸屬於某某分割槽,一個分割槽一般都有兩三個主力團。八路軍115師這邊則整編為教導旅,每個旅下面編3個團,也都有正規的數字番號,如教導第3旅7團等。
而在129師這邊,除了最早的385旅和386旅外,則新建了若干步兵旅,後來歸129師指揮的有新1旅、新4旅、新7旅、新8旅、新9旅、新10旅、新11旅,這樣加上兩個老旅,一共是有9個旅。
這9個旅中,除了769團、772團等老部隊外,就不再叫什麼新1團、獨立團、補充團了,而是統一授予數字番號。如原先的386旅新1團後來被授予數字番號後,就成了386旅16團。
透過這樣的整軍調整,八路軍基本實現在各戰略區內的編制和番號統一。
所以說當時的八路軍115師或者129師,就不是單純的一個師了,它實際上就是一個戰略集團,所轄的兵力自然也要多很多。
而且我們所說的這些某某旅和數字番號團,還只是正規主力軍。八路軍同時還有軍分割槽,軍分割槽之下也是有地方武裝的。
以八路軍129師來說,在抗戰時主要是分為三大塊,即太行軍區、太嶽軍區和冀南軍區。每個軍區下面既有主力旅也有軍分割槽建制下的地方軍,再下面還有民兵。
這樣的編制體系跟國軍當時單純的某個軍、某個師,它顯然是不一樣的。畢竟當時129師建制下的正規野戰旅就有9個,一般的師怎麼可能會轄有9個旅呢?而且129師作戰地域地跨晉冀豫,顯然也要比普通師的作戰範圍更大。
要是硬去套的話,129師在抗戰中期的規模算是集團軍級,下面的二級軍區所有的野戰兵力大約是軍級,再之下就是野戰旅和旅之下的步兵團了。
當時129師的野戰旅一般是下轄3個步兵團,而國軍當時的步兵師也是下轄3個步兵團,所以在級別上二者是差不多的。129師在抗戰中期所轄的9個野戰旅,其實就相當於是國軍的9個師(國軍當時取消旅級,師直轄團)。
當然了,這種比較並不太合適,我們在這裡也只是就部隊的規模和編制而言說兩句的,大家要看到這個前提。
而就武器裝備和作戰形式來說,那差別就更大了。
國軍步兵師的主要武器裝備雖然比不上日軍,但畢竟有大西南兵工廠和外援的供應,它是相對齊全的,至少基本武器和彈藥方面不至於太缺少,主要的作戰方式也是打正規戰。
我軍的武器裝備水平既不如日軍,更不如國軍,甚至比起國軍投敵的那些偽軍,我們的裝備也要更差些。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一個野戰旅的裝備其實要差很多,受限於武器裝備就只能是打游擊戰為主。
武器裝備的基礎決定作戰的樣式,這是任何戰爭的基本前提。
1940年時,八路軍發動了百團大戰,其實這場大戰主要是交通破襲戰,在破襲過程中有若干攻堅戰。以我當時的技術裝備和彈藥條件打這種仗,消耗是比較大的,尤其是子彈消耗後不容易補充,這跟國軍是不一樣的。
以國軍第36師為例,在1937年京滬作戰中該師原有步槍彈496750發、輕機槍彈323760發、重機槍彈22800(少位數)發。
在戰役中36師的彈藥損耗雖大,但補充步槍彈589000發、輕機槍彈698000發、重機槍彈415000發。
原有的彈藥加上補充的彈藥不僅能夠彌補戰鬥中的消耗,戰鬥結束後仍然還能有富餘,該師就不用考慮說打完了彈藥沒有補充或必須繳獲日軍子彈後才可以繼續戰鬥。
我們的情況是不一樣的,戰鬥中若是不能繳獲到子彈,那麼下一場戰鬥就難以為繼。所以每次作戰我們必須要精打細算,這就對指揮員和戰士們的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大家要知道,日軍當時的戰鬥力是很強的,就是在子彈充足的條件下與其作戰都不輕鬆,更別說還要指望繳獲日軍的武器彈藥再繼續戰鬥了。
1941年,日軍集結重兵對我根據地進行大規模的長期“掃蕩”,並透過碉堡戰術分割、封鎖我各個根據地。此時加之自然災害頻發,國軍的摩擦加劇,我軍的作戰環境就進入到極度艱難的階段。
1941年11月時,八路軍129師統計9個野戰旅的兵力和武器彈藥情況。
其中新1旅有5287人、新4旅有5628人、385旅有6865人、386旅有6023人、新7旅有4942人、新8旅有3474人、新9旅有3605人、新10旅有3858人、新11旅有2674人。
以上9個旅的總計兵力此時只有42356人,平均每個旅的兵力不到5000人,較之一年多前整編時已經少了很多。
當時為了鞏固部隊的戰鬥力,129師已經率先實施了“精兵簡政”,其中從師直人員中抽出部分人員補充到了385旅和386旅中,使得這兩個戰鬥力最強的旅能保持相對多的兵力。
而在條件極為艱苦的平原地區則縮小部隊編制,團以下不設營,直轄3到5個連隊。但是要保證基層班的戰鬥人員,每個班必須在8人以上,不足6個班的連隊不設排,6個班以上則分兩排。
所以我們就會看到這時129師的野戰旅中出現了3000多人的情況,因為在平原活動的部隊已經縮小編制了。
相較於兵員和槍械,當時最缺乏的是子彈。
根據統計,上述這9個旅合計所有的彈藥是1331740發,平均每個旅的子彈不到15萬發,其中子彈最少的旅只有7萬多發子彈。
外行要是乍一看的話或許會說,這個子彈數也不少了啊!
要是單純以打一場像樣的戰鬥來說,這些彈藥倒也夠用。可是戰鬥結束後,彈藥的補充從何而來?
我們要知道的是抗戰中期日軍的大量碉堡已經築成,其對根據地“掃蕩”的兵力還非常大,在頻繁的作戰中,子彈繳獲的效率並不高。
當時民間子彈已經基本收集殆盡,我們兵工廠在日寇的頻繁“掃蕩”下,子彈產量也不大,只能保證一定數量的手榴彈。
在這種情況下,所有的子彈不可能一下子就都發下去,一仗就都給打光了。實際戰鬥中發給每名戰士的往往只有幾發子彈,輕重機槍的子彈要多些,但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打機槍的。
所以當時我們最常見的作戰方式已經不像全面抗戰前期那樣,經常集結起幾個主力團一起作戰了,而是分散打小仗。只有逮到了合適的對手,再集中起來,在短時間內將其吃掉。
而且這種仗也不是機槍迫擊炮全都架上,像電視劇中那麼火力全開地打,而是要精選作戰地點和時機,攻擊發起陣地要距敵人很近,在有限而突然的火力準備後,戰士們則端著上了刺刀的步槍衝上去與敵人近戰,儘量減少火力對射,以在最小子彈消耗的情況下不僅能解決戰鬥,還要有所繳獲。
上面我們提到,1941年時八路軍129師的9個主力旅,全部的子彈只有130多萬發。而從這個統計到抗戰勝利,還有將近4年的時間。
靠著這些子彈和邊打邊繳獲的戰術,我們不僅成功堅持了之後的將近四年時間,而且還在不斷收復失地,將抗日根據地的面積不斷擴充套件。
到1945年抗戰勝利時,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面積已達18萬平方公里,有人口2400萬,軍隊也發展到近30萬人。這可都是在極度艱難的環境下,一步步打出來的,今天的我們一定要記住先輩們的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