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的胡人舞蹈紋青銅壺。人民網趙夢月攝
西漢“單于和親”瓦當(中)。人民網 苗陽攝
東漢幕府圖 。人民網 趙夢月攝
北朝熊足銅案 。人民網 趙夢月攝
東漢鑲寶石金冠飾。人民網 趙夢月攝
遼代摩羯紋金花銀盤。人民網 趙夢月攝
遊客在內蒙古博物院遊覽。人民網 趙夢月攝
遼代“壽長福德”文銅鏡 。人民網 趙夢月攝
金朝雙魚紋銅鏡。人民網 趙夢月攝
元代荷花紋高足杯。人民網 趙夢月攝
“萬里無雲鏡九州,最團圓夜是中秋。”中秋節又稱團圓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自古以來,內蒙古自治區就是多民族進行交流交往、交融互鑑的大舞臺,從古代大量珍貴的文化遺存上來看,人們在中秋節祭月賞月、期盼團圓,更是將安定團結、繁榮發展的願景融入“團圓”的文化內涵中。中秋節將至,人民網走進內蒙古博物院,穿越時空尋找博物館中的“圓”……
在內蒙古博物院“邊關歲月”展廳中有這樣一件青銅器物,它用自己精美的外形向世人訴說著中華文明交融的美好。該青銅器名為舞人與獸紋鋪首銜環耳青銅壺,系國家一級文物,作為迄今為止在內蒙古發現的唯一一件胡人舞蹈紋青銅壺,其出土年限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春秋和戰國時期,它將代表著農耕文明的青銅器鑄造技藝、雕刻技藝與胡人舞蹈意象共同呈現在壺身之上,既是先民們對文化審美追求的體現,又是北方邊疆地區與中原地區文化融合與交流的見證。
如果把考古看作是一場還原歷史真相的推理,在昭君出塞的傳奇故事中,這件“單于和親”瓦當一定是關鍵物證。麻池古城(今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九原區麻池鄉)西南5.5公里處有召灣漢墓群,發掘的土壙木槨墓的槨外、槨頂和槨底填塞有廢棄的磚瓦陶片,其中就包含有這件“單于和親”文字瓦當。十字格線將瓦當正面分成四區,每區內一陽文篆字,分別為“單”“於”“和”“親”四個字。瓦當原來可能用在接待呼韓邪單于和王昭君的驛館建築之上。驛館廢棄後,“單于和親”等瓦當被用作了墓葬填充物,起到防潮的作用。如今,這件“單于和親”瓦當雖已殘損,但這段歷史佳話卻被人們傳誦。
草原絲綢之路連線著亞歐大陸,交匯著遊牧文化與農耕文化,是中西方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無論是發現的古代遺蹟,還是出土的文物,都體現著文化的多元性。東晉時期,隨著佛經漢譯,摩羯紋傳入到中原。到唐代,它成為金銀器、瓷器中較為常見的裝飾圖案。摩羯紋金花銀盤就是在中外交流中產生的一件作品。盤口呈六瓣花式,寬平折沿,沿寬7.4釐米。盤中心飾有火焰寶珠和一對摩羯,盤沿飾有團花。盤上花紋、圖案均鎏金,銀地金花,紋樣和工藝均體現著東西方文化的密切交流。
在內蒙古博物院裡,有目前全世界發現的17塊元代牌符中僅有的一塊刻有五種文字的令牌,名為天字拾二號夜巡銅牌,俗稱五體文夜巡牌,屬國家一級文物。夜巡牌是專供元上都衛戍部隊夜間使用佩戴的巡邏腰牌,上面書寫其所行使的職權內容,以此證明身份。正面刻有漢文和烏金體藏文,背面刻有古畏兀兒體蒙文、八思巴文、波斯文,多文字並用體現了元朝多民族聚集的歷史狀況。
時間來到近代,達斡爾、鄂溫克、鄂倫春族作為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成員,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並在長期的狩獵、農耕及遊牧生產生活中,創造了極具特色的民族民俗文化,成為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用樺樹皮製成的船、簍、箱、盒、碗等製品涵蓋了生活生產的方方面面,上面用壓印、剪貼等多種手法裝飾出豐富多彩的圖案,表現了少數民族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心手相連是圓、百年好合是圓、互通有無是圓、多元一體是圓、美美與共是圓……千百年來,各民族守望相助、手足情深,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匯聚成實現民族復興的磅礴力量。內蒙古博物院的工作人員表示,希望更多人走進博物院,親身感受民族團結一家親就是最大的團圓。中秋節期間,內蒙古博物院還準備了《中秋古韻各族兒女話團圓》主題活動,將透過H5、微課、中秋節寄語等方式與觀眾互動,邀請廣大觀眾朋友在閒暇時陪家人來博物院感受傳統文化,在雲端分享中秋印象,過一個團圓、愜意、博聞的中秋節。(趙夢月 孟佳澍 苗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