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個人認為中國最佳的兩大適合徒步的城市,上海有永不拓寬的馬路北京有逛不完的衚衕,雖說我之前寫的關於北京遊記的幾篇文章也沒多少人看,但我還是想在寫寫北京胡同,原本想寫的是城南一篇,後來慢慢了解轉轉發現北京的衚衕徒步能串起的有四五條路線,如果只是單獨去那幾個有名的看看最後寫一篇“北京著名衚衕遊”也就結束了。串起了一條路線城南線路也覺得北京逛衚衕既精華又市井,那就不能放棄那幾條路線,放棄了就構不成一種真正的完整的體驗。所以我準備還是寫一個系列,再說看到人不多我也是讓自己更深刻地去了解,既然是寫給我自己要真有本事寫出一本是那也是自己的樂趣。
雖說和皇家生活在一條中軸線上,前門大街外的百姓遵循恪守的是他們自己的規律和樣式,清以來內外城被城牆和皇家威嚴隔開,隔開了旗人和漢人也隔出了等級和貴賤。今天前門以外依舊是體驗北京城百姓生活的首選之地,曾赴京趕考的舉子從四面八方而來繁榮了琉璃廠,五湖四海的戲班子進京獻藝南腔北調在這裡聚集形成了京腔,眾多書局在這裡匯聚形成了民國時期的出版一條街,而今“大柵欄地區更新計劃”或許改變了一些原本的面貌,但那些火鍋 小吃 景點 淘寶 大戲 叫賣聲 玩耍嬉鬧。你我都懂得“八大胡同”,那不就是這裡衚衕的全貌,這裡的生活依舊。
進入衚衕首先看到的就是東昇平賓館,這裡曾是北京最好的澡堂和地下黨聯絡站,就像電視劇裡演的一樣,電話裡暗語5點清倉,四點45分就有人等在了澡堂門口...在這裡像隱蔽在敵後戰線為國家做出貢獻為北平解放做出貢獻的人致敬。
楊梅竹斜街25號,曾是清朝乾隆帝御賜給戶部尚書、東閣大學士梁詩正的宅邸,現在戶部尚書相當財神部長,梁詩正為宅邸起名“清勤堂”,宅邸院內地基比比外面矮了一截,保持著明清時期的地基基準,其宅邸一度淪為大雜院,現在已完成騰退。現在怎麼也看不出當年大宅的樣子。
楊梅竹斜街39號,模範書局,民國三里屯的名聲也是從這裡開始,中正書局 世界書局 開明書局等都聚在這裡設立分鋪,也吸引了魯迅 錢玄同等民國時期的文人在這留下他們的足跡,如今除了模範書局和75號世界書局舊址,別的已經很難分辨出其他書局的蹤影。
在楊梅竹斜街最有看點的地方就是青雲閣了,它是至今為止唯一一座儲存最完整的轎子樓建築,也是清初最大的綜合商場,號稱四大商場之首,這裡聚集了很多的北京老字號,也是吃喝購物一站式體現的鼻祖,明國時期許多文人雅士都愛匯聚再次,魯迅,錢玄同等都留下過自己的足跡,據說蔡鍔將軍和小鳳仙也是在這裡初時。
現在看來文人們當初的生活規律是這樣的,從住的地方出來,先逛逛琉璃廠再經過一尺大街來到楊梅竹街,逛書店累了到去青雲閣歇腳 喝茶 會友 消遣一番,從正門出去,到東行不遠的東昇平賓館洗澡,然後返家。
楊梅竹斜街75號 世界書局舊址,書局坐北朝南,是一座二層磚木結構的樓房,書局坐北朝南,是一座二層磚木結構的樓房,二層也是平窗,帶有方形壁柱,頂層設有女兒牆,早年間,世界書局主營理工類圖書以及翻譯外國圖書。(本段來自網路資料)
楊梅竹斜街61號(原酉西會館),在這裡參觀的時候你可曾知道,多年以前在這個破舊的院落裡有一個對未來憧憬的年輕人在昏暗的等下苦思的寫作,不知道他當初有沒有擔心自己寫的文章沒人看,出版方給不給流量,會不會也幾分鐘看看有沒有人給點贊,他就是寫出《邊城》的著作的一代文人沈從文先生。
世界書局舊址在往前青磚路面而止(現在也改造的統一)就進入了北京最短的衚衕一尺衚衕(現在也併入楊梅竹斜街)。
再走就到了琉璃廠東街,說道琉璃廠我的第一印象還是來自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中的鏡頭,這個元代就有真正繁榮在清因為參加科舉的人大多聚集再次形成了獨有的書香之氣,本人對筆墨紙硯研究不多,就找了幾個著名的店鋪寫下。
月軒:選料嚴謹、製作精良,保證每支筆都做到“尖、齊、圓、健”,不合格的毛筆,寧可燒掉也不出售。
一得閣:謝生燻煙超今古,獨能用酒醉門戶。微聞妙制授閨中,遂為墨汁開山祖便是對一得閣開山之祖謝崧岱最高的歷史評價。
上半部分的楊梅竹斜街還有很多可看可玩的地方,未來郵局寫一封給自己的信,內觀堂書店裡面有很多的北京老物件,還有打卡 直播 蓋章 喝咖啡之地,而下部“八大胡同”你想到了什麼,你又想到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