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掩映中的沂源境內兵工廠
沂源縣是山東屋脊之地,境內山巒起伏,山高溝多林密,隱蔽性強,既有黨的堅強領導又有群眾基礎,是沂蒙山老革命根據地之一。抗戰時期、解放戰爭時期和新中國成立後的三線建設時期都有我黨、我軍領導的兵工廠存在。武器裝備是軍隊戰鬥力的物質基礎,戰爭中武器裝備數量之多寡,質量之優劣關係到作戰雙方的生死存亡,對戰爭的結局有著重要的影響。近百年來,沂源境內不同時期的兵工廠以身臨戰場的高昂鬥志,抓好武器彈藥生產,為保衛和平、取得戰爭的勝利和我國的國防建設、國民經濟發展作岀了重要貢獻。
抗戰時期的山縱兵工廠 其前身是1938年6月八路軍山東抗日遊擊隊第三支隊在臨朐縣石匣峪創辦的修械所。1938年10月八路軍山東縱隊建立後,修械所改為山縱兵工廠,擴編為山縱兵工一廠、山縱兵工二廠。上級任命鄒國資為兵工建設主任,楊興忠(延安抗大學員)任政委。是年冬,兵工一廠遷至沂源縣魯山南麓千人洞,人員增至100餘人,孫世銘任廠長、孫景明任副廠長,李敬漁任黨支部書記。設機修、翻砂、彈藥裝配等車間。主產刺刀、手榴彈等。1939年3月,日軍“掃蕩”魯山地區,兵工一廠遷至燕崖大賢山,厂部設在燕崖馬家河村。兵工廠由山縱回民警衛連負責保衛。兵工一廠遷址後,增加生產裝置,擴大生產規模。成功研製出了“槍榴彈”、新型機槍等武器,保證了戰場供應。1939年6月,日本鬼子掃蕩轟炸東里店後,又從東西兩路進攻大賢山兵工廠。日軍在沂河北岸的南安樂村前架起機槍,支上大炮,向大賢山狂轟猛炸。兵工廠按預定方案分兩路突圍。一路連夜翻過大賢山到達中莊鎮的胡家莊村化整為零,暫時分散隱蔽。另一路向臨朐縣沂山一帶轉移, 在途中的繩莊村又與日寇激戰,楊興忠政委壯烈犧牲(葬在沂源縣烈士陵園)。兵工廠在山縱的指示下,先後到魯山千人洞集結,然後轉移到魯山東北麓的博山東南隱蔽村莊建廠恢復生產,從而有力地支援了山東軍民的抗戰需要。
抗戰時期沂源兵工廠正在生產彈藥
解放戰爭時期的兵工廠 1947年4月始,國民黨主力部隊重點進攻山東解放區,魯中軍區所屬兵工廠積極應對,把生產裝置埋藏起來,技術工人向渤海轉移。1947年11月後,魯中兵工總廠廠長鄒國資率領魯中兵工先後由渤海回到南與沂源縣一山之隔的蒙陰縣賈莊、井王莊一帶同何風鳴、王人道所帶領的兵工會合恢復生產。此時,許多兵工廠安排在沂源縣境內的婁家鋪子、水營、明末峪、大三地、旋風峪等地生產軍火。1948年4月,渤海軍區兵工五廠由渤海、日照等地陸續西遷,駐紮在沂源縣的大泉莊、葦子峪一帶。此時的該廠主要生產“八二式”迫擊炮彈,有兵工400多人,張聖真任廠長。工廠以大泉村中的古銀杏樹為中心,借用周邊民宅進行生產。所產炮彈分別由馬車、獨輪車和嘎斯車夜間經村後的博沂路運出,源源不斷地供應到戰鬥第一線。1949年2月,兵工五廠由後大泉村搬遷至淄博礦區博山縣五陽山下東石馬村同其他廠合併,集中優勢力量發展兵器企業支援全國解放。
抗戰時期大賢山兵工廠遺址
新中國成立後的三線兵工廠 該廠是離我們最近的軍工企業遺產。半個世紀前,為了防禦外敵入侵,毛主席發出了“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和“備戰、備荒、為人民”的重要指示,並提出了“三線建設”的戰略構想。山東省的三線兵工廠建設, 堅決落實“靠山,隱蔽,分散”的六字方針。其中有七家設在沂源縣的深山峻嶺中,與之配套的還有化肥廠、鍊鐵廠、製藥廠、技校、醫院、發電廠等。所產軍品均由濟南軍區派出軍代表管制。1965年11月中旬,毛主席親自來到山東視察三線工作,並做出批示“要求各地,打起仗來,不要依靠中央,要靠地方自力更生,爭取快一點把後方建設起來”。由此可見,三線的重要地位和中央對山東三線的重視程度。
國營山東第一機械廠 1965年4月建設,是山東三線兵工廠中和二廠最早動議的槍彈生產配套廠,代號976,又稱國營九七六廠。第一任廠長是青島市原檢察院檢察長王耕田(兼中共土門區委第一書記)。該廠擁有各種儀器、裝置1700臺。主要軍品任務是生產半自動步槍、衝鋒槍、機槍等。其中“56”式7. 62毫米半自動步槍獲五機部和山東省優質產品稱號。時任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務院副總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的羅瑞卿和濟南軍區司令員楊得志視察了該廠。1966年第四工業部在沂源縣召開了軍工生產現場會。出產的民用品有縫紉機、腳踏車、汽槍、 獵槍等,曾被國務院機電產品岀口辦公室批准為第一批擴大外貿自主權企業。1995年,該廠完成國防訂單任務和結束民品生產開始搬遷日照市,原廠房多被山東藥玻公司建立分廠。
國營山東第二機械廠 1965年4月,國防科工委在魯山之陽的土門區建立兵工二廠,代號945,又稱國營九四五廠。對外稱國營山東第二機械修配廠,後稱山東第二機械廠。工廠實行半軍事化管理,車間稱為連。通訊地址是“山東濟南第(2)六號信箱”,後改為山東沂源第八號郵政信箱。電報掛號為“1563”,後改為“0059”。國家五機部確定廠徽代號為“351”。第一任廠長董傳明,黨委書記侯君格(兼任土門區黨委第二書記)。1965年11月,濟南軍區937廠(駐博山區山頭)劃歸945管理, 對外稱945分廠,1967年撤銷。945廠擁有各種裝置800餘臺,主要生產研製各種槍彈。建廠後當年出產成品56式7. 62毫米槍彈,是華東7省(市)地方軍工建設中最先產出槍彈的工廠。1988年,廠名更改為山東第二機械廠。風雨兼程30年,945完成了從艱苦創業到圓滿結束軍工產品的光榮任務。1995年,該廠歸屬淄博市,王明章任廠長。2000年,淄博市政府將第二機械廠搬遷列入市重點工程,2002年11月搬遷張店新區工作基本完成。該廠成功實現了二次創業,軍品民品齊頭並進,再鑄輝煌。945是最後一個搬遷出山的三線兵工廠,且完整保留了原廠和完整軍品生產線的企業,這在山東三線歷史上是一個奇蹟。
國營山東裕華修配廠 1966年在金星鄉裕華村興建,代號9354,屬中型軍工企業。生產車間主要在柴崮山的深洞中,軍品有迫-1甲引信、電-2引信、60毫米和82毫米迫擊炮彈基本藥管與藥包、7. 62毫米和12. 7毫米槍彈底火、D-6底火、12. 7毫米槍彈曳光管等。民用產品生產過縫紉機、腳踏車零部件、電風扇、鼓風機、水井機、摺疊椅、米篩等。1992年裕華廠整建制搬遷到日照後,成立了日照裕華機械有限公司。青島雙星集團來沂源利用原廠址建了魯中有限公司製鞋廠。
山東紅旗機械廠 1970年5月興建,為大二型軍工企業,位於溝泉鄉溝泉村。代號5823,主要軍品是69式40毫米火箭彈,69式I型和84式40毫米火箭彈。該廠於1994年12月停產搬遷至濰坊市,2002年成立山東紅旗機電有限公司,保留兵器分公司。2008年8月,紅旗廠響應濰坊市政府發出的“退城進園”號召,又一次告別城市,來到濰坊北部的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辦廠。2013年10月,改製為山東紅旗機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11月22日,央視財經頻道《經濟半小時》 欄目報道了該廠軍品生產及出口國外的情況。
山東新華翻砂廠 1967年建於沂源縣原黃莊鎮的大旋崮、二旋崮、三旋崮之間的深山裡,厂部設在大上峪村,代號為9363。該廠鼎盛時期擁有職工、家屬6000餘人。設有鐵路專用自備線與辛(店)泰(安)鐵路相連,生產多種型號的迫擊炮彈、硝銨炸彈。1996年11月,該廠遷至泰安市。2010年後重組為山東新華機器廠。
國營八O七O廠 1970年9月建於魯村鎮楊莊村,代號8070,對外稱山東半導體廠,行政級別為縣團級。第一任黨委書記、首席軍代表是陳壽賢。該廠生產的電晶體廣泛用於軍用雷達、電臺、衛星等。1976年,我國發射的第一顆返回式人造地球衛星上,就使用了這個廠生產的高頻反壓電晶體,由此受到國防科工委的表彰獎勵。8070搬遷到安丘市後與其半導體廠合併,但仍保留使用國營八O七O廠番號,主產電工電氣和電子元器件。沂源縣利用原場址建立了塑膠製品廠。
三線兵工廠的建設者和軍品生產者有各地的優秀技術人員、現役(退伍)軍人、 根正苗紅的知識青年和從全國各地軍工廠抽調的骨幹人員組成。他們在“好人好馬上三線”的時代感召下,打起揹包,告別親人,來到深山荒野,風餐露宿,肩挑背扛,“邊設計,邊施工,邊投產”,費盡艱辛、拋灑血汗、奉獻青春,創造了人間奇蹟。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和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兵工廠出色地完成了軍品生產任務。自 1987年開始,國務院、中央軍委、山東省政府做出了軍工企業調遷出山的戰略部署。1994年後,山東三線的兵工廠陸續遷入就近的城市合併重組,三線廠原來的輝煌和秘密性解除了。但他們留下的艱苦創業激情、無私奉獻精神、獨特的軍工文化、成熟的工業生產技術和雄厚的固定資產投資等,對當地經濟的發展和社會進步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譚立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