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遠古時期,女性的使命便是懷孕生子,打理家務,是被排除在男權社會中的一個群體。千萬年來都是如此,毛潤之曾經在中國還處於非常保守和封建的時候,說出了婦女能頂半邊天這樣的話語。此後,女性在中國的地位才越來愈高,直至今日,女效能夠外出工作,擁有獨立自主的能力,也能像男人一樣養育家庭,成為家中頂樑柱。
不過有些人認為女性也擁有獨立自主的能力這一點,是從近現代就開始的。比如二戰期間,蘇聯招收大量的女兵,巔峰時期甚至超過80萬。這些女兵在戰場上也能拿槍扛刀,負起保家衛國的責任。而且不只是蘇聯,日本在戰場上也擁有大量女兵,以至於我們後來在影視劇中,總能看到很多身穿筆挺軍裝的日本女軍官的形象。
然而這些都是影視劇中的二次創作的效果,事實上日本真的有女兵嗎?那些看起來就囂張跋扈的日本女軍官在真實歷史上真的存在嗎?
一、日本從未有過一個女軍官,只有女軍屬,軍隊的附屬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蘇聯在歷史上確實招收過80萬女兵,並且戰鬥力都不弱,巾幗不讓鬚眉。以至於後來德國彈盡糧絕,再無男兒可以上戰場的時候,手下都忍不住向希特勒提出建議,希望他能像蘇聯一樣招收女兵,這樣也可以緩解民間陰盛陽衰的局面。
不過希特勒馬上拒絕了這個建議,因為在納粹的信條之中,女人天生便該在廚房中做家務,男人能做的事情女人做不了。不過他也沒有全盤否認這個建議,招收了很多女性到戰場的後勤部進行軍隊的保障工作。這些女性無法到戰場前線去,也不算女兵,只能算是一般的工作人員。
日本同德國都是法西斯國家,對待招收女兵的態度也是一模一樣,他們完全不重視女性在軍隊中發揮的作用。所以在真實歷史上,日本從未招收過女兵。我們之所以會覺得日本在戰場上投入大量的女兵,一方面是受影視劇二次創作的結果,另一方面就是我們看到的那些也不是女兵,而是女軍屬。
日本對於軍屬的定義跟我們並不一樣,我們將軍屬定義為軍人的家屬,但是他們定義為軍隊的附屬品。這些女性主要也是負責軍隊的後勤保障工作,無法到前線去。她們也有屬於自己的制服,不過跟日軍的軍服還是有區別的。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認為川島芳子有很多身穿日軍軍服的戎裝照,這不就證明日本軍隊是有女軍官的嗎?其實不然,川島芳子雖然是日本間諜,但根本不是日本人,而是滿洲人。而且穿軍裝也是她的個人行為,日本軍方從頭到尾都沒有承認過,她並不屬於日軍女兵行列。包括所有日本派出來執行任務的女間諜,都不算是日本女兵,最多是特殊從業人員。
二、護士與通訊崗,女軍屬的不二歸宿
那麼女軍屬在軍隊中都有哪些工作呢?這裡可以細分成兩種型別的工作,第一種是護士崗位,也是女軍屬的主要崗位。日本一開始發動戰爭的時候兵力還很充沛,所以護士並沒有很多,在抗日戰場上大約有3.5萬人。
不過到了二戰後期,日本不知死活去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護士軍屬的數量就一直在增加。不過炮火無眼,無論增加多少護士,永遠會有更多傷兵。據資料顯示,當時一名護士要照顧的傷兵就高達上千名,由此可見戰爭之殘酷。
而且隨著戰場兇險程度的不斷升級,為了讓護士可以保證自身的安全,日軍就給一部分護士發放了手槍,讓她們在危急時刻可以用來自保。這些手槍還有另外一個用處,那就是被俘虜的時候,用來自戮以保全自身的貞潔。
除了護士之外,女軍屬還有另外一個崗位,那就是負責戰爭時期的通訊工作。對於通訊崗位的要求就比護士要高,普遍招收的是17歲以上,25歲以下的單身女性,而且數量非常少,第一批招收的女通訊員只有不到200人,在1943年之後開始出現在通訊工作上。一直到日本投降,女通訊員也沒有增加很多,數量僅達到370人。
三、後期開始招收女民兵,武器是竹槍,甚至還有鐮刀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軍隊雖然沒有女兵,但是卻有女民兵。日本在太平洋戰場上,可謂是高開低走,啞炮一枚,到了後期已經是強弩之末,兵力也明顯不足,這時候他們高高在上的天皇終於想起女性來,於是開始大量招收女軍屬。
當時日本的《役法》規定,17歲以上到45歲以下的女性都直接編入國民義務兵,這些義務兵並不算是服役女兵,沒有軍隊服裝,也沒有領章,更不配備任何軍用武器,只有一杆在戰場上沒有任何殺傷力的竹槍。
而且不只是日本本國女性,日本當時也是病急亂投醫了,在朝鮮半島南部也強行徵用了朝鮮女性,她們組成的民兵部隊叫挺進隊,當時一共徵用了2千名,年齡在18歲以上,30歲以下。
值得一提的是1945年的沖繩島戰役之際,日本在沖繩島中徵用女性島民200多人,組成了一個姬百合民兵隊。這支民兵部隊都是來自沖繩縣的女子高中,最小的14歲,最大的19歲。日本軍隊給了她們一杆竹槍,讓她們在戰場上負責運送彈藥、食物,亦或是擔任醫療護士。
後來敗軍之際,日本軍隊給了姬百合民兵隊很多的手榴彈,讓她們走出山區去謀一條生路,如果遇到美軍的話就用手榴彈自殺守住貞潔。這其實並非是對於她們的愛護,不過是讓她們充當探路的急先鋒罷了。
後來這群女性也都全部喪命了,有些是在沖繩島的懸崖上自殺,有些則是引爆了手榴彈。後來沖繩島為了紀念這支女性民兵隊,還在島上建築了一座紀念碑。
日本在戰爭後期開始了赫赫有名的“一億玉碎”計劃,這時候他們開始大量招收女軍屬,從一開始的2萬人,迅速發展成60萬人,這些都是義勇民兵。當時也沒有那麼多武器,於是日本軍隊給她們的配備都是竹槍、弓箭、草叉、鐮刀之類的工具。試圖讓她們用一把鐮刀衝到戰場上,去面對美軍的戰鬥機和坦克。
所以在二戰時期,女性並沒有到戰場前線去當兵,最多是在戰場後方負責護士工作和通訊崗位。最多也只是成為了一名沒有配備任何軍事武器的女民兵,不過這部分數量也不多罷了。我們之所以會有一種日本在二戰時期投入大量女兵的錯覺,只能說影視劇實在是害人不淺啊!
文/小羊
參考資料:《真實的姬百合》,舒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