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傑
人在社會中,離不開與人交往,中國文化非常注重以道德和倫理來調節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古語有云:“親仁善鄰,國之寶也”“救災恤鄰,道也;行道,有福”。說的是,救濟災荒,撫卹鄰國,是符合道義的。施行道義,就有福祿。古人認為與人為善是為人處事的原則。
在大同理想社會中,強調的是“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良好社會風尚,想要做到這一點,最基本的便是做到“講信修睦”。當人們以和為貴,與人為善,那麼,鄰里之間關係就會更加和睦,朋友之間關係就會更為牢固。
明朝有一個禮部尚書楊翥,他生活簡樸,做人謙和,從不依仗權勢欺壓百姓。他家中養著一頭驢,楊翥平時上朝或是出門都騎著它。楊翥十分喜歡這頭驢,他經常不顧家人勸阻,親自給它喂上等飼料。關驢子的房子就在他住的房子旁邊,半夜的時候楊翥也總要起來去看一兩次,生怕那驢子有什麼不舒服的地方。所以,家裡及鄰居都知道楊翥十分喜歡這頭驢。
楊翥的鄰居中有一位老人,他在快六十歲的時候老來得子,十分開心,對這個孩子自然是倍加疼愛。但是這個孩子一聽到驢的叫聲就哭鬧不停,一家人也不得安生。鄰居本來是打算和楊翥商量一下的,但想到楊翥是朝廷大官,而且對驢子也十分喜歡,就不敢提這件事情。
但時間久了,孩子一聽見驢的叫聲就哭,食量也逐漸變少,身形也一天天消瘦下去。鄰居時常一副愁眉不展的樣子,楊翥曾關切地詢問過鄰居幾次,鄰居卻總是吞吞吐吐地表示沒事。
一天晚上,楊翥躺在床上準備睡覺,忽然聽見家中的驢大叫了幾聲,十分刺耳,立刻睡意全無。這時,楊翥忽然想到,我聽到驢的叫聲都難以入眠,那我鄰居剛出生的嬰兒是不是也會因為驢的叫聲而受到驚嚇啼哭呢?想到這裡,楊翥深感羞愧自責。第二天一早,便吩咐僕人把驢賣掉,外出或是上朝都靠步行,雖然十分辛苦,但楊翥卻覺得十分快慰心安。
古人常說“睦乃四鄰”,這便是在告訴我們鄰里之間要和睦相處,在說話做事的時候也應設身處地替他人著想。鄰里之間如此,同僚之間也應如此。
宋朝的寇準曾與王旦同朝為官。王旦負責中書省,寇準負責樞密院,兩人性格一個柔和,一個剛直,可謂是天差地別,所以時有摩擦。
寇準時常在宋真宗面前說王旦的短處,而王旦則是時常稱讚寇準的能力和長處。一天,宋真宗對王旦說:你雖然時常稱讚寇準的長處,但是他卻專說你的不是!王旦聽到之後回答說:臣居相位參與政事已經很多年了,為人處事難免有諸多紕漏。寇準侍奉陛下無所隱瞞,由此可見他的忠心率直,這也是臣一直舉薦寇準的原因。聽了這番話,宋真宗對王旦更加欣賞。
一日,中書省將一份檔案送至樞密院,但檔案不合詔書格式,寇準便將此事上奏給了宋真宗,宋真宗知道之後便責備了王旦,中書省的官吏也因此受到了處罰。但這件事情過去還沒一個月,樞密院有檔案需要送到中書省,也不合詔書格式,中書省的官吏看到之後便十分高興地將檔案呈送給了王旦,認為終於可以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了。但王旦並沒有像寇準那樣上奏給宋真宗,而是讓人將檔案送回樞密院更正。寇準知道這件事情之後大為慚愧,看見王旦後說:您真是一個寬宏大量的人啊!
在為人處事中,有很多人為了逞一時之強,咄咄逼人;有很多人不願落入下風,針鋒相對;有很多人獨斷專行,盛氣凌人……這種現象屢見不鮮。人在社會中要學會與人為善、和睦相處。當善與和睦充滿社會時,那儒家所追求和嚮往的“黃髮垂髫、怡然自樂”的大同理想社會自然也就不請自來、不期而至。(王傑)
來源: 學習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