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皮肯斯和他的妻子都曾經是中國內地傳教會的傳教士。1933年至1936年間,他們和其他傳教士一起來到中國西部,考察當地回族、藏族以及其他群體的生活狀況。
1936年夏末秋初,他和同伴從千陽前往隴州(今隴縣),並沿途拍攝,這些老照片真實反映了沿途蒼涼的風景和當地百姓質樸的精神面貌。
1936年夏末秋初,皮肯斯一行人從千陽出發,準備前往隴州,這是他們即將離開千陽時所看到的街頭景象。高大的過街牌樓下人來人往,街邊有一些小商販正在做生意。
從大路上看到的千陽附近的路邊景象。這裡是被稱作千陽谷地,一片廣闊的開闊地帶,只有零星的樹木,地上可以清晰看到兩條深深的車轍印,看上去頗有些蒼涼。
這是一條被稱為饑荒救濟之路的通道。1942年河南發生大饑荒的時候,有不少災民就是沿著這條黃土道一路前行,尋找生存的希望。
一名當地男子牽著一匹馬走在道路邊上,能看出馬伕非常愛他的馬,馬頭上被精心地點綴著一些裝飾,馬背上的貨物被仔細地蓋著白布。
沿途小鎮上的居民站在茶館的涼棚下,有大人也有孩子。面對攝影師的鏡頭,一名成年男子背靠著木柱,似乎有點羞澀。
原本健壯威風的駱駝因為換毛變得有點狼狽,彷彿穿著一身破衣爛衫。不過卻成功吸引了兩個洋人的注意,引得他們離開道路跑過來仔細觀看。
沿著土路一直往西北而行,在一處小村落的路邊,遇到了一些歇腳的人。他們坐在茶攤的小板凳上,抽袋煙,喝口水,聊聊天,正在享受這片刻的休息時光。
遠處就是隴州城的東城牆,一條蜿蜒的土路通往城下。雖然距離城門已經不遠,但道路上的車馬也還不多,只有兩頭馱著貨物的驢子和一名揹著沉重行囊的人。
一行人到達隴縣後,在一所學校的大門口和一群前來歡迎的孩子們合影。照片裡的孩子衣著比較整齊,且花樣繁多,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人們的生活水平。
隴州街頭,一個年輕的回族男子的特寫。他戴著傳統的六角禮拜帽,手裡握著扁擔的鉤子,鉤子上的鐵索是用鐵條編成的,非常結實耐用。這種樣式的扁擔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還經常可以看到。
這裡是隴州的西關大街,街道不是很寬,兩邊有下水的陽溝以及掛著青天白日旗的店鋪。兩棵造型獨特的大樹挺立在路邊,不知有多少年歲了。沿著街道前行,就是隴州的西大門。
木板上釘著一塊羊皮,男子正在對毛皮進行處理。另一名年輕人蹲在旁邊,赤著腳,偷偷盯著鏡頭觀察。
在隴州進行短暫的停留和修整後,一行人在中午時分準備出發。圖中的馬伕在整理行李,一些周邊的居民聞訊都跑過來送行。
一名穆斯林老婦女扯著自己的孫子站在路邊,目光慈祥,正微笑著目送這些遠方的客人離開。
一行人牽著馬匹走在離開隴州的路上,路邊是當地居民的庭院,院內有一棵枝節繁茂的大樹。前方不遠處有一座高大的建築,是用來瞭望的敵樓。
一名老人坐在店鋪門前的長條凳上,腰間繫著一條白色的布帶。身後一名中年男子坐在門檻處,正在四處張望。
前往張家川的道路,路邊整齊種植的細長的樹木,這是當地路邊典型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