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中,輕機槍是非常重要的武器裝備。一般日軍的每個步兵中隊,即可裝備9挺輕機槍。國軍中的嫡系部隊,也能達到每個步兵連裝備9挺輕機槍的配置。
但是對我軍而言,武器裝備主要依靠繳獲,而對日軍作戰的繳獲又殊為不易,尤其是機槍這種在日軍看來也比較珍貴的武器。所以在當時我軍的機槍裝備不到太高的程度,甚至一個團裡面也沒有多少。
據1940年八路軍的兵力和武器數統計,全軍有輕重機槍1590挺,而當時八路軍有160到170個步兵團,平均每個團的輕重機槍還不到10挺。之後隨著日軍大“掃蕩”的持續進行,我軍的裝備情況要更加困難,尤其是1941年到1942年。
而在之前我們的文章中提到,一支300來人的八路軍小部隊,卻能在突圍戰中組織起18挺輕機槍作戰。很多網友就有疑問了:之前不是說八路軍機槍很少嗎?為什麼這裡人數不多的小部隊,就能裝備這麼多輕機槍?
其實有這種疑問很正常,但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接下來我們就來談談具體的情況。
在這裡首先我們要明白一個常識:
在戰爭年代,不同型別的軍隊裝備武器裝備的水平是不一樣的。在日軍中野戰師團和治安師團的裝備不同,在國軍中嫡系和非嫡系的裝備也不同,而在我軍中主力部隊和非主力、地方部隊之間的裝備也不同。
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所提到的那場戰鬥是發生在1942年9月27日冀魯豫軍區的甘草崮堆突圍戰,指揮員是教導第3旅政委曾思玉,參戰的部隊為教導第3旅7團第1連,7團班長訓練隊;教導第3旅8團第1連,8團班長訓練隊;教導第3旅9團的一個排;此外還有個騎兵班,總兵力只有300來人。
大家看參戰部隊,就會發現幾個問題了:
第一:為什麼裡面7團、8團、9團的部隊都有參戰,而且規模都不大?
第二:裡面的班長訓練隊和騎兵班又是怎麼回事?
首先騎兵班肯定是教導第3旅政委曾思玉自己帶的,屬於旅直屬隊的一部分,這個班主要是擔負偵察、通訊和警衛首長的任務。
至於班長訓練隊,其實就是各團自己的教導隊,主要是培訓戰鬥骨幹,這裡面的教員和學員一般都是精兵強將。當然訓練的內容不僅僅是怎麼去當班長,另外也有對機槍等技術裝備的使用和保養等內容。從參戰部隊的總兵力來看,估計每個團的班長訓練隊估計有三十來號人,相當於一個排的兵力。
所以摺合起來看的話,突圍戰中的我軍兵力大約就是3個連,300來人。
之所以7團的第1連、班長訓練隊還有8團的第1連、班長訓練隊都湊在一起,主要是因為在日軍大“掃蕩”前,教導第3旅正在組織下屬3個團的第1連及各團班長訓練隊參加競賽,考核青紗帳期間部隊的軍事、政治、體育、文化訓練成果。
考核結束後,旅政委曾思玉率領第7團1連、第8團1連及這兩個團的班長訓練隊到李樓執行任務,途中遭遇了日軍的大合圍。而第9團的那一個排則是在運輸棉衣的過程中,也被日軍合圍在了包圍圈,屬於是臨時加入進來的。
所以我們看這幾支小部隊,其實規模不大,但卻大都是精銳。
其中第7團和第8團的1連自不必說,在我軍各部的番號序列中第1連往往都是精銳連,能直接挑出來參加競賽,也可見不是普通連隊。
而各團的班長訓練隊也都是骨幹,所訓練的內容包括對機槍等兵器的使用,因此這些戰鬥骨幹並非徒手兵,也是有武器裝備的。
如果我們再追溯下7團和8團歷史的話,更會發現這兩個團本來就是當時的骨幹主力團。
其中第7團就是紅軍時期的“模範紅五團”,全面抗戰爆發後改編為八路軍115師685團第2營,參加完平型關戰鬥後,該營脫離685團獨立行動,俗稱曾國華支隊。
隨後部隊轉戰冀西、晉東南、冀魯邊,部隊規模也不斷擴大,恢復了“模範紅五團”,後來轉戰到魯西后,部隊歷經整編,番號變成了教導第3旅第7團,因此這是一支紅軍部隊。
而第8團則是八路軍115師較早組建的晉西獨立支隊第2團,有大量的紅軍骨幹,後來全軍授銜時最年輕的將軍——吳忠少將當時就在這支部隊中任職。
所以說第7團和第8團本來就是八路軍中的主力團,而參加突圍戰的又都是各自團的第1連和班長訓練隊,無論人員素質還是武器裝備水平都是一等一的。
聊到這裡,我們還有必要提一句:1942年,八路軍在極端困難的環境下實施了“精兵簡政”,主力軍縮小規模,向“精兵”化發展。
以上文中的第7團為例,原本是有3個營13個連的大團,在1942年初的“精兵簡政”中,取消了營級建制,縮編為有5個步兵連和1個特務連的甲種小團。
其中第1連由原來的第1連、5連和8連合編而成,也就是說原來3個連的武器裝備都集中到了一個連中。
第8團和第9團的建制跟第7團一樣,也都是調整為直屬5個步兵連+1個特務連的甲種小團。
這樣的話,在兵力規模大大縮減的同時,武器裝備卻得到了最大的集中。
按照原本我軍規定的裝備標準,每個精簡強化後的步兵連應當裝備3挺輕機槍。但是在原本比較強的主力部隊中,原有的輕機槍稍微多些,所以縮編後實際每個連的輕機槍數要更多些。
如果說,第7團和第8團的1連在充實之後每個連可裝備6挺輕機槍,那麼僅這兩個連就有12挺輕機槍了。此外再加上2個團的班長訓練隊以及中途9團加入的那個排,那麼18挺輕機槍也是不難湊出的。
冀魯豫軍區在精簡整編時還有一份材料我們可以參考下。
當時冀魯豫軍區所轄部隊教導第3旅的3個團、教導第7旅所轄的3個團、南進支隊的2個團一共裝備有188挺輕重機槍。其中教導第3旅的團是甲種小團,教導第7旅和南進支隊為乙種小團。
那麼在這個裝備情況下,教導第3旅的甲種小團確實是可以裝備到相當數量的機槍。這是主力部隊+精簡所編雙重因素下所造成的結果,當然這種結果也是精簡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透過縮小大單位,強化小單位的裝備水平,提升小單位獨立作戰時的武器裝備水平,進而增強其戰鬥力。
不過我們要知道的是,即便是在武器裝備方面進行了強化,但對我軍的作戰而言還有個很大的制約因素就是彈藥還是很缺乏。
所以在甘草崮堆突圍戰中,第一次突擊就沒有得手,直到後來情況極度危急時,才集中了所有的18挺輕機槍同時開火,將短時間內的火力投放達到了最大化。而當面的日軍兵力是一箇中隊,在短時間內自然是被我軍的短促火力所壓制的。
也正是藉著這個機會,我軍突然出擊將日軍的中隊打垮,打開了包圍圈的缺口,才成功突圍而出。所以說,甘草崮堆突圍戰中我軍機槍較多的情況,其實只是個特例。
在大多數情況下,我軍這個規模的部隊當時還裝備不到如此數量的機槍。一般的主力部隊,基本就是保證每個連有3挺輕機槍的裝備標準。至於說每個連達到6挺或9挺輕機槍的裝備水準,那基本就要到解放戰爭時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