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自牛津大學納菲爾德分校婦女與生殖健康部的Kazem Rahimi教授研究團隊,在《柳葉刀》上發表了降壓治療和糖尿病關聯的重磅研究成果[1]。
他們對22項降壓治療的隨機對照試驗的資料進行彙總分析,結果發現:收縮壓每降低5mmHg,2型糖尿病的發病風險降低11%。
研究還發現,和安慰劑組相比,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血管緊張素II受體阻滯劑(ARB)類降壓藥的應用和2型糖尿病發病風險降低相關,β受體阻滯劑和噻嗪類利尿劑和2型糖尿病發病風險升高相關,而鈣通道阻滯劑與之未見明顯關聯。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研究首次明確了降壓治療在預防2型糖尿病中的重要作用,將降壓的獲益推向了新的研究領域。
糖尿病及其多樣的併發症困擾著全球9%的人口,且糖尿病的流行率仍在不斷上升[2]。2020年發表的一項調查研究顯示,中國大陸糖尿病患者總人數高達1.298億,且知曉、治療、控制達標率均較低[3]。
除血糖失穩這一經典特徵外,糖尿病患者血壓、血脂等代謝相關指標也可能出現異常。既往研究表明,在2型糖尿病新發患者中,高血壓病的流行率高達39%[4]。
有研究證實,降壓是2型糖尿病患者預防大血管和微血管病變及臨床事件的有效策略[5]。但是降壓是否能預防糖尿病,目前仍未可知。
不過有研究發現,收縮壓每升高20mmHg與2型糖尿病發病風險增加77%顯著相關[6]。但是二者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係仍不能確定,因為觀察性證據容易造成混雜和反向因果關係。
既往的隨機對照試驗和孟德爾隨機化研究的結論也莫衷一是[7,8],而且存在著統計學效能不足、未考慮到不同種類降壓藥對糖尿病風險的影響等問題。降壓藥和糖尿病發病風險改變之間的關聯究竟是由於降壓本身,還是由於藥物的脫靶效應?這一問題目前仍然缺乏準確的回答。
Kazem Rahimi研究團隊選擇從既往的大規模降壓藥物隨機對照試驗入手,收集各項試驗參與者的資料並進行個體資料meta分析,評估降壓本身對2型糖尿病發病風險的影響,同時採用網狀meta分析對比不同降壓藥物對2型糖尿病發病風險的影響,最後使用孟德爾隨機化研究來評估遺傳預測的血壓下降及不同種類降壓藥的效應和2型糖尿病發病間的因果關聯。
考慮到不同隨機對照試驗的干預組和對照組存在著較大差異,研究人員對分組進行了必要的調整。對於安慰劑隨機對照試驗而言,接受受試藥物的參與者作為干預組;對於降壓藥物“頭對頭”研究而言,降壓效果最強的藥物組作為干預組,其餘則作為對照組。
來自19項試驗的145939例參與者被納入個體水平的meta分析。中位隨訪時間為4.5年,在此期間9883名患者新發了2型糖尿病。干預組2型糖尿病發病率為15.94/1000人年,對照組則為16.44/1000人年。收縮壓每降低5mmHg,2型糖尿病的發病風險降低11%。且基於BMI這一重要混雜因素的亞組分析也未發現顯著的異質性。
而納入了22項試驗的網狀meta分析則提示,ACEI和ARB類降壓藥的應用和2型糖尿病發病風險降低相關,β受體阻滯劑和噻嗪類利尿劑則和2型糖尿病發病風險升高相關,鈣通道阻滯劑和發病風險則未見明顯關聯。
補充進行的孟德爾隨機化研究取得了和meta分析相似的結果:遺傳預測的收縮壓每降低5mmHg,2型糖尿病的發病風險降低12%。遺傳模擬的ACEI、ARB類藥物效應使2型糖尿病發病風險降低,β受體阻滯劑類藥物效應使得2型糖尿病發病風險升高,CCB類則呈中性。
總的來說,這個研究有著重大的臨床指導意義。畢竟5mmHg這一不算太難的降壓目標,竟和2型糖尿病發病率降低11%相關。該研究發現的降壓對2型糖尿病發病的預防效應可謂振奮人心。
這意味著,堅持好好吃降壓藥、堅持健康生活方式降壓的獲益又多了一種。此外,不同種類降壓藥對2型糖尿病的發病風險的影響可能大相徑庭,2型糖尿病的高風險人群選擇降壓藥也由此有了更加科學的參考依據。
雖然降壓藥物降低2型糖尿病的發病風險的機制仍不明晰,但本研究的結論可以為2型糖尿病的發病機制分析提供不同的切入點,或許2型糖尿病的預防策略也不必僅關注血糖相關的方向。針對抑制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帶來的全身作用展開探索,或許也可以有效地指導高血壓、糖尿病的預防和治療。
當然,這個研究也同時存在一些侷限性,例如,合併用藥對研究結果帶來的影響在本研究中並未得到分析;降壓藥物劑量和隨機化後的治療資料並不完整;2型糖尿病的發病並不是許多臨床試驗預設的結局。儘管如此,瑕不掩瑜。
總而言之,這個研究表明,降壓確實能降低2型糖尿病的發病風險,但選對藥物種類也同樣關鍵,想要幫自己和家人預防糖尿病的小夥伴,不妨對血壓測量的結果和服藥情況多留點心眼。
[1] Nazarzadeh M, Bidel Z, Canoy D, et al. Blood pressure lowering and risk of new-onset type 2 diabetes: an individual participant data meta-analysis. Lancet. 2021;398(10313):1803-1810. doi:10.1016/S0140-6736(21)01920-6
[2] NCD Risk Factor Collaboration (NCD-RisC). Worldwide trends in diabetes since 1980: a pooled analysis of 751 population-based studies with 4.4 million participants [published correction appears in Lancet. 2017 Feb 4;389(10068):e2]. Lancet. 2016;387(10027):1513-1530. doi:10.1016/S0140-6736(16)00618-8
[3] Li Y, Teng D, Shi X, et al. Prevalence of diabetes recorded in mainland China using 2018 diagnostic criteria from the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national cross sectional study. BMJ. 2020;369:m997. Published 2020 Apr 28. doi:10.1136/bmj.m997
[4] Hypertension in Diabetes Study (HDS): I. Prevalence of hypertension in newly presenting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and the association with risk factors for cardiovascular and diabetic complications. J Hypertens. 1993;11(3):309-317. doi:10.1097/00004872-199303000-00012
[5] Emdin CA, Rahimi K, Neal B, Callender T, Perkovic V, Patel A. Blood pressure lowering in type 2 diabet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AMA. 2015;313(6):603-615. doi:10.1001/jama.2014.18574
[6] Emdin CA, Anderson SG, Woodward M, Rahimi K. Usual Blood Pressure and Risk of New-Onset Diabetes: Evidence From 4.1 Million Adults and a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Studies. J Am Coll Cardiol. 2015;66(14):1552-1562. doi:10.1016/j.jacc.2015.07.059
[7] Roumie CL, Hung AM, Russell GB, et al. Blood Pressure Control and the Association With Diabetes Mellitus Incidence: Results From SPRINT Randomized Trial. Hypertension. 2020;75(2):331-338. doi:10.1161/HYPERTENSIONAHA.118.12572
[8] Sun D, Zhou T, Heianza Y, et al. Type 2 Diabetes and Hypertension. Circ Res. 2019;124(6):930-937. doi:10.1161/CIRCRESAHA.118.314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