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標準模型和四大作用力為模板的現代自然科學出現了很多自相矛盾的問題,特別是至今無法自圓其說而建立其大統一理論,使得現代科學理論體系漏洞百出。弦理論正是基於這種現實情況橫空出世的,企圖以此解決現代科學基礎理論體系的基本問題,但綜合各方面分析發現:弦理論並非是一種合理的認知體系,甚至連解決自然問題的基本能力都不具備,其理論架構更多的體現了一種主觀上硬性堆砌的形而上學特徵。
一、弦理論存在嚴重的先天不足
“弦理論”這一用詞原本包含了26度空間的玻色弦理論,但在出現超對稱性的超弦理論後,“弦理論”一般專指“超弦理論”,原本意義的弦理論則被稱之為“玻色弦理論”。
弦理論不像自然科學那樣是建立在人類長期時間所積累下的深厚實驗和經驗的基礎上的,其產生的動因完全是來自於一個偶然的事件。1968年,Gabriele Veneziano為了尋求能描述原子核內的強作用力的數學公式,就在一本破舊的數學書裡找到了有200年之久的尤拉公式,他以為這公式能夠成功的描述他所要求解的強作用力。期後,Leonard Susskind)根據Gabriele Veneziano的發現,將這尤拉公式進一步理解為一小段類似橡皮筋那樣可扭曲抖動的有彈性的“線段”。於是,所謂“弦理論”就這樣在匆忙中誕生了。
不難看出,弦理論的產出是很偶然的,具有明顯的先天不足。弦理論不過是一種主觀理論嘗試,僅僅是出於一種解讀的願望而建立,幾乎沒有任何實驗和實踐基礎,也沒有已知或未知的的事實予以驗證。不過,建立者及後來的推行者卻是自得意滿,以為這個理論似乎能夠更好地說明自然界的一些現象,於是就進行了推廣及宣傳,而許多人也只是出於一時好奇,在並沒有進行很好甄別的情況下,就接納了這種理論,這或許只是基於獵獲新奇的從眾心理吧。
二、自相矛盾,一維的“弦”如何可能抖動出三維的萬千世界?
弦論的一個基本觀點是,自然界的基本單元不是電子、光子、中微子和夸克之類的點狀粒子,而是很小很小的線狀的“弦”(包括有端點的“開弦”和圈狀的“閉弦”或閉合弦)。弦理論最開始是要解出強相互作用力的作用模式,他們認為包含正反夸克、正反電子、正反中微子等等等所有的基本粒子,以及四種基本作用力“粒子”,都是由一小段的不停抖動的能量絃線所構成,而各種粒子彼此之間的差異只是這絃線抖動的方式和形狀的不同而已弦的不同振動和運動就產生出各種不同的基本粒子。由此他們進一步認為,大至星際銀河,小至電子、質子、夸克一類的基本粒子,都是由這佔有二維時空的“能量線”所組成,正如小提琴上的弦,弦理論中支援一定的振盪模式,或者共振頻率,其波長準確地配合。
問題一:弦理論的弦為何抖動?弦理論的物理模型認為所有物質的最基本單位只是一小段“能量絃線”,這也就是說它是一維的。那麼,一維度的弦為何會抖動?弦理論完全沒有答案,說明這純粹是一種猜測。另外,一維度的“能量絃線”只能進行一個方向的延伸,而是不能做上下抖動的,或者說上下抖動的“能量絃線”已經不是一維的,而是二維或三維的了,即是說:一句“能量絃線”的抖動實際上已經從一維度變成了二維度了,如何有這樣大的轉換?弦理論也沒有說清楚。
問題還在於,這一維的“弦”是如何向三維的空間過渡的?一維和二維本就是數學上的觀念產物,現實中根本不可能有二維的客觀存在,更不可能會發生一維的客觀存在居然可以“抖動”的情況。“抖動”,顯然是二維或三維物體才能完成的動作,既然“弦”是一維的,它怎麼又可能直接超越二維並像三維物體那樣“抖動”? 退一步講,即便假設有二維“弦”的存在,那麼,它又是如何向三維空間過渡併產生三維物體的?可見,弦理論在宣告“弦”的所謂“抖動”時,就已經把二維的“弦”進行三維的觀念架構了,這事實上就已經預先埋下詭辯的伏筆了。
這分明就是徹頭徹尾的主觀臆想,完全形而上學,不僅毫無邏輯性,還具有明顯的自相矛盾的特徵。
三、多維空間及多元宇宙論的荒謬性
為了使弦理論成立,創立者還需要更多的主觀臆想理論予以協助,於是,便提出了所謂的多維空間和多元宇宙理論。他們發現,為了滿足弦理論自圓其說的需要,必須要至少將空間維度擴張到十個維度才能基本滿足,認為由此還可以使引力與量子力學互相相容。弦理論假定,宇宙中所有粒子都被侷限在一個四維的膜宇宙中,而膜宇宙又漂浮在一個更高維度的體宇宙裡。
1990年代,愛德華·維頓提出了一個具有11 度空間的M理論,認為在時間維度(嚴格說時間根本不是維度)外,超弦理論的時空維數為10維,所以還需要有6個額外的維度需要加入對於這個理論。,出於迎合弦理論架構的需要,多維空間和多元宇宙觀就正式出籠了,但這些觀點更不可信。
1、 多維空間基於一個可笑的邏輯
主張多維空間(包括四維在內的四維以上空間)其實就是基於一個十分簡單可笑的邏輯遊戲——完全是一種數字隨意想象。這種想象是這樣的:既然有零維的點、一維的線、二維的面、三維的體等空間,那麼為何不應該有四維、五維.......等以上的空間?(潛臺詞:他們認為這樣才公平合理)。為此,他們透過隨意的思維加工改造,居然把這種主觀杜撰的空間提升到了十一維。可是,為何不能鼓吹到十二維以上呢?原因很簡單,就是他們思維的肆意加工能力只能將多維度想象到十一維了,否則將會繼續杜撰下去,但是證據哪?迄今為止,沒有任何證據和邏輯事實來支援這種毫無根據的觀點。
多維空間觀念錯誤的根源首先在於,他們沒有正確理解空間概念,空間本義就是基於物質實體的存在方式,而維度不過是數學上用來度量的主觀數學觀念,現實中並不存在,零維、一維、二維等也根本不屬於空間範疇。其次則是基本的邏輯錯誤,將主觀想象的觀念等同於客觀現實,事實上,除了零維外,現實中根本不存在獨立的標準一維空間、二維空間,他們需要依附於三維空間才能存在,否則,這些維度甚至連觀念上也無法產生,更不用說客觀存在了,至於多維空間更是如此。
如何證明四維以上的空間不存在?下面以最簡捷的邏輯方式證明這一命題。
證明:(1)零維度的光子執行速度最快,可達宇宙最快速度的光速;(2)絕對一維度的直線和絕對二維度的平面只存在於人的觀念和腦電波中,其執行速度僅次於光速;(3)三維度的物體執行速度一般遠小於光速,其執行速度大於零;
結論:(1)維度越高,其所受的約束面就越大,其執行速度就越慢;(2)四維空間物體一定低於三維空間物體的執行速度,而速度大於零的執行速度屬於三維空間,故四維空間物體只能以零速度方式存在,這種空間相當於不存在;(3)以此類推,四維以上空間物體執行速度小於零,但宇宙不存在低於零的執行速度,故四維以上空間不存在。
2、多元宇宙不存在理論上的可能性
多元宇宙論認為,應該存在無限個或有限個可能的宇宙,而多元宇宙所包含的各個宇宙被稱為平行宇宙,還有人認為在各宇宙之上還有一個造生各個宇宙的母宇宙。對此,宇宙穩恆膨脹理論回答是:多元宇宙無可論證,不具備理論可能性,宇宙之外完全虛無。
第一,多元宇宙在概念上存在悖論。宇宙概念本身內涵一切存在,而多元宇宙是指無限個或有限個宇宙的集合,其內涵也是囊括一切。既然如此,無論從內涵和外延上,宇宙和多元宇宙都是無法區別的,如一定要區分,也只能硬性進行宇宙切割從而人為地劃分成多個宇宙,但這樣是不可能有實際意義的,反倒不如我們把宇宙分為幾個不同領域進行研究更為有利,這在思維方法上也符合奧卡姆剃刀原理。
第二,邏輯上無法推理出多元宇宙。假如我們這個宇宙之外還有另外的宇宙,那麼這些宇宙之間一定是沒有任何物質存在,是完全的虛空,但由於空間是基於物質的佔有而形成,沒有物質也就沒有空間,因此多個宇宙之間一定是0距離的,現在的問題來了:既然宇宙之間是零距離的,又如何確定分界線區分他們?緊接著一個問題:基於宇宙的各向同性和均勻性特徵,每個宇宙都會存在以奇點為中心進行膨脹發展的程序,使之必然會從一個宇宙的區域向另外宇宙的區域內進行擴張並形成多元宇宙交叉重疊的局面,這種情況必然更加無法進行宇宙區分。既然如此,我們為何不能把他們合併在一起統一稱之為宇宙,而非要一定硬性分割為多個宇宙?
第三,平行宇宙缺乏理論基礎。20世紀50年代,有的物理學家在觀察量子的時候,發現每次觀察的量子狀態都不相同,而由於宇宙空間的所有物質都是由量子組成,所以這些科學家推測既然每個量子都有不同的狀態,基於此他們忽發奇想,認為宇宙沒準也有可能並不只是一個,而是由多個類似的宇宙組成。有學者描述平行宇宙時甚至活靈活現地用了這樣的比喻,它們可能處於同一空間體系,但時間體系不同,就好像同在一條鐵路線上疾馳的先後兩列火車;它們有可能處於同一時間體系,但空間體系不同,就好像同時行駛在立交橋上下兩層通道中的小汽車。平行宇宙概念的提出,是基於現代量子科學的發現,但現在的問題在於,他們所憑藉的量子科學的所謂“發現”是不足以作為依據的,因為類似於“量子糾纏”等存在明顯的主觀性錯誤解讀現象,這一點在《量子力學走向了死衚衕,朱清時院士的荒誕解讀》一文有專門的批判。
第四,母宇宙理論沒有實際意義。如認為存在多元宇宙,那麼世界將在人們面前顯得複雜多了,因為有很多人會認為還存在一個母宇宙甚至其他的平行母宇宙,是這些母宇宙產生了眾多的子宇宙,接下來,母宇宙之上又套著更高一級的母宇宙,以此無限迴圈,以致無窮……這樣無止境的思維,何如我們把這些宇宙統一稱之為唯一的宇宙?在我們目前連自己的太陽系都還遠遠沒有搞清楚的情況下,這種理論假設除了把人類搞暈,還有其他意義嗎?
第五,認知上無法論證。多元宇宙即便存在,也一定是我們乃至以後若干萬年都不能確證的,因為這個宇宙在造就我們的進步的同時,也造就了我們基於這這個宇宙的認知侷限性,更何況存在“宇宙牆”(宇宙邊緣)等難以逾越的隔閡,使我們無法從根本上徹底認知這個宇宙,也就更不可能發現其他宇宙。
多元宇宙觀主要是基於許多人對宇宙來自於一個奇點的困惑,但是經過上面的分析我們發現,多元宇宙和平行宇宙、母宇宙等理論不僅不能解釋固有的困惑,反而使我們的認知更加紊亂和費解,且這些觀點在根本上是不能被觀測和證實的。多元宇宙論其實就是吃飽撐的胡侃理論,就像有人論證“吃雞蛋先吃大頭還是先吃小頭”、“一根針尖上站幾個天使”一樣的荒唐無稽。人類目前要做的就是首先是需要不斷提高我們的認知能力和技術水平,而不是空想宇宙之外的事情。正確的態度和認知路線應該是:對於未知的事情存而不論而無須過多解讀,堅持認定宇宙的唯一性,宇宙大膨脹是宇宙固有的天然本性,宇宙固有的自然機理足以使宇宙不斷走向生機勃勃。
弦理論之所以會吸引這麼多人注意,大部分的原因是因為目前人類知識體系的匱乏,而把弦理論誤當作解決根本問題的終極理論。據說,除了引力之外,量子力學也透過自己的理論描述了電磁力、強力和弱力三種基本作用力,而弦理論則不過是在想象中認為自己解決了引力問題。至於弦理論能不能成功地解釋基於目前物理界已知的所有作用力和物質所組成的宇宙以及應用到“黑洞”、“宇宙大爆炸”等,還需要同時用到量子力學與廣義相對論的極端情況。可以看出,弦理論連目前天體發現的基本物理都解釋不清楚,且還需要藉助於在統一資訊理論看來已經過時的自然科學理論,才能有更好的解釋。很顯然,這種理論本身在出爐時就明顯帶有矛盾和過時性。同自然科學一樣,弦理論也根本上沒有認識到能量子與極限粒子的相互轉化方式,它只是模糊地描述了能量絃線的抖動造成物質產生的理論推測,至於為何會造成這種現象以及時空的構成則根本沒有涉及。
弦理論理論當然也有其價值,比如可以啟發思考、深化思維、教訓借鑑,但是,作為一種認知工具則就幾乎沒有任何意義了。弦理論的建立根本上並非是建立客觀事實的原則立場基礎上的,其理論建構是為了出於自圓其說的目的而建立的,而這種建構不是基於客觀事實,而是是根據自己架構理論的需要而決定如何設定客觀世界,即是說弦理論需要什麼理論能夠自圓其說,那就加入什麼主觀臆造的理論因素,根本不考慮客觀世界。簡而言之:弦理論罔顧事實,沒有把客觀世界作為第一齣發點,完全是為了美化自己的理論而建。因此,弦理論的建立失去了科學的那種堅持客觀事實的基本立場,毫無科學精神,最多就是一種現代人的主觀空想推論而已。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非要拿弦理論納入科學體系的話,那麼其必然是畸形的。
弦理論其實非常具有形而上學的特徵,這種特徵主要體現在其不具備客觀現實性的玄幻色彩上。由於所謂的“弦”看不見摸不著,可以透過任意的主觀發揮和臆測進行各種解釋,這就像許多大預言一樣,反正大家也不能進行實踐驗證,但由於語言晦澀難懂,各種解釋總會有一款相對比較符合大家心理習慣的解釋,甚至還可以在此基礎上給我們展示出預見效能,這就非常類似於形而上學的那一套了。
四、理想模型將成就最完美最理想的完全性大統一理論
牛頓建立力學體系伊始,科學家們透過三百多年的努力建立了一套他們自以為完美的標準模型。這是一套描述強力、弱力及電磁力這三種基本力及61種基本粒子的理論,它隸屬量子場論的範疇,與量子力學及狹義相對論相容,並對這套理論的預測進行了幾乎所有的實驗驗證。不過,標準模型雖然已被許多實驗進行了不算準確的檢驗,但是它理論體系仍然存在很多漏洞和缺陷(甚至是致命)的,存在明顯的平庸性、自相矛盾、不自然性等問題,且帶來了越來越多的巨大負面作用,堪稱之為一種低能效理論。人類急需一種全新的認知體系——新文明認知模型,予以取代標準模型。
2012年,王江火在他出版的《統一資訊理論》中所提出的“雙子定律”,比較符合理論物理的理想。該模型能合理解釋所有已知現象和未知現象,幾乎無懈可擊,不可證偽,可謂極致完美的理想模型。這個模型不僅可以統一四種基本作用力,而且還能合理統一自然與社會、物質與精神,將人類所有的認知領域完全統一一起來,可謂完全性大統一理論。
理想模型建立在新文明認知方式的基礎上,它是統一資訊理論的宇宙觀及其物理模型,其核心思想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一)宇宙起源
宇宙起初是一個能夠蘊含我們這個宇宙所有的能量極大的初始能量子,此時宇宙只是一個零維度的非物質存在。138億年(暫且採信這個資料),基於一個自然化過程,這個初始能量子透過不斷分裂為若干個能量子然後不斷合成極限粒子的方式進行持續膨脹,直至形成現在這個宇宙。
(二)雙子定律
宇宙只有極限粒子和能量子2種類型的客觀存在,它們造就了宇宙的萬千世界。極限粒子是宇宙最小物質單元體,可分為正反極限粒子。同性極限粒子之間集合同性能量子形成同性極限粒子及相應空間,造成空間膨脹,引起周圍物質進行擴散運動;異性極限粒子之間分解極限粒子形成能量子後消融相應空間,造成空間凹陷,引起周圍物質進行收縮運動。極限粒子集合和分解極限粒子的效能與自身質量成正比,而與相互之間的距離成反比。
宇宙只存在能量子和極限粒子2種量子。能量子是零維度的非物質客觀存在,極限粒子是三維度的物質(實體)客觀存在。初始能量子後,能量子只能附著於物質(實體)上,而不能單獨存在。
(三)完全性大統一時空觀(統一資訊理論時空觀)
宇宙由一個個極限粒子零距離疊加而成。物質與空間一體兩面,能量與資訊一體兩面,物質(空間)與能量(資訊)相互轉化。宇宙完全由實體物質構成,空間不存在,“真空”不存在,“場”不存在。時間是物質與能量相互轉化過程中的副產品(參閱《人類最前沿的時空觀——完全性大統一時空觀》)。
(四)物質(空間)、能量(資訊)、精神(主體效能量)大統一
資訊是能量的表徵,能量與資訊一體兩面。資訊分為主體性資訊(精神)和自然資訊,主體性資訊由能量子序列構成。物質和精神從根本上聯絡起來,自然與社會完全大統一,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哲學、宗教徹底性大統一。
這就是理想模型的基本內涵。這個模型很可能徹底觸及了宇宙最底層,可以極致合理地解釋宇宙所有現象,堪稱極端完美,因此而稱之為理想模型或完美模型。
基於理想模型,統一資訊理論徹底解構了四大作用力和標準模型基礎所構築的現代科學體系大廈,能合理且清楚明白地解釋宇宙幾乎事物和現象,恰如其分地解釋質能方程式、宇宙平直時空理論、四大作用力的時空假象、光速不變原理、宇宙膨脹現象、生命和精神的實質,等等。
理想模型就是基於人類目前最先進最前沿的新文明認知體系提出來的,已經有大量的事實或實驗予以驗證,完全合乎邏輯,基本無懈可擊。詳細論證請參閱《統一資訊理論》、《紫薇星明》。
新文明是一種全面先進的全新認知體系,它將從根本上徹底顛覆科學體系,全面克服科學體系的巨大弊端,當然也就會揚棄證偽原則和測不準原理。就像許多宏觀規律在微觀世界不能適用一樣,證偽原則和測不準原理等這些現代科學的規則也對新文明認知體系不能適用。
統一資訊理論公開宣佈:理想模型是不可證偽的,但不接受科學體系上的證偽原則。
統一資訊理論公開宣佈:理想模型在極限視野中能夠測得準,而且在某種定量分析上做到百分百準確(另文說明)。
理想模型其實在2012年《統一資訊理論》出版時就已經產生,現在經過近十年的研究和歷練,證明它完全經得起任何質疑和衝擊。現在鄭重宣佈:理想模型誕生!在新文明的世界中,它最終必將取代標準模型,併成為一種完美的完全性大統一理論,這是人類認知史上的第一次。
五、大統一理論的判斷標準
關於大統一理論有如下一個三段論判定:
大前提——由於宇宙起源是同一的,具有同一的根源,故萬事萬物都是相通互聯同一的。因此,真正的大統一理論一定能夠整合萬事萬物,一定是物質和精神、自然與社會、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哲學宗教等宇宙所有方面的徹底性完全大統一。如果,某種理論體系或模型做不到這一點,那麼就可以肯定它一定不是真正的大統一理論,而且這種理論肯定存在很多缺陷和漏洞。
1、現代科學體系和標準模型連起碼的四大作用力都做不到統一,那麼它肯定存在大量的缺陷和漏洞,甚至是根本錯誤的,更無法做到大統一,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
2、弦理論企圖統一物理學,但即便做到這一點,也還不具備上面所述的真正大統一特徵,因為它連完全性大統一的企圖都沒有,更何況事實上它的理論是形而上學、荒謬和不合邏輯的。
3、統一資訊理論和理性模型能夠實現物質和精神、自然與社會、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哲學宗教等宇宙所有方面的徹底性完全大統一,因此,統一資訊理論和理性模型是真正的完全性大統一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