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崔玉濤圖解家庭育兒⑧——小兒生長髮育》摘錄1
嬰幼兒體重增長規律
體重是嬰幼兒器官、系統、體液的綜合重量,它是反映嬰幼兒生長與營養狀況的靈敏指標。
嬰兒誕生時平均體重為3.3千克左右,出生前半年的嬰兒體重增長較快,尤其是頭兩個月體重每天増加20~30克。出生後第一年是小兒體重增長最快的一年,為生長的第一個高峰。在這個高峰期內,體重增加速度隨年齡増長而減慢,前3個月體重的増加約等於後9個月的體重増加,並非一個勻速増長過程。1歲以後孩子的體格發育速度有所減緩,但在1~2歲內,體重仍然呈穩步増長,一年平均增長2.5千克左右。
嬰幼兒身高增長規律
身高(身長)指頭、脊柱、下肢長度的總和,即頭頂到足底的垂直長度。
身高(身長)有其增長規律,嬰兒誕生時身長50cm左右,出生後第一年增長最快,約25cm,為生長第一高峰;隨後身長(身高)增加速度隨年齡增加而減慢,前3個月的身長(身高)増長約等於後9個月身長(身高)的増長。也就是說,嬰幼兒的身長(身高)發育同樣也是一個非勻速増長過程。
嬰幼兒顱骨發育與頭圍
嬰兒出生後頭顱骨不像成人那樣已融合成一塊,而是由多塊骨骼組成的,每塊骨骼間存有縫隙,並且可以在一定範圍內移動。出生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嬰兒的顱骨都處在沒有融合的狀態,細心的家長可以摸到骨縫或輕度顱骨重疊。有的孩子頭頂上會出現一道顱骨凸起,那是分娩時形成的顧骨重疊,隨著長大會自然消失。
多塊骨骼交界處存有菱形區域,稱為囟門,分成前囟和後囟。後囟小,一般會於生後3個月生理閉合;顱縫一般於生後6個月閉合:前囟較大,一般會於生後18~24個月閉合。囟門過早閉合不利於大腦的發育。前囟能夠反映大腦的一些問題。當顱骨內壓力過高時,可以看到前囟膨隆;當顱內壓力過低時,可見前囟凹陷。引起顱內壓力増高的可能是劇烈哭鬧、腦炎或腦膜炎等;引起顱內壓力減低的可能主要是脫水。在前囟閉合前,每塊顱骨間的骨縫還存在。判斷前囟是否小或閉合前,應檢查顱縫。囟門閉合後,意味著多塊顱骨融合成一個頭顱骨。
頭圍指頭的最大圍徑,反映腦和顱骨的發育。
嬰幼兒骨骼發育
經常會被家長問及孩子的骨密度不足是不是因為缺鈣。對嬰幼兒來說,骨密度反映生長速度,與缺鈣關係不大。
骨密度代表骨內鈣質沉著的狀況。從表面上看,骨密度低代表骨內鈣質沉著不夠。但因為嬰幼兒處於生長高峰期,骨骼處於拉長、增粗的過程,促使骨骼生長的激素--骨鹼性磷酸酶必然增高,單位容積內鈣質自然偏低,即骨密度低。對於生長髮育旺盛的嬰幼兒來說,骨密度的“低下”並不意味著缺鈣。
相反,相對低下的骨密度才有可能使更多鈣質不斷進入骨骼、逐漸沉積,支援骨骼,骨骼才可不斷拉長。此時,母乳、配方粉餵養、均衡的嬰幼兒輔食(如嬰兒營養米粉)等都可提供充足鈣質。骨生長不僅僅依賴鈣,還需要堅持均衡的營養。母乳餵養嬰兒應補維生素 D ,以調控進入骨骼內的鈣量,僅補鈣不能獲得預想效果。若生長髮育正常,就意味著骨骼正在生長,也就是正處於拉長過程,是非常好的跡象,與缺鈣無關。
但也並不是說骨密度正常就代表孩子長得慢。嬰幼兒的生長不是真正的“斜坡”樣生長,而是類似“階梯”狀,也就是說,生長速度有時快些,有時慢些。生長快速時,骨密度相對偏低;生長慢速時,骨密度相對偏高。這就是為何多次給孩子測定骨密度會有不同結果的原因。提醒家長們要觀察孩子的生長狀況,不要被一些測定值牽著走。
孩子的高矮與骨骼發育
孩子的高矮是由骨骼發育決定的。與身高相關的骨骼有頭顱骨、脊柱骨和下肢的長骨三部分,其中下肢骨的長短起決定性作用。
出生後第一年頭部骨骼生長最快,脊柱次之,四肢最慢,而到了青春期時則下肢增長最快。
孩子的動作發育應與脊柱的發育相適應,即孩子2-3個月大時會抬頭,6-7個月大時能獨立坐,8-9個月時會爬,10-11個月時能站立,12-16個月時能走路。若沒到相應的月齡,孩子不宜過早地學坐、學站,以免引起脊柱的過度屈曲,這將會影響其身高。
嬰幼兒的出牙程序
個別嬰兒出生時就有1~2顆牙齒,有的嬰兒從4個月開始出牙,大部分嬰兒從6~9個月開始出牙,還有個別孩子到9~12個月才開始出牙。第1顆乳牙在生後18個月內萌出都屬正常,對大部分嬰兒來說,門牙最先萌出。平均出牙數量=出生後月齡—6。
嬰兒出牙並不按照時間平均長出。有時1~2個月一顆牙都沒長,有時幾天內可出3~4顆牙。嬰兒出牙過程不僅指牙齒萌出前後的時期。出牙的徵象通常從出生後幾周或幾個月內即已開始,一般嬰兒出生後2~3個月就可表現出相應的徵象了,直至牙齒完全萌出為止。只有20顆牙齒全部萌發,出牙過程才算結束。
孩子出牙的時間早晚與“缺鈣”等微量營養素缺乏無關。家長不要因為孩子出牙晚或出牙慢而緊張。3歲時絕大多數孩子能夠出滿20顆牙。每個孩子的出牙過程非常個體化,這與遺傳有很大關係,比較會發現孩子的出牙時間與父母當年出牙有類似之處。“牙齒從下牙先萌出,而且成對萌出,左右對稱”只是指常見情況,但要關注的是,當孩子出牙後,家長可以使用軟布或指套牙刷為孩子清潔牙齒。
嬰兒在6個月內不鼓勵豎抱,過早豎抱,不利於脊柱發育。
新生兒出生後就可開始趴著,但未滿3個月的嬰兒不建議趴著睡覺,以免出現窒息。嬰兒睡醒後、餵奶前,儘可能多創造機會讓他們趴著。讓孩子趴著,既可看到周圍環境,又可鍛鍊腰背、四肢肌肉和協調性,對心肺功能也是鍛鍊。
嬰兒大運動發育:爬、站、走
對正常嬰兒不需要強迫進行爬行訓練,嬰兒到6~8個月時才會有自主爬行慾望。如果孩子到10個月還不會爬,家長應該帶孩子到醫院檢查,以確定神經和下肢肌肉發育是否有問題。如果嬰兒爬得不夠“標準”,即不是手膝爬,可以多給孩子練習爬的機會。如果孩子不喜歡爬,而只想站,說明發育沒什麼問題。但還是應儘可能創造機會多讓孩子爬。
孩子是否可以站立,除了與孩子是否有站立的意識和能力有關,還要注意孩子站立時的姿勢。如果腳掌能輕鬆著地,同時又能自己扶著物體站立,才能鼓勵他練習站立。一般在10個月後オ會有這樣的能力。會站還有一個前提,就是孩子能平衡身體自主的晃動。只要腳跟能輕鬆著地,身體平衡也能控制得很好,就不會出現站走引起的下肢發育問題。
孩子站立時,如果是腳尖著地,說明還未達到站立的階段,不要扶著嬰兒站立,否則對嬰兒腳弓、下肢肌肉發育不利。而且,一旦形成習慣,會影響走路的姿勢。還是應該多讓孩子趴著,學會爬,嬰兒就逐漸會坐、會站、會走了。一般來說,孩子在一歲之前會站,大動作發育就是正常的。
會走是在會站的基礎上完成自身的位移而不跌倒,2歲完成即可。家長注意觀察孩子是否會站會走,不是僅觀察孩子是否能站起來,能向前邁步,而是重點觀察孩子站、走的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