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證道。——唐淚
就香港影壇而論,雙週一成昔年的票房統治直如神話。
而進入新世紀後,除了周星馳三次獨孤求敗式的出手,其他人完全談不上票房統治概念。
劉德華和梁朝偉一人三個年冠,但只佔四個年度名額,李連杰一次,小天王周杰倫一次,最後一次是黃百鳴的群戲喜劇電影,堪稱史上最弱年冠。
一零年代,甄子丹兩次年冠,郭富城兩次年冠加一次破紀錄,二人各自一次衝上六千萬級票房。
其他人大致就是偶然因素,並不穩定。
此前一篇文章分析過,雙週一成的票房神話,來自題材、演員和電影公司三重實力。
就今天而言,首先是題材吸引力衰減,其次是演員聲望有所不及,再次是各大電影公司實力也嚴重下滑,所以香港電影的票房呈現日漸衰微的表象。
而具體到三個在香港票房表現最強勢的演員,又有各自不同的情況。
即郭富城、甄子丹和劉德華三個巨頭級演員。
可逐一分析、對比和印證。
首先講郭富城。
他以最少的作品數量,尤其是商業作品偏少的情況而奪得最好的票房表現,很不容易。
最近二十年,他上映電影35部,其中港片概念25部、商業片14部,具體票房表現是兩次年冠一次年亞、一次破紀錄,以及十次進入前十票房榜。
其作品質量非常可觀,而演技進步的速度和幅度則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但就票房表現而言,他有一個致命的缺陷,那就是接拍了太多小成本及小眾文藝型別的電影。
很多電影其實在劇本階段就能知道會不會有票房表現。
覆盤即知,比如《柔道龍虎榜》講信念,《父子》講底層,《C+偵探》小成本懸疑,《最愛》純文藝,《百年浮城》講港人尋根,《聖誕玫瑰》是楊采妮的小成本心願電影,《踏血尋梅》是翁子光的現實探尋,《麥路人》則是邊緣人的苦難寫照。
對比周潤髮自1986年崛起後到1995年的片單,總計有46部電影,其中只有五部是文藝小眾,其他分別屬於槍戰動作、江湖黑幫和喜劇三種類型電影。
所以如果要想在票房上表現優越,必須得挑選商業娛樂性足的電影,這是不二法門。
比如郭富城的《寒戰》、《無雙》、《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甚至包括《風雲2》,這種型別前十票房榜幾乎十拿九穩,更有奪取年冠甚至破紀錄的機率,當然小眾電影也會有表現好的時候,諸如《殺人犯》和《麥路人》都進了前十,但畢竟可能性要小很多。
當然,對於一個演員來講,商業文藝皆受肯定,確實是一件好事。
至少業內與注重影片品質的影迷會關注並認同。
再聊聊甄子丹。
在九十年代,因為成龍和李連杰太過耀眼,所以甄子丹毫無存在感。
他的起步應該是從2002年的《英雄》開始,影迷們終於發現,原來還有一個身手很不錯的動作演員。
二十年間上映電影40部,其中港片型別32部,幾乎全數商業電影,票房表現是兩次年冠一次年亞,總計十八次進入前十票房榜。
香港影壇現今唯一的動作巨星,最強作品是《葉問》系列。
他的影片型別沒有短板,基本全數都是自己擅長且受市場歡迎的動作電影。
但為何甄子丹沒有昔年成龍的票房統治力?
從演員的情況分析。
論動作身手,甄子丹和成龍、李連杰是可以相提並論的,而且他的風格更偏寫實,也與成龍一樣都是偏向時裝動作電影。
如果要說差距,可能首先是演技能力。相對成龍和李連杰,甄子丹在演技表現上確實有一定差距,其次成龍的電影結合了喜劇元素,這個因素不可小覷,而甄子丹幾乎就是純粹的時裝動作電影,在劇種而言,對觀眾的吸引力又弱了兩分。
所以甄子丹如果要維持高票房趨勢,需得從系列電影入手,打造精品招牌方式,當然他也不可能再去走成龍的喜劇功夫路線,而是應該走大投資犯罪動作片路線,作為僅存的動作巨星,觀眾還是比較買賬的,比如今年的《怒火·重案》。
第三位是劉德華。
為什麼把他放到最後?因為最近十年他在香港頭部票房上的表現要稍微遜色一點,最好成績是一個年亞,而如果談到最高票房,他也只有零零年代《無間道》的五千萬級票房。
這二十年他上映作品53部,其中8部客串,港片概念作品37部,商業電影43部,主演小眾文藝電影6部,票房表現是三次年冠五次年亞,另有二十八次進入前十票房榜。
那麼劉德華人氣長紅,電影的商業娛樂性也足夠,為什麼仍然無法比肩周潤發?
這個問題可能還是要從演技和電影品質這兩個問題著手。
周潤發在憑《英雄本色》崛起之前,嘗試了大量小眾文藝電影的表演,雖然被封"票房毒藥",但演技能力的淬鍊效果已經非常顯著,不然他也不會在六年之內拿到五個影帝,而劉德華則在1986年與王晶合作《魔翡翠》之後在商業娛樂電影路上幾乎從未歇腳,表演缺乏沉澱和淬火。
隨之而來的當然就是大量影片的同質化,有足夠的人氣,但品質參差不齊。
所以劉德華如果要想票房表現更進一步,首先是需要優選劇本,減量求質,然後力求表演上能在多年慣性情況下有所突破。
以上三位,基本就代表了目前香港演員中票房能力最強的三位。
所謂差別,不過是趨勢階段的高低。
其中郭富城和劉德華對標周潤發、甄子丹對標成龍,至於周星馳則已經無人可以接近。
而三位同期的時間,或僅剩最後五年。
畢竟歲月催人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