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文物看山西,但不代表山西地下的文物不精彩。在山西運城稷山縣有個非常偏僻的村莊名叫馬村,看似與周邊其他村落並無不同。平凡的馬村,卻有著十分特別的地方;這裡的有一片土丘,當地村民發現下雪天時田裡其他地方都被積雪覆蓋,只有一片固定的地方從不積雪且土壤溫度比周邊其他地方高,也種不出莊稼,認為這是一片“神秘之地”。
關於“神秘之地”的猜測
鑑於這些“神秘”現象,當地人猜測地下有墓室。其實後人給出了科學解釋:因為墓室常年恆溫,冬季時溫度遠高於地面氣溫,導致墓室上方的地表溫度偏高,無法存住積雪。這一現象引來了經驗豐富的盜墓賊,1973年2月,一盜墓賊順利下墓後,正準備對墓裡的明器下手,猛然間看見身後一個女子探著半個身子望著他。隨即,盜墓賊被嚇得連滾帶爬逃出了古墓。
後來,當地文物局才正式介入,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共發現地下墓葬14座,到目前已發掘出9座。整座古墓的磚雕精美絕倫,於是當時史學家、考古家、戲曲家、民俗家等等全部聚集在馬村進行研究考察。馬村磚雕墓的發現,轟動了中國考古界,是一座不折不扣的地下寶庫。
段氏家族的4代沉浮
2001年,馬村磚雕墓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五批),現有5座對外開放,遊客購票後就能入內參觀。由於馬村磚雕墓地處偏遠,常常沒有一個遊客,也沒有工作人員(除了售票口)。
磚雕墓景區的地上規模並不大,跨過景區的大門和山門,便是磚雕墓的入口了。根據7號墓出土的地碣《段楫預修墓記》,可知這是一處金代大定年間,即公元1161-1189年前後的家族墓地。南北向,結構基本相同,只有大小繁簡略有差異。
主人為北宋晚期至金大定時期的段氏家族,是當地有名的藥膳世家,十四座古墓一共埋葬著段氏家族四代人。據說段氏的養生湯曾經深得宋太祖趙匡胤的喜愛,因此家族勢力不斷壯大。後來專家推測,蒙古軍隊征服中原後,由於忠烈的段氏家族不願為蒙古軍隊醫治,慘遭滅門。題外話,直到現在馬村姓段的人家還是很多,並且在馬路上還能看到一些段氏中醫鋪子。
地下磚雕藝術寶庫
地下墓葬的入口狹小,進去後是一段向下的樓梯,到底就是一段長長的甬道,甬道兩側有後人安設的照明燈,以及段氏家族介紹。一到底下,溫度頓時下降了5,6度,就算是大熱天都感覺到了一陣陣止不住的涼意。由於墓裡只有我們,走在甬道的時候,耳邊只有自己的腳步聲,寂靜得有些可怕。
地下墓葬以甬道為主軸,目前開放的5座墓室分佈在甬道的兩側,其實沒有自己想象的大。墓室的入口非常狹窄,這才明白為什麼售票處的工作人員會提示儘量不要背大包進去,很容易被卡住。
馬村磚雕墓內部有極為精緻華美的磚雕藝術,磚雕表現了墓主人生前居室的佈局樣式,體現了中國墓葬中“事死如事生”的一面。隨著逐一參觀,一個個神秘而又夢幻的空間,穿越時空,展現在了我們面前。
墓室一般為前廳後堂、左右配置廂房的四合院結構,墓頂均為方形覆鬥頂。四壁下部砌束腰須彌座,雕飛馬、奔鹿等獸,刻工精細。除了少部分缺損,其他均儲存完好。也有少數墓室中間雕墓主“開芳宴”,而次間置屏風雕孝子圖。
至今無解的“婦人啟門”
馬村磚雕墓最標誌性的一面牆,就是曾經嚇壞盜墓賊的“婦人啟門”,位於M1號墓室。人物栩栩如生,惟妙惟肖,逼真至極。“婦人啟門”其實是我國古代墓葬藝術中的一個常見意象,從東漢至唐,到了宋遼金時期更為流行,不少古墓中皆有發現。
不過,“婦人啟門”的象徵意義至今沒有明確的論斷,有說古人視死如生,墓室為奢華陰宅,連通陰陽之處,是墓主人回家之門。那啟門之女子,或許便是男主人的姬妾,或是女主人的侍女,她們在等待主人的歸來。
無論如何,這些繁華的堆砌,都體現了墓主人希望得到一個永恆的幸福家園。後代子孫對於秉持百善孝為先,期望自己的祖先能夠進入輪迴之所。一座精美的磚雕墓講述了一個家族的興衰與榮辱,馬村磚雕墓是我國墓葬中的精品,完美呈現了宋金時期的建築藝術和文化特徵,為研究宋人生活提供了寶貴的實物材料。
馬村磚雕墓的正門背後,有一民國戲臺,聽說是從別處遷移過來的。細節處不失精美,可以順帶一觀。磚雕墓雖然位置偏僻,但不虛此行;不遠處還有一座青龍寺,裡面的元代水陸壁畫也是一絕,可以兩者一起參觀。
景點位置:直接導航“稷山縣金墓博物館”,建議自駕或打車過去,村裡停車很方便
門票:25元
遊玩時間:半小時至1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