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平凹最新散文集《人生從容》出版後,引發讀者的關注,新書部分“段子”更是在網路上成為年輕人轉發的熱門。圍繞新書,賈平凹先生進行了一次線上對話。 《人生從容》選收了賈平凹抒發感懷的文章近五十篇,作者將自己的所見、所感用誠摯樸素的筆觸記錄下來,這些文章無不體現了一個智者的淡定豁達,而情感的蘊藉有致,文筆的自然天成更是已臻化境,讀來親切感人而又發人深省。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波 平靜地面對困惑與煩惱 問:您怎麼理解新書《人生從容》這個書名,想傳達怎樣的人生觀? 賈平凹:為什麼起這個名字呢?從人生的態度來講,實際上對一個人來講,他在各個生命段完成各個生命段的事情,比如說小時候就好好玩,當學生就好好讀書,工作以後就把工作做好,到老年以後就過好老年生活,每個時段都應該是從容的。 但是從整個對人生命運的態度來講,有句話是這麼講的:不管壞事、挫折或者是好事情,尤其不好的事情到來的時候,你是沒有辦法改變的,能改變的只能是你面對它的態度,有了這個態度以後,對於突然而來的災難,就知道應該怎麼去對付。從這個意義來講的“人生從容”,我覺得非常有意義。 問:您覺得人生從容是不是和年齡有關? 賈平凹:是的,這個從容從區域性來講,年齡大了,經的事情多了,他越來越從容了。 但是他不是指年輕的時候從容,年輕的時候是奮鬥的時候,該奮鬥還是要奮鬥。我講的認識從容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的,即一旦人遇見任何事情,漫長的人生不知道會遇到什麼事情,這是不可抗拒的,也是無法改變的,所以只有在接受它的過程中形成這種心態,比較從容的一種心態,有了這種態度以後呢,都會有另一種積極的解決方法。 問:之前採訪時,您說挺喜歡寫散文,感覺散文更自在一些,比如《自在獨行》《萬物有靈》,年輕人也喜歡,對於喜歡您散文的年輕人,有什麼想和他們說的? 賈平凹:從現實狀況來講還是喜歡寫散文,散文篇幅短,不像長篇需要熬幾年的時間。從具體情況來講,這十幾年都是在集中精力地寫長篇,散文相對來說寫少了。散文寫得最多是我30多歲的時候,寫的都是20世紀80年代,那個時候年輕,明顯地,在年輕時候的創作和後邊的創作還是不一樣的,年輕的時候有激情,對什麼事情都感到好奇,見什麼就想寫什麼,它追求那種很清新的東西、很優美的東西成分多一些。到年紀大了之後,零星地寫些散文,那都是自己在生活中,人生幾十年裡面體悟到的東西,真正自己感受到的東西,把它寫出來。這個時候寫的東西它就不講究章法,沒有起承轉合,技巧的東西更少了,更多的是自己的體會。和年輕的時候比起來,激情可能少了,感覺恐怕也不靈敏了,句子也不是很優美了,但是更多的是自己體會出來的人生智慧,這是年輕時和年紀大了之後寫作的不同之處。 文學不能太迎合時尚 問:您之前在採訪時說,人畢竟是社會人,誰要想活得隨心所欲都挺難的,很多事不是你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那您現在覺得如何才能擺脫俗世紛爭做到自在獨行和更加從容? 賈平凹:這個表面上看是個很矛盾的東西,一方面正因為是人生吧,人生就是個痛苦的事情,既是短暫又是痛苦,但是既然成為人就要活下來,而人生整個活的內容就是人和人的關係,人和自然的關係,尤其是人和人的關係是最難處理的。 為什麼我寫小說呢,小說寫日常、寫生活,實際上就是寫人和人的關係。每個人都活在一種關係之中,處理關係就是非常頭疼的事情,別人和你講一些道理吧,你不一定能體會到,只能自己在實際中磕磕碰碰地過來,你才能知道哪些應該做得好一些,哪些是做得不好的,應該吸取什麼經驗和教訓。正因為人生就是這樣,人要活下來,就要儘量地把自己活得自在,這種說法看似矛盾的,但其實也是相對的一種東西。 什麼叫人生經驗?人生經驗都是自己摸索出來的,總結出來的,透過剛才我前面談的,還是一個人生態度問題,不管遇到什麼東西,你把態度擺正。這也是一個對待生活的態度問題。 問:現在流行的短影片直播、帶貨等您有關注過嗎?有些作家稱用這種的方式和年輕人交流,您考慮過短影片嗎? 賈平凹:我知道這個情況,但我要補充一點,文學創作畢竟是個長遠的東西,比如說出版方面為了銷售,你可以這樣那樣,但總的來講,文學還是個實實在在的東西,有時也不能太迎合一些時尚的東西,作為一個作家來講,還是要踏踏實實地把自己作品做好,如果只是迎合一些時尚的東西,我估計都是不可能長久,這是我個人的感覺。 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有些是出版社的要求或者是作家本人的期望,可以做這樣的事那樣的事,但我自己還是老老實實,我先把我自己的作品寫好,至於能賣多少,那是出版的事情。 現在這個社會節奏特別快,任何觀念,一時的觀念都會過時的,所以說有時需要迎合市場,有時還是要警惕這方面的事情。 年輕時寫得清淺但激情、幽默 問:網上一種說法是過了35歲找工作就特別難,而且特別容易被社會淘汰,站在您的角度來看,他們是不是在販賣焦慮?如果是,您對過了35歲的人有什麼建議? 賈平凹:我自己是年齡大了,沒有經歷過這種事情,像我這種20世紀50年代的人,大學畢業以後自然有很好的工作幹,但那個時候的工作沒有挑剔,把你分到哪就是哪。但現在,我接觸的周圍的年輕人特別焦慮,遇到的問題也特別多,面臨著房子的問題、車子的問題、婚姻的問題,這生存的壓力比我當年要多,因為現在的社會慾望特別強,不像當年有碗飯吃就可以了,現在大家都想吃大碗飯,吃最好的飯,所以說產生這些生存壓力我能理解,也同情。至於說35歲尋不著工作,這方面我瞭解的情況不是很多,但我覺得作為人來講,一生都在奮鬥呢,其實到什麼時候、到什麼地方說什麼話,車到山前必有路,只要你一直前進著、奮鬥著,要相信自己,天生我才肯定有用,保持著這個信念、這個態度,任何事情就不顯得那麼焦慮了,焦慮對應的詞就是從容。 問:我看了這本書,這本書很多文章時間跨度比較大,中間有50年的時間跨度。現在你再回看當年的文章有什麼感覺? 賈平凹:不管是散文寫作還是小說寫作,都有很多人問我到底喜歡年輕時寫的作品還是年紀大了之後的作品。我認為不管是年輕時還是年紀大了後寫的,對我來說,都是自己寫的,不分先後,自己都很喜歡。 現在回想起來,年輕時候精力充沛,腦子靈活,特別敏感,寫作慾望特別強烈,見啥就想寫,有啥觸動就想寫。那個時候寫得比較清淺一些,單純一些,但充滿激情的多一些,也寫得幽默一些。 年紀大了以後,尤其是到了60歲左右,寫的作品內容上更講究是從自己生命中體驗出來的東西,更注重生活中智慧的東西,不講究起承轉合、開頭結尾這些技巧性的東西。也存在一個不足,就是激情不夠,不如年輕時候有激情。 我年輕讀書的時候,喜歡一邊讀書一邊拿個筆記本,把很多幽默的句子摘出來,或者有什麼想法、體會都把它寫出來。 我年輕時候的作品裡面能摘錄一些幽默的句子,到了老了之後,不講究這些東西,完全變成一種說話的東西,自己體會的這種東西多了。年輕時生活中體會出來的東西少一些,都是受別人的啟發,受什麼觸動,發一些感慨。也有一些無病呻吟的東西,少年時自己說愁的這些東西,但老了之後說愁、說苦,是用另一種形式,另一種語調把它寫出來。
sponsored links
人生道路上且行且歌且從容
分類: 文化
時間: 2021-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