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導讀
三焦為上焦、中焦、下焦,三焦辨證是根據溫熱病發展發生的一般規律而創立的一種辨證方法,為中醫辨證方法之一,在臨床多有應用。邪在上焦、中焦、下焦時各有什麼樣的表現?如何進行辨證?下文為您講解。
邪在上焦
1.證候與病理
(1)邪襲肺衛
證候:發熱,微惡風寒,咳嗽,頭痛,口微渴,舌邊尖紅赤,舌苔薄白欠潤,脈浮數等。
辨證要點:以發熱、微惡風寒、咳嗽為辨證要點。
病機:溫邪上受,首先犯肺,肺合皮手而統衛,故溫邪上受,首先犯肺,肺合皮手而統衛,故溫邪犯肺,外則衛受邪鬱,內則肺氣失宣。
(2)邪熱壅肺
證候:身熱,汗出,口渴,咳嗽,氣促,氣喘,苔黃,脈數等。
辨證要點:以身熱、咳喘、苔黃為辨證要點。
病機:邪熱壅肺,肺氣閉鬱。
(3)溼熱阻肺
證候:惡寒發熱,身熱不揚,胸悶,咳嗽,咽痛,苔白膩,脈濡緩等。
辨證要點:以咳嗽、苔白膩為辨證要點。
病機:溼鬱衛表,肺失宣降,即吳鞠通所說:“肺病溼則氣不得化。”《溫病條辨·下焦篇》42條自注吳氏所說“肺病溼”是指溼犯太陰,其“氣不得化”指肺失宣化。肺氣失宣,影響鬱遏衛表溼邪失於宣散。
(4)邪陷心包
證候:舌質紅絳,神昏譫語或昏憒不語,舌謇肢厥等。
辨證要點:以神昏、肢厥、舌絳為辨證要點。
病機:邪陷包絡,機竅阻閉是其主要病機變化。邪陷途徑有肺衛溫邪不解,內傳心包,導致機竅阻閉(稱為逆傳心包)者;有溫邪從表及裡,漸傳心營者;有溫邪直中(如暑熱病邪),徑入心包者。熱陷心包常夾痰兼瘀。
(5)溼蒙心包
證候:神志昏蒙,時清時昧或似清似昧,舌苔垢膩,舌色不絳。
辨證要點:以神志時清時昧,舌苔垢膩為辨證要點。
病機:氣分溼熱釀蒸痰濁,矇蔽包絡是其主要病機變化。
2.臨床應用
(1)臨床常見證型包括邪襲肺衛,邪熱壅肺,溼熱阻肺,邪陷心包和溼蒙心包等證。
(2)多種感染性或傳染性疾病導致的中毒性休克、現代流行性感冒、大葉性肺炎、病毒性肺炎、乙腦、流腦、流行性出血熱等病某些臨床表現與上焦病證頗為相似,可參照本證辨證施治。
邪在中焦
1.證候與病理
(1)陽明熱盛
證候:壯熱,不惡寒,反惡熱,面紅目赤,汗出,口渴引飲,氣粗,苔黃燥,脈洪大。
辨證要點:以壯熱,汗多,渴飲,苔黃燥,脈洪大為辨證要點。
病機:溫邪侵入胃經,邪正劇爭,裡熱蒸迫是其主要病機變化。足陽明胃為燥熱之經,多氣多血,喻為十二經脈之海,五臟六腑皆從其稟受。因其陽氣旺盛,故抗邪力勝。邪熱傳入胃經,正氣奮起抗邪,邪正相爭,裡熱熾盛,外而肌腠,內而臟腑,無不受其燻灼,故見一派裡熱蒸迫證候。
(2)腸腑熱結
證候:日晡熱甚,大便秘結,或熱結旁流,腹部硬滿疼痛,苔黃黑焦燥,脈沉有力。
辨證要點:以潮熱、便秘、苔黃黑而燥、脈沉有力為辨證要點。
病機:邪熱結聚,與腸道糟粕相搏,耗傷陰津,腸道傳導失司是其主要病機變化。
(3)溼熱中阻
證候:高熱持續,不為汗衰,煩躁不安,脘腹痛滿,噁心欲嘔,苔黃膩或黃濁。
辨證要點:以身熱、嘔惡、苔黃膩或黃濁為辨證要點。
病機:溼熱俱盛,或熱重溼輕,困阻脾胃,使脾胃升清降濁受阻,氣機失於宣展。
(4)溼熱積滯搏結腸腑
證候:身熱,煩躁,胸脘痞滿,腹痛不食,大便溏垢如敗醬,便後不爽,舌赤,苔黃膩或黃濁。
辨證要點:以身熱,腹痛,大便溏垢,苔黃膩或黃濁為辨證要點。
病機:腸道溼熱與糟粕積滯相搏,腸道傳導失職。
2.臨床應用
(1)臨床常見證型包括胃經熱盛、腸道熱結、溼邪困脾、溼熱中阻和溼熱積滯搏結腸腑等證。
(2)西醫疾病糖尿病、便秘、抑鬱症、膽囊炎、黃疸等病某些臨床表現與中焦病證頗為相似,可參照本證辨證施治。
邪在下焦
1.證候與病理
(1)腎陰耗損
證候:身熱,顴紅,手足心熱甚於手足背,口燥咽乾,脈虛神倦,耳聾等。
辨證要點:以手足心熱甚於手足背,口燥咽乾,脈虛神倦為辨證要點。
病機:邪熱深入下焦,耗傷腎陰,形體及臟腑失於滋養是其主要病機變化。
(2)虛風內動
證候:手指蠕動,甚或瘛瘲,神倦肢厥,心中憺憺大動,舌幹絳而痿,脈虛弱等。
辨證要點:以手指蠕動或瘛瘲,舌幹絳而痿,脈虛弱為辨證要點。
病機:腎陰耗損,肝木失養,風從內生是其主要病機變化,即所謂“水不涵木”。虛風內動是在腎精耗損的病理基礎上發展而形成的,故有腎精耗損的基本表現,再則是虛風內動的症狀。
2.臨床應用
(1)臨床證型包括腎陰耗損和虛風內動證。
(2)西醫疾病甲亢、遺精、急性大失血、脫水等病某些臨床表現與下焦病證頗為相似,可參照本證辨證施治。
圖書推薦
溫病是中醫學習中的一個重點、難點,如何能更好地將溫病辨證運用於臨床中呢?讓我們來看看這本書吧——
本書以衛氣營血辨證和三焦辨證為“剛”,以臨床疾病為“目”,揭示溫病的發病及傳變規律,研究溫病的辨證體系。全書分為六個章節,包括導論、衛氣營血及三焦辨證與臨床運用、溫病特色診法與臨床運用,以及溫熱類、溼熱類、溫毒類以及溫疫類溫病的特色辨治。
版權宣告
本文部分內容選自《活學活用溫病辨證》(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李鑫輝主編),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由悅讀中醫推薦發表。封面及文中圖片來源於攝圖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