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
此病者感覺身體某部分,有疼痛之謂也。此疼痛之病理,即應簡單說明之,中醫論疼痛,有極概括之定義及治法,曰痛則不通,通則不痛是也,此二語雖極簡單,.然其理想則甚圓到,此病徵與西醫所稱之炎症相關聯,故不得不連類說明之。
西醫論炎症有五徵,即1.局部發赤,2.腫脹(此腫脹指實症言),3.灼熱,4.疼痛,5.官能障礙。由以上二說觀之,即可瞭解有病時疼痛之病理。蓋吾人身體,無論何處疼痛,必該處之血行有障礙,血管運動神經受刺激,此為一定不易之理。(此病理非此數字所能說明)故病痛名目雖多,總以此說為最可信,且中西醫兩說,亦相吻合,故餘採此理論。惟中醫治疼痛,大綱細分為寒、熱、虛、實,又細別為氣、血、風、溼、積聚、內癰、(外科從略)症瘕、蛔蟯、疝痺、痧脹,中惡等類。其治法串分溫補、瀉下、宣通、順氣、消導、祛風、祛溼、殺蟲、破瘀諸法。與西藥之消炎(瀉藥)、麻醉等法(除外科手術,相比較,似覺靈活。茲將疼痛證治,舉其概要如下:
1.實痛 此種疼痛,新得之病居多。例如傷寒初起之頭痛、腰痛、骨節痛。(此必惡寒,宜用發汗藥,散其表邪)溫病初起之頭痛、骨節痛。(宜於清解藥中兼輕散藥)熱性病之腸炎、大便不通(或瀉極臭稀糞之類)。或蟲積、食積,血瘀氣滯之胃痛,腹痛、脅痛、(宜瀉下或殺蟲,或舒氣,或破瘀消導等藥)腰、腿、肩、臂諸痛(此指痛痺而言,宜驅除風溼、活血。),皆屬實證。(實痛之中.又分寒熱,不可不知。)
2.虛痛 此種疼痛久病居多(例如心痛痙攣)。且其痛多不甚劇烈;而隱隱常痛(亦有劇烈者,例如心痛),用手按之則減,或痛或止(西醫所謂神經性疼痛),且痛多無一定之點(除偏頭痛、心痛、皆屬虛證。此種疼痛,以西藥之麻醉劑為有速效,然中藥之效力,則以持續常久勝也。(虛寒虛熱,均有疼痛,是宜詳審。)
血
此血字,在中醫多連氣血言之,以氣血二字,原不能分立也。此血字似不宜列於病理,餘欲學者特別注意,且餘對血證實驗亦特別有心得,故錄於此。西醫言病理,對於血之變態,則專注重於有形,其說之大概約分四種:
①動脈性充血,即由於身體內一部分血管運動神經作用障礙,或由於血管壁之弛緩,而起之充血,此種充血,多為一時性,與原因共消長。例如因長途步行,致令腿腫;因忿怒憂愁,致誘起腦充血是也。
②靜脈性充血(即瘀血),一由於心臟衰弱,二由於靜脈管閉塞狹窄或壓迫。例如經閉肝鬱等症,均屬之。
③貧血,即中醫所稱之血虛血虧之類是也。
④出血,此則大分之為二種,一外出血,一內出血。例如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外出血)及腦膜睦等出血(內出血)均屬之。
吾人治療血病,非常困難,中醫方法,治血藥中,必兼順氣(或補氣)之品,此理非簡單數語可以說明,茲故從略。今將餘所經驗,極有效之方論列下,以供參考。
①吐血及咯血,此症分為胃及肺二經之病,診斷時必須詳審。大凡胃吐血,以前必有胃病徵象,例如胃脘痛、背痛、吞酸、嘔吐等,其誘因則多在食後,或食辛熱之物,或常大便黑色,或大便乾燥,所吐之血,多混有食物而無泡沫,且系多量血液,凡此種種,皆胃吐血也。肺病咯血,更易診斷,大率肺病患者,不可一診即疑為肺結核。在中醫既無細菌學,更不可冒襲新說,妄加推斷。故遇肺病咯血,必細心查其病因、病狀、脈象,然後隨症用藥,較西醫治法,尚覺活動,於是肺咯血一症,不難治癒。此種論旨,餘實確切實驗,下知凡幾也。蓋肺咯血及吐血之症,必有肺疾患之特徵,例如咳嗽、胸痛或痰喘,或覺胸內溫暖上湧,或先有甜味,其所吐之血,多含泡沫,凡此種種,皆肺出血也。中醫治法,凡胃病多吏通利,的是正規,然當大吐血時,往往以中藥和平,緩不濟急,此時自以西藥止血為宜(例如麥角劑)。若系胃潰瘍之吐血(此症以前胃部必有大痛),中藥治療實不如西藥,可以根本治癒。(如次硝酸養鉛、重曹、人工鹽等,可參閱醫驗。)至若肺病之咯血,餘曾歷試西藥止血劑,非無大效,然實不如中藥之白芍為效驗確實而永久,(參看醫驗)若再佐以理肺、滋陰、健脾之中藥,治療肺結核,實有驚人之效驗,此非臆斷,實有確驗也。(參看醫驗)於此而有極應注意之一點,即凡遇咯血,萬不可一律認為肺癆病。以餘之經驗,實有內有鬱熱,而致咯血者,大劑涼藥(例如黃芩、梔子、天花粉、白茅根等)竟能治癒之。此雖例外,錄此亦足以知此症之變化,不可不慎也。
②其次則為中醫之治女子之經閉及血崩二症,根據餘之經驗,簡單說明於下。大率經閉一症,十之八九,治法之有效階段,分為第一養血,第二行血,第三大攻大破,而最有效者,厥為第三之攻下,治血閉唯一有效之法也。血崩一症(西醫名子宮瘤)僅用西藥止血多無效,餘下病症編說明之,可參閱也,以上血證,寥寥數語,頗嫌簡略,然皆確實記錄,幸勿忽視。
嘔吐
此症病理,姑以虛實二字總括說明之,
1.實證嘔吐 凡熱性病(例如傷寒、溫病,胃癰、食滯等)之嘔吐,皆屬實證。(此類多新病不久,然亦有稍久者)其症狀率皆(參有其他病狀)嘔吐之物,或胃脘痛,或吐酸水,胃覺糟雜,飽悶脹滿,(胃潰瘍之胃痛,每於食物吐出即減輕)此必聯合其他症狀診斷之(例如由惡寒之表證,漸漸嶇吐,則知其邪漸入內,面為小陷胸症也。)不難認定。其治法大率多宜通降,或苦寒之品,(所謂胃以通為補也。)以此種實證嘔吐,淺言之即胃內容物腐敗,或因腸之消化不良(或因腸熱有宿糞,)致胃內容物不能以次下降,因而上越,此種現象,以西藥之重曹、瀉鹽等,從事中和胃酸、清理腸炎,更為釜底抽薪之計。普通嘔吐(中毒除外)服此種西藥,率可停止。餘固粗工,原卑之勿甚高論也(胃之炎症,率分加答兒性、化膿性、義膜性、蜂窩織性,腐蝕性;結核性、黴毒性等症,中醫則謂為胃熱停滯。)唯有一種溫邪逆傳之嘔吐,非常難治,亦非常危險,此必參看後列溫病醫驗,以芳香逐穢,開竅苦降等法治之,方能起死回生,萬不可以小陷胸湯及承氣湯等(所謂攻伐無過),誤人性命也。
2.虛證嘔吐。中醫之說,多謂之肝氣上衝,或謂之胃陽不足,或連合肝脾二經並說,其理似頗玄虛,然根據此理,用中藥治療,亦實有特效。西醫稱此症為神經性嘔吐,其症狀率多無故嘔吐,或只吐清水,或偶吐偶止,以上等症,均無其他原因可尋,常年累月,愈吐愈弱,甚或滴水不入,而吐仍不止,至此地步,往往西醫之麻醉、洗胃、止嘔等方法,不能根治,中藥之補陽、順氣、健中、平肝、揚清抑濁等法,反覺妙不可言,能收奇效,此或由於是類之中藥,頗能安定嘔吐神經歟?;(胃癌一症,中醫名噎隔反胃,以早用西醫之外科手術為佳,內服藥品及注射均無效也。)
譫語
中醫論心神,與西醫論腦神經,息息相通,故熱必譫語,中醫謂之邪入心包絡,西醫則謂為熱度太高,侵;害腦神經,其現象則言語顛倒,精神錯亂,其治法,中藥則以牛黃,犀角、紫雪丹、至寶丹及承氣湯之類為有效,西醫則以退熱(安基比林等藥)、瀉下藥(或注射藥)為有效。更有一種神經衰弱至於極點之病人,亦有譫語(例如將死之時),中醫則必大補元氣。又有破傷風、腦膜炎、急驚風、產褥熱;(產後風)及瘡症(血已中毒),亦有譫語,則必急速注射西藥各種血清,方能有效,中藥不必與也。
神經病:此類疾患,分末梢神經病最常見者,例如顏面神經麻痺(口眼歪斜),肋間神經痛(脅痛),坐骨神經痛(腰痛),振顫麻痺(痿症),神經官能病,神經衰弱症(虛弱),癲癇(羊角瘋),偏頭痛、狂病(風痰),神經性嘔吐(已詳前),歇斯的裡(髒躁症),眩暈(頭暈),神經性心悸亢進(怔忡)麻痺(痺症)等皆屬之,此類疾患,率無一定實質,而且發作無常,時愈時病,因其不能有固定之情狀,故其治法,西醫率用麻醉鎮靜等藥,確實有效(嗅素劑之類。)然此類藥品,不可常服,吾人為病家健康計,不得不格外慎審,(防其中毒)。依餘之經驗,當病狀劇烈時,不妨暫以西藥(不可用大量),治其現狀(或注射),病勢稍減,則停止西藥,仍以用中藥較為和平。蓋中藥對於以上各症,雖不盡有效,然於偏頭痛、嘔吐,腰疼、虛弱、眩暈、怔忡等症,有時西藥絕不能治者,中藥則能大建奇功,其餘各症,中藥可謂多無靈效,不可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