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殼中儲存的屬於古地質年代的動物或植物的遺體、遺物或生物留下的痕跡叫化石。動物化石包括“肉質化石”和“骨質化石”。由於冰河運動、地殼變遷等原因,地球生物被迅速埋藏於地下,經過億萬年的演變,生物硬體部才被儲存下來。但軀體肉質軟組織 (包括耳朵、內臟器官)演變為化石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在自然環境下很容易被微生物腐蝕溶化,所以很難形成實體肉化石,因存世量少極具收藏價值。
大唇犀的發現要追溯到20世紀20年代。當時瑞典的古生物學家在陝西、山西發現了數量非常龐大的三趾馬動物群化石,這些化石後來被運送到瑞典烏普薩拉大學,其中的犀牛化石交由林斯頓博士研究。林斯頓發現這些犀牛頭上無角,卻有著寬大的下頜和2枚帶鋒利齒刃的巨型下獠牙,於是將其命名為“大唇犀”。
規格:高:36cm 長:60cm
晚中新世早期,無角犀類的大唇犀開始出現。目前已知最早出現的大唇犀是原始大唇犀,其化石產自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和政縣達浪鄉中馬家村。晚中新世早期後,大唇犀物種數量極度攀升,成為當時動物群中的優勢類群,在中國不僅廣泛分佈於西北地區,其蹤影也出現在了青藏高原。
晚中新世晚期,是中國地質歷史上犀科動物最大的適應輻射期,屬種組成仍然以無角犀族佔統治地位,至少有三種大唇犀在中國大陸是動物群中的常見物種,同時大唇犀在整個歐亞大陸有幅員遼闊的分佈範圍。但在晚中新世後期,大唇犀突然衰落直至滅絕,其原因至今不明,其滅亡也代表著無角犀類的最終滅絕,從此世界上再也沒有頭上無角的犀牛了。只能透過寥寥無幾的大唇犀牛化石去研究當時的區地質和哺乳動物的演化,此件大唇犀牛化石儲存完好,是非常難得的實物資料,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和投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