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莫福於少事,禍莫禍於多心。
不庸人自擾,少管閒事,心中自然比別人多一份從容和自在。
做人做事,懂分寸知進退,有尺有度,才能穩穩地過一生。
人生在世,真正的善良是溫暖的,是含蓄的理解和體貼,並給他人留足體面。
導讀:有人說“做人的最好狀態是:不管他人閒事,不曬自己優越,不秀恩愛”。對此,你怎麼看?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曬”是因為某些慾望沒有實現或者某些需求未被滿足,過度曬生活、秀恩愛其實都是心智不成熟的體現。
人生而不同,但最好的活法就是不插手別人的生活,管好自己同時也尊重他人,將邊界感保持在雙方都感到舒適的範圍內。
做人的智慧:管好自己,少管閒事
事非幹己休多管,話不投機莫強言。
世界就像一個萬花筒,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價值取向,在任何一段關係裡都需要懂得把自己“ 當外人”,為彼此留下自由和空間。
狄更斯說:“最好的禮貌,是不多管閒事。”
其中的“閒事”二字就表明我們是與此事無關的局外人,由於沒有切身實際的體會,我們很難站在當事人的角度去考慮問題,費盡心思提出的解決辦法也未必會是當事人最想要的結果。
真正的修養應當是不把自己的主觀想法強加於人,不用自己的生活標準來評價別人的生活,也不用自己的價值觀來丈量他人的價值取向。
行事不輕率魯莽是保全自己,不管力所不及的事亦是一種自保。
寓言故事裡的東郭先生救下了一隻被獵人追趕的野狼,被狼的花言巧語蠱惑並將其放出,在明知自己的能力無法與野狼抗衡的情況下仍舊管了這件力所不及的事,最後落得慘遭吞食的下場。
但不多管閒事並不等於拒絕提供任何幫助,幫助和關心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原則和底線之上。
當家人朋友需要我們兩肋插刀伸出援手,或是察覺某件事情正朝著不好的方向發展而自己確實可以力所能及提供幫助的時候,我們就不能以“少管閒事”的藉口而置之不理。
只有學會尊重和接受他人的生活,不隨意干涉別人的私事,我們才不會稀裡糊塗地給自己製造麻煩,未來的道路也才能走得更穩、更遠。
最好的生活態度應該是,過好自己,悅納別人。
不對別人的生活指手畫腳,是成年人最大的美德
每個人不用自己的尺度與準則去衡量別人,才是對他人最大的善良和尊重。
相較於袖手旁觀,對別人的生活指手畫腳顯得更為可怕。
正如馬克·李維在《偷影子的人》一書中寫的那樣:“你不能干涉別人的生活,就算是為了對方好,因為這是他的人生。”
人本質上是關係的動物,一個獨立的個體往往需要面對關係上的兩種極端,一種是關係過遠,自己與他人和群體的邊界過於清楚,以至於到了關係僵硬的程度,影響正常的人際往來。
另一種則是關係過近,自己與他人的邊界不清楚,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混亂局面,導致內心世界受到環境影響從而打破原有的穩定和寧靜。
人們往往缺乏邊界感,喜歡對別人的事情指手畫腳,在控制慾的催化下將自己頭腦中的意志強加給別人,更有甚者以愛的名義來裹挾他人。
“漿糊邏輯”的觀點是我某次觀看《百家講壇》所得,意指中國人所處的圈子就像是一團巨大且混亂的漿糊,顯然漿糊就是“沒有邊界”的代名詞。
現實世界裡很多人採用著“漿糊邏輯”的方式肆無忌憚地插手他人的生活,打著“為你好”、“關心你”的幌子施加道德壓迫。
殊不知,一個人最好的修養應當是設身處地地理解他人的境況,而不是站在自己的立場隨意否定和批判別人。
邊界感,是成年人最好的修養
人與人之間,最好的相處方式就是保持距離,擁有各自的邊界並懂得適可而止。
自古以來,中國文化裡的“界限”就意味著生疏、隔閡和分離,傳統教育裡太多忍辱負重、能屈能伸的內容始終在暗示著我們:人與人之間的邊界是模糊且具有彈性的,這些觀念也自然而然地肆意侵佔了我們的空間、感受和自由意志。
費孝通在《鄉土中國》中把西方人比作一捆一捆紮著的柴,聚在一起之後才會形成邊界清晰的集合,而把中國傳統社會里的人形容為石頭擲在水面上泛起的波紋,每個人都是漣漪的中心,每個漣漪之間都會相互干涉。
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隱私和底線,而這種隱私往往具有非常強烈的自我特徵,如果這些底線不幸被外人突破,那麼將會產生極大的傷害。
因為沒有人願意把自己的一切完全暴露於公眾之下。
實際上古人口中的“水至清則無魚”就蘊含著這個道理,如果我們能把一個人看得極其清楚徹底,豈非一件非常可怕之事。
蔡康永說:“人際關係就是人與人之間摸索彼此能繼續往來的分寸。”
邊界感不是傲慢和疏遠,講分寸、知進退的邊界感反而是對別人最高階的尊重,一個有修養的人往往更懂得在人際交往中把握清晰的邊界感,不至於輕易越界以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維護好彼此的邊界,是我們成年人最好的教養。
文/老夏分析師
有時候,雖然素未謀面。卻已相識很久,很微妙也很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