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ID.3基本已經確認將會在8月底的成都車展亮相,作為MEB平臺入門車型,定位更低的ID.3價格也將回落至15萬左右,如此一來,它所面臨的競爭對手將是國內一眾新勢力產品。而與大眾ID.3定位類似的車型,我想絕對要數最近剛剛上市的AION Y。那麼面對這兩款車,我們應該怎樣抉擇呢?
外觀對比
隨著新能源時代到來,消費者對於電動車審美也發生了一點變化,廠商也盡力朝著這個方向摸索。
從命名就可以看出,AION Y就是要面向年輕消費群體,整車使用了一種全新設計語言,雖然官方稱之為SUV,但我還是認為這是一輛兩廂車。細節方面,前臉的重點無疑是兩側的前大燈,日間行車燈呈羽翼式由上到下排列,無論是白天還是夜晚都有著非常不錯科技感。
AION Y車身擁有多種顏色選擇,並且使用者可以定製裝飾件的顏色,包括行李架、前唇等,滿足年輕人對於個性化追求。尺寸方面,AION Y長寬高分別為4410*1870*1645mm,軸距達到2750mm,要知道,很多A+級轎車才有這樣的軸距水平,可見純電平臺對於空間有著巨大的幫助。
大眾ID.3則延續MEB家族的設計語言,前臉相當簡潔,封閉式進氣格柵展現出其新能源身份,同時位於中間的大眾LOGO在夜晚的時候可以隨車燈一起點亮。車身側面為了降低空氣阻力,設計得非常平滑,車身同樣是採用拼色設計,而且ID.3的空間利用率要比AION Y更加離譜,雖然車長只有4261mm,但軸距卻來到2765mm,可以說相當誇張了。車尾偏向圓潤,上半部分為燻黑塗裝,帶來更好的辨識度。
內飾對比
進入到車內,AION Y還是遵循電動車一貫的設計套路,整體以簡潔為主,用料方面雖然不是完全的軟性材質,但透過不同顏色的搭配,看起來沒有任何廉價感,反倒是感覺時尚氣息相當濃郁。
中控多媒體螢幕大小為14.6英寸,顯示效果和流暢度都挑不出什麼毛病,內部系統UI介面以及操作邏輯都符合我們日常使用習慣,只需要花費十多分鐘熟悉就能做到指哪打哪。
液晶儀表盤大小為10.25英寸,內建了疲勞監測系統,可以實時監測駕駛員的心情以及疲勞程度,系統也會提出一些對應建議。
大眾ID.3的內飾還是一如既往熟悉,整體設計語言看齊了MEB家族,效果非常簡潔,同時在中控臺區域加入了很多線條,讓車廂看起來更具有活力,不顯得那麼沉悶。不過大眾這套車機系統在功能性方面就不如AION Y那麼強大,只能實現一些常規操作,像線上刷抖音、看影片等玩法就不能實現,可玩性稍稍欠缺。
動力對比
動力方面,AION Y採用單電機佈局,其中低功率最大馬力95匹,峰值扭矩225Nm,配備了一塊容量為55.5kWh的磷酸鐵鋰電池,NEDC綜合續航里程為410km;高功率最大馬力184匹,峰值扭矩225Nm,電池容量為63.98kWh和76.8kWh,續航里程為500km以及600km。
根據工信部申報資訊,大眾ID.3配備了一臺125KW的驅動電機,配備了三元鋰動力電池組,NEDC綜合續航里程為430km。
最後就是大家最關心的定價方面,AION Y售價區間為10.46-14.86萬元,其中主力銷售的500km續航為11.56萬起步。大眾ID.3雖然價格還沒有出來,但參考ID.4 19.99萬元的起售價,大機率會與高爾夫處於相同的價格區間。當然了,這裡面也包括了大眾品牌帶來的溢價屬性。
總結
綜合看下來,AION Y勝在更新潮的外觀設計以及更完善的智慧化配置,而大眾ID.3雖然沒有太多優勢,但品牌光環還是有一定競爭力,只不過在新能源時代還存在多少含金量,這就要打上一個問號了。